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好莱坞的这部“中国抗日神剧”,让全世界正确认识中国

历史迷聚集地,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问答
音频
探究
视频
辟谣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杨基宁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646,阅读时间:约6分钟
中美文化交流里,一个常见的事儿,就是“文化差异”。特别是美国的影视作品里,因为“中美文化差异”而惹出的风波,多年来也有不少。不过,面对一部1944年,一部云集了众多好莱坞大牌的“中国抗日神剧”,不知现代会有多少人,会诚心诚意说声“惭愧”。这部“神片,”在豆瓣上评分高达8.5分。说它是神片,主要是该片是美国人拍摄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故事,出场的明明是中国人和日本人,主演却没有一个亚洲演员,但在台词、布景、化妆方面却力求“中国化”。这部电影全程是英文对白,台词却偏偏很接中国的地气——“鸦片,那鬼东西害得多少中国人生不如死,你知道吗?”“你不能一边卖日货,一边说自己爱国。”特别一堆奇模怪样的白人说出:这女人家啊,要是不裹脚,就会像羊儿一样到处跑。光看翻译字幕,你大概就能笑出声来,可它还真不是一部雷片,一旦看进去了,你就会慢慢忽略演员外形上的别扭,渐渐觉得不光演的好,还真是刻画出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某一瞬间感觉,上个世纪初,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国情民生,倒比现在了解的真实的多……一、唯一穿帮的是那条中华田园犬1944 年7月20日, 《龙种》,在美国各大影院上映,并于次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最佳摄影奖两项提名。而据查尔斯·海曼的《凯瑟琳·赫本的一生》一书披露,这部电影“成本三百万美元,涉及的布景工程是米高梅公司,在当时来看最为浩大宏伟。为了还原出真实的中国南方农村,米高梅公司在距离洛杉矶36英里的地方,重新建造了一个村庄:将山地改造成梯田,为此铺了很长的管子,把水导过来,淹出一片池塘和梯田,用大麦代替了水稻种植。还盖起了十间农舍,像极了中国的乡村。电影的细节也看的出很花心思:比如牧童会在牛背上吹笛、男人们在田里插秧、女人在河边洗衣服,在织布机前织布。服化上也很到位,农民就穿对襟的粗布短褂,插秧时穿草鞋、带草帽,平时就是白布袜、黑布鞋,而读书人则穿粗布长袍……特别是白人老太太嚼碎了饭喂孩子这一幕,倘若对中国人生活没有深入了解,不可能拍的出来这种细节。唯一明显穿帮的是,大概负责道具的没能找到中国土狗,只好找一条当时还没被引进中国的雪纳瑞来代替。
二、奥斯卡影后如何演好中国村妇
这部电影既然是米高梅公司的大投资,演员阵容自然也是异常豪华。沃尔特·休斯顿饰演片中的一家之主——一个扎根于土地的老农民,其他演员也都是成名已久。当然,最重量级的是女主角由四夺奥斯卡影后的凯瑟琳·赫本出演。这个赫本是什么地位?1996年评选百年电影的百大女演员,她毫无争议地摘得桂冠,而四次奥斯卡封后,更是好莱坞历史第一人。拍摄前,凯瑟琳·赫本熟读了赛珍珠的同名小说,学习和中国相关的各种资料,为演好这个中国农村女性,她煞费苦心地把眼睛贴成单眼皮,眼部用眼影向上吊起,形成丹凤眼。
(凯瑟琳·赫本饰演的小玉)这样的敬业精神,即使在今天的演艺界,也堪称是值得仰望的标杆。她饰演的小玉是一个向往知识和革命的农村新女性形象,结了婚还是要跑出去看进步学生的抗日演讲。小玉虽然“顽劣”,还好遇上一个好丈夫。虽然村里人常和她丈夫说,女人打打就听话了,但丈夫却包容她,甚至答应小玉想读书的要求,给她买了人生的第一本书——《四海之内皆兄弟》(赛珍珠于1933出版的《水浒传》英文版,当时在美国很畅销),这也为小玉此后变成革命者埋下了伏笔。三、赛珍珠1938年就预言“日本必败”对细节的准确把握,主要归功于该片的原著作者赛珍珠。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出生不久便随传教士父亲来到中国,在淮安、镇江等地长大,1914年金陵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19年,正式在金陵大学担任教职。