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是不是历史故事 怎样评价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一、怎样评价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楚庄王于公元前613年登基,即位之初,沉迷声色,荒于政事,并下令拒绝一切劝谏,违者“杀无赦”。

大臣伍举冒以隐言进谏,称楚国高地有一大鸟,栖息三年,不飞不鸣,不知是什么鸟,当时庄王即位已经第三年,庄王知道伍举在以大鸟讽喻自己,于是回答说,大鸟三年不飞,飞则冲天;三年不鸣,鸣必惊人。然而此后数月,庄王依然如故,仍旧以淫乐为好,大夫苏从冒死再次进谏,庄王终于听从劝告,奋起图治,诛杀小人,任用贤良,使得楚国国力日益强盛。随后庄王奋起图强,先后任用伍参、苏从、孙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将,整顿内政,厉行法制,百姓安居乐业,兵力日益强盛,使楚国出现一派国富兵强的景象,为庄王取得霸业奠定了基础。由于庄王日后取得丰硕业绩,确应验其所言“三年不鸣,鸣必惊人”,后世称为“一鸣惊人”。

二、一鸣惊人楚庄王读后感?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楚庄王一鸣惊人》有感

自从秦国称霸西戎后,各国再也没发生过战争。

楚国在楚成王的治理下日渐强大,有意和晋国争夺霸主。

楚成王死后由他的儿子继位,就是楚穆王。

几年后也死了,由他的儿子继位,就是楚庄王,当时还不到20岁。

即位后的三年里只顾吃喝玩乐,对国政不闻不问。

晋国趁机拉拢归附于楚国的小国家。

好多大臣来劝说,都没用。

楚庄王还说:凡劝说者,格杀勿论。

大臣伍举想用鸟来暗示楚庄王,可不见效果。

终于大臣苏从忍不住了,跑到楚庄王面前准备以死劝说。

楚庄王说:“你们都是忠心耿耿的大臣,我还不舍得杀你们呢。

”从此楚庄王痛改前非,许多才华八斗之士前来投奔,忠心辅助他,楚国日渐强大。

楚庄王一鸣惊人成为春秋时期的“春秋五霸”。

读完这篇文章,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能贪玩,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使自己日渐强大

三、一鸣惊人的是楚庄王还是齐威王?

是齐威王

“一鸣惊人”的典故是这样的:

齐威王是战国时期齐国田氏的第四代国君,也称作田因齐。继位初期,齐威王善于纳谏,邹忌向他进谏的故事多发生在这一阶段。此时的齐威王精力旺盛,志向远大,不仅没沉溺声色,反而十分努力地治理国家,令齐国国力强盛。

然而,这样的好现象并没有持续很久,四年以后,齐威王就开始贪图玩乐,不理政事了!

齐威王特别痴迷于猜谜语,他在位期间,经常彻夜饮酒,沉迷后宫美色,将国家大事全都交给卿大夫去办。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齐威王荒废国政,他的臣子们也趁机偷懒,各国诸侯见齐国上下如此散乱,都打算来攻打它。

韩、赵、魏三国都趁此机会攻打齐国,一直打到了博陵,侵占了许多齐国的土地。后来,卫国也想分一杯羹,攻占了齐国的薛陵。

齐国危在旦夕,而齐威王浑然不知,依然带头享乐,他的臣子根本不敢进谏,生怕小命不保。

就在这个时候,淳于髡站了出来,他知道齐威王喜欢猜谜,就用隐语的方式对齐威王说:“大王,您知道我们国家有只大鸟,在您的王宫庭院中待了三年吗?在这三年时间里,它既不展翅高飞,又不昂首鸣叫,大王知道这只大鸟为什么会这样子吗?”

齐威王听出来了淳于髡是在用大鸟来比喻自己,就对淳于髡说:“这只鸟不飞就罢了,一飞就直冲云霄;它不鸣叫也罢了,一鸣叫则震惊世人。”

淳于髡知道齐威王将自己的劝谏听进去了,便安心退下。

齐威王在淳于髡离开以后,就立刻下令召见了七十二位县令,并询问他们的工作情况。最后,齐威王在这七十二人中奖赏一人,他是虽在朝廷内倍受毁谤却政绩优秀的即墨大夫;诛杀一人,他是没有政绩、只知贿赂收买朝廷官员求得赞誉的阿大夫,紧接着齐威王再集结齐国最精锐的士兵,浩浩荡荡地出城。

各国诸侯的探子都将这一消息带了回去,诸侯们感到惊慌,他们都对这样认真的齐威王感到害怕,纷纷归还原属齐国的土地。此后三十六年,各路诸侯都不敢轻易招惹齐威王,被他的声威所震慑住!

四、楚庄王理政—-一鸣惊人指的什么动物?

大鸟,并不特指某种鸟。楚庄王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湎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举zd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举请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回”但数月之后,庄王依然依旧,享乐更甚。大夫苏从又进谏。庄王抽出宝剑,要杀苏从。苏从无所畏惧,坚持劝谏。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并举伍举、苏从担任要答职。这就是“一鸣惊人”的来历,后任用孙叔敖为令尹,讲求得失,稳定了政局,发展了生产,从而为楚国的争霸奠定了基础。

五、一鸣惊人》楚庄王是否理解了右司马的用意?

