1、种源获取
初级种源的获取可以在田间天然采集,卵、若虫、成虫均可作为种源采集。7~9月份可以采集各个虫态;8~9月份是采集若虫的最佳季节,9月份是采集蝉卵树枝的最佳时刻,全年均可采集。
卵的采集可以选择树密蝉多的理想场所,用果枝剪或顶端带钩的长杆,把树上被蚱蝉产卵致死的1~2年生细千桔条轻巧取下。
2、殖种
殖种对象为初孵若虫以及接近孵化的卵将直接从野外或在种源场地采集的具卵枝条,集中于室内促进孵化。殖种时刻一般在9~10月份(2年卵)或6~7月份(当年卵)。
3、提供生长条件
选择侧根系发达、生长茂盛、汁液较多的健壮树种,如杨、榆、柳树或果园中的各种果树(最好是果树)。除了这些之后,还要间作一些根茎类植物,如土豆、甘薯、山药等。蚱蝉殖种深度以30~50cm为宜,要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含水量过高或存在积水现象。
保证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幼嫩发达多汁,冬季应在殖种区域覆盖麦秸、稻草、玉米秆等,以保持地温。
4、构建生产设施
除天然采获蝗卵外,可以建立纱网大棚,提供成虫产卵空间。可以利用废弃果园中的果树,可以重新栽植果树实生苗,周围利用水泥枉或竹棒架设成围栏,中间再拉设铁丝等,外面罩上尼龙窗纱网即可。羽化或采集的成虫在其中交配产卵,以后可以根据需要留取成虫数量,不必再从野外采集种源。
5、采收
每年6月中下旬(夏至前后)开始到8月初(立秋前后),是田间采收的最佳季节。其中以7月初或雨后的天气最为集中。若虫(知了龟)在湿软的地下用锯齿般的一对前足掘土出洞,爬出地面后即在地面上作短期运动。
接着攀沿树干或棚架上准备蜕壳,次日早晨4~6时羽化为成蝉,可利用手电筒照明,夜晚在树下地面和树干上觅捉。或清晨在树上抓获羽化的嫩成蝉。
扩展资料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有一对强壮的开掘前足。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通常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如3年、5年,还会有17年,这些数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质数。
这是由于质数的因数很少,在钻出泥土时可以防止和别的蝉类一起钻出,争夺领土、食物。将要羽化时,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接着抓紧树皮,蜕皮羽化。
当蝉蛹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经过就开始了,头先出来,紧接着露出绿色的身体和褶皱的翅膀,停留片刻,使翅膀变硬,颜色变深,便开始起飞。整个经过需要一个小时左右。6月末,幼虫开始羽化为成虫,刚羽化的蝉呈绿色,最长寿命长约60~70天。
7月下旬,雌成虫开始产卵,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4~5毫米粗的枝梢上。夏天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