她是在南京完成了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而这部作品先是获得普利策奖,1938年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长期在中国生活,因此她笔下的中国农民的行为和情感,才能令人信服。(赛珍珠)而电影《龙种》确实反映了赛珍珠对中国的深厚感情,有两个情节尤其动人,一个是通片都刻画出中国农民,对于土地的那种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另一个情节则是兵工厂的搬迁,中国人硬是用肩膀将巨大的机器运送了一千多公里。毫无疑问赛珍珠在歌颂他们,这才是中国人的精神和脊梁!事实上,在1938年6月,赛珍珠就发表文章《日本必败》,她说:“美国人觉得中国与久宿野心的日本相对敌,中国是支持不久的,是必会投降的。但我以为这是不会有的事,中国绝对不会屈服日本!”而她在诺贝尔授奖仪式上,也大声疾呼:“中国是不可征服的!”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电影里没有丑化中国人,更没有简单的将角色脸谱化处理。哪怕是对汉奸吴连的处理,他虽然不知廉耻,却也有无奈,他坦然自己是墙头草,但在日军面前又一次次为加入游击队的家人隐瞒。四、《义勇军进行曲》早就在美国流行《龙种》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影片里那熟悉的旋律:《义勇军进行曲》。其实,片中的《义勇军进行曲》,是美国黑人歌手保罗·罗伯逊改编后的英文版本。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保罗·罗伯逊多次公开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1940年,他与来纽约宣传抗战的华侨刘良模相遇了,通过他学会了聂耳的这首歌,并将英文版《义勇军进行曲》 改名为《起来》。(保罗·罗伯逊)1940年,罗伯逊在一场个人演唱会上向全场六七千人的观众宣布:“今天我要唱一首中国歌,献给战斗的中国人民,这支歌叫做《起来》”。当保罗·罗伯逊唱完这首歌时,观众反响热烈。从此,《义勇军进行曲》在美国流行。成为浴血抗战的中国战场,一个生动的见证。所以《龙种》中使用罗伯逊改编的版本也非常正常,其旋律穿插在大量激愤的情节中,尤其是大部队用英文演唱时,实在是豪迈壮观。当时的美国人没有想到,几年后这首歌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五、搭起文化的桥梁
当时的好莱坞,能拍出《龙种》这样的作品,也有一个特殊原因:那个特殊的战争时代下,中美文化的碰撞交流,却进入空前火热的阶段。比如《龙种》的原著作者赛珍珠,在1940年就曾建立过一个民间团体叫“东西方协会”。因为她认为,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交流,才能克服中美两国完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所造成的沟通障碍,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而这个协会主办的《亚洲》杂志,曾持续宣传抗战里的中国,比如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下的中国》(《西行漫记》)最早在美国是在这个刊物上发表的。而《龙种》这部影片,诞生在二战决胜的1944年,当时影片编导主创们,正是一群理智的美国人,他们明白中美友好,团结合作,对于二战胜利的意义,所以,才会有这样一部作品。如今,二战已是过去时,但面对人类共同的灾难,只有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选择团结互助,才是不变的真理。面对一部分美国政客与无良媒体,对中国多年如一日的抹黑,相信这样一部《龙种》,是留给他们最好的忠告。参考资料:人民政协报《为中国抗战呐喊的美国女作家》、晚晴《美国,1944:“抗日神剧”《龙种》横空出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的“淮安情”》、冉晓莉《遗失在中国土地上的明珠——赛珍珠抗战演说与文章之管见》、卓雅《真诚演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好莱坞旧作——论〈龙种〉的神似兼谈当下抗日影视剧的“失神”》往日文章精选:一部囊括七项奥斯卡奖的电影,揭开美国歪曲百年的一段历史一场毁灭伦敦的恐怖灾难,却意外拯救英国国运有在看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