当然理解了。所以他说“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并且亲自处理政务,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事物,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有才干的读书人当官参政,把楚国治理得很好

六、一鸣惊人的成语故事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博客!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成语故事。成语是中文中的独特表达方式,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通过精炼的语言形式传达着深刻的哲理。

一鸣惊人

先让我们来讲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一鸣惊人》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年轻的琴师,他叫张飞。张飞对音乐情有独钟,每天都沉浸在琴音的世界中。尽管他技艺卓越,但他一直没有机会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

一天,张飞听说了洛阳举办了一场大型音乐比赛。这是一个展示音乐天分的机会,张飞决定要赶去参加。比赛当天,张飞操着琴,面对着众多评委和观众们,他感到紧张但又充满自信。

当他的指尖触动琴弦时,宛如喷涌而出的浩荡江河,一段优美动人的音乐从他的琴中奏响。这段音乐如此美妙,触动了每一个人的心弦,观众们无不为之倾倒。

最终,评委们一致认定张飞的琴音是最出色的,他以“一鸣惊人”的表现赢得了比赛的冠军。从此,张飞的名字广为传颂,也成为了一个寓意着突破困境、一举成名的成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人只要发掘并展示自己的才华,就有可能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一鸣惊人,获得成功和认可。

更多有趣的成语故事

除了“一鸣惊人”这个成语,中国还有许多其他富有故事性的成语,每个成语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卧薪尝胆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齐国国君庄襄王曾说过,只有“卧薪尝胆”的人才能够为国家效力。于是,一个年轻人严勤开始了“卧薪尝胆”的修炼,他以身体作为薪柴,每天躺在火炉上受煎熬。经历了长时间的磨炼,他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最终成为齐国的一位出色将领。

这个成语意味着历经艰苦和痛苦的修炼,以求达到自身的突破和进步。

画蛇添足

这个成语源于一则民间故事。相传,有位画家擅长描绘蛇的画作。一天,他遇到一位无足的人向他购买一幅画,该画描绘了一条彩色斑斓的蛇。画家为了给这条蛇增色彩,不慎在蛇的身上多画了几只脚。

买主看到后非常生气,因为他要的只是一条有彩色的蛇,而画家却给蛇画上了多余的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过分追求完美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以上只是成语故事的冰山一角,中国古代的文化中蕴含了更多精彩的成语背后的故事和哲理。通过了解这些成语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同时也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

感谢大家阅读本篇博客!如果你对成语故事感兴趣,我将会继续分享更多精彩有趣的成语故事。

[阅读原文](ogs.com/n/699230/)

七、一鸣惊人的楚庄王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心气一则欲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 一鸣惊人有蓄积力量的意思,也有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动摇意志的含义在里面. 我们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对自己做的事没有犹豫,没有疑惑.

八、成语”一鸣惊人”中的国王是齐威王还是楚庄王?

“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

《韩非子·喻老》记载这件事说:“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有所暗指的话称‘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子的记载是这则成语最早的典源。 《史记·滑稽列传》也载有楚庄王之后同类事:“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通“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九、儿童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儿童睡前故事大全目录:

1、空中楼阁

2、口蜜腹剑

3、口若悬河

4、扣盘扪烛

5、枯鱼之肆

6、夸父逐日

7、胯下之辱

8、脍炙人口

9、旷日持久

10、困兽犹斗

11、蓝田生玉

12、滥竽充数

13、狼狈不堪

14、狼狈为奸

15、狼子野心

16、劳而无功

17、老蚌生珠

18、老当益壮

19、老马识途

20、老牛舐犊

21、老生常谈

22、老妪能解

23、乐不思蜀

24、乐极生悲

25、李代桃僵

26、力不从心

27、利令智昏

28、连篇累牍

29、梁上君子

30、两败俱伤

31、两袖清风

32、临渴掘井

33、临难不惧

34、柳暗花明

35、路不拾遗

36、论功行赏

37、洛阳纸贵

38、马革裹尸

39、马首是瞻

40、买椟还珠

41、满城风雨

42、芒刺在背

43、盲人摸象

44、毛遂自荐

45、门可罗雀

46、门庭若市

47、扪虱而谈

48、孟母三迁

49、名不虚传

50、名落孙山

51、名正言顺

52、明目张胆

53、模棱两可

54、摩肩接踵

55、磨杵成针

56、木人石心

57、内助之贤

58、南柯一梦

59、南山可移

60、南辕北辙

61、南州冠冕

62、难兄难弟

63、囊萤映雪

64、囊萤照书

65、鸟尽弓藏

66、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7、牛鼎烹鸡

68、牛衣对泣

69、弄巧成拙

70、奴颜婢膝

71、怒发冲冠

72、呕心沥血

73、排难解纷

74、攀龙附凤

75、盘根错节

76、旁观者清

十、儿童,成语故事?

《夸父逐日》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夸父的巨人,他的腿很长,一步就能跨一条大河。夸父见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就十分想把太阳抓住,让它永远照亮大地。于是夸父拿起手杖迈开大腿去追太阳,他跑啊跑啊,直到跑到太阳下山之际,觉得口干舌燥,就跑到黄河边,一口气喝完了黄河的水,于是没喝好就又跑到渭河边,把渭河的水喝光了,但是他还是觉得渴的要命。于是,他想去北方的大湖喝水。可还没跑到,夸父就渴死了。死前他抛掉了手里的手杖,那手杖顿时变成了一大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那些热爱光明又勇敢的人解渴。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