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宋仁宗赵祯简介是什么?
优质回答:
由正午阳光出品的《清平乐》,目前依然处于热播中,不过已经接近了尾声。该剧由热门小说《孤城闭》改编,以北宋朝作为整剧的时代背景,还原了仁宗时期的前朝和后宫诸事。
接下来,我们一起回答提问,宋仁宗赵祯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赵祯(1010年5月——1063年4月),初名叫赵受益,是宋真宗的第六子,后来才被赐名为赵祯。宋真宗过世后,赵祯登基成为了两宋时期的第四位皇帝,在位执政四十二年,史称宋仁宗。
宋仁宗虽被称为仁宗,不过仔细盘算一下,他执政期间似乎并没有做过太多事,起码没有太多惊天动地的事。
如果非要介绍几件他干过的大事,文史不假只能归纳出宋仁宗更改年号和对抗李元昊两件事。
宋仁宗前后一共使用过九个年号,分别是天圣、明道、景佑、宝元、康定、庆历、皇佑、至和和嘉祐,个人戏称他为“年号达人”。
1022年,宋真宗刚驾崩后,十二岁的大男孩赵祯继位,由太后刘娥垂帘,总揽朝政,颁定年号为天圣。后来,又改年号为明道。
在太后过世后,已经二十三岁的赵祯终于亲政。他掌权后,第一件事就是更改年号为景佑。逐步起用了一大批的著名文臣,就此开始,背诵天团的成员们开始纷纷亮相。
由于北宋立国之初就秉持着“守内虚外”的政策,导致北宋的军力长期低迷,在对辽战事中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澶渊之盟”签订后,北宋最大隐患就是幽云十六州的绝大部分地区并没有收回,依然处在契丹的实际控制下。
与此同时,北宋在防范辽国的同时,西北的党项人也逐渐崛起。作为中国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党项族属于西羌族的支裔和后代。
在李唐时期,受到唐帝国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党项族开始大范围的内迁并扩展到了甘肃的东部和陕西的西北部一带。安史之乱后,党项人趁机扩充势力。
到唐末的黄巢起义时,党项族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出兵助唐平叛,被唐僖宗册封为夏国公,赐国姓李。从此,党项在名义上成为唐朝的一支藩镇势力。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终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局面。党项人领袖李继迁率部归顺了北宋,当然,他们依然保持着自己很大的独立性。
李继迁过世后,李德明成为党项人首领,他推行了“依辽和宋”的国策,同时向辽、宋两国称臣,集中全部力量向西扩张地盘。通过对吐蕃和回鹘的征伐,党项人夺取了西凉府、瓜州、甘州、沙州等地,势力扩张到了河西走廊一带。自此开始,党项人有了与宋辽进行叫板的资本,事实上形成了与宋、辽三足鼎立的局面。
1032年,李德明病故后,太子李元昊继位,从此开始了宋仁宗的噩梦生涯。
李元昊先不敢动辽国,直接拿北宋滋事。他认为,宋仁宗的年号“明道”不合适,是对亡父李德明的不敬。为了避父讳,李元昊竟下令在自己境内将宋仁宗的年号由“明道”改成了“显道”。
当时,太后刘娥新丧,初掌大权的仁宗皇帝竟然忍了。你李元昊不是嫌“明道”这个年号不好么,那咱就换一个,换个你满意的“景佑”。
李元昊摸准了仁宗的性格,越来越肆无忌惮。于是乎,作为附属国,西夏竟然设立了自己的年号“开运”。据《宋史》记载:
是岁,改元开运。逾月,或告以石晋败亡年号也,乃改广运。
虽然说,年号的实际意义不大,只是用来纪年的称呼而已。但是,年号的象征意义却是极大的,只有一个主权国家和帝王才有资格颁行年号。李元昊的僭越之心,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不过,这位二十四岁的宋仁宗,竟然又一次认怂了了。他在派使臣向元昊狠狠抗议后,又默默地忍了,任由李元昊的嚣张气焰日盛。
1038年10月,李元昊宣布脱离北宋,建立大夏国,定都兴庆府,筑坛受册为皇帝。而且,他还不知足,担心路途遥远和消息不畅,又专程遣使来到东京,以书面形式通知宋仁宗:哥们儿!我也当皇帝了,以后咱俩平级。
还没等到北宋发兵呢,李元昊先出兵了。他想,既然我已经称帝了,那就和宋帝、辽帝平级,但我的地盘却这么小。于是,李元昊先叫软柿子捏,选中了宋仁宗开刀。
这下,宋仁宗终于不用再为是战是和而发愁犹豫了,因为元昊马上就打进来了。
这位宋仁宗也是令人无语了,他不思量如何退敌,反而又一次拿年号开刀了,看来他的确是一名“年号达人”。也不知道如何发觉的,宋仁宗突然觉得,自己现在的年号“宝元”起得不妥,怎么可以保佑元昊呢?
于是,宋仁宗宣布改年号为“康定”。据《宋史》记载:
是岁赵元昊以河西叛,改姓元氏,朝廷恶之,遽改元曰康定。
改完年号,宋仁宗信心十足的发起了“三川口之战”。此战,虽挡住了西夏的大举入侵,但宋军却损失惨重,导致西北边境的防御态势彻底陷入被动和守势。
三川口之战后第二年,北宋再次与西夏爆发了“好水川之战”。结果,宋军再度被西夏军击败,一败再败。
为了给宋仁宗找回一些颜面,有拍马屁的文臣提出,“康定乃谥尔”,自然不能当作年号使用。于是,宋仁宗借坡下驴,宣布再次更改年号,康定二年就成了庆历元年。
到了庆历二年时,宋夏之间又一次爆发大战,也就是定川寨之战。双方虽然互有胜负,但宋军在自己的国内作战,损失自然更大。
几年下来,宋夏战争中先后发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三次大规模的战役,北宋基本上都以失败而告终。
个人认为,实在是北宋的国力太过强大,超出了西夏的李元昊不只一星半点儿。因此,西夏虽然战场取胜,但底子实在太薄,这么大的消耗,西夏承受不起。
不得以,人穷志短的李元昊,只得被迫求和。据《宋史》记载,元昊上誓表言:
两失和好,遂历七年,立誓自今,愿藏盟府。凡岁赐银、绮、绢、茶二十五万五千,乞如常数,臣不复以他相干。乞颁誓诏,盖欲世世遵守,永以为好。倘君亲之义不存,或臣子之心渝变,使宗祀不永,子孙罹殃。
元昊的这封求和信,给了宋仁宗一个下台的机会。于是,他没有迟疑,赶紧下旨同意议和。史称“庆历和议”:
一、赵元昊取消帝号,向北宋称臣。
二、北宋加封赵元昊为夏国国主。
三、北宋每年赏赐西夏国岁币。
四、宋夏之间重新开启边境贸易。
条约虽然签订了,但宋仁宗却丝毫不敢掉以轻心,麻痹大意,他时刻关注着元昊的一举一动。因为,战场上惹不起人家,说不定哪天元昊又会率军来犯宋境。
元昊因为淫自己的儿媳妇,导致儿子宁令哥与他反目成仇,终于刺杀了元昊。听闻这个消息,远在东京的宋仁宗终于长出一口气。
虽然,宋仁宗赵祯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守成之主。但是,他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都乏善可陈。或许,他“仁宗”的得来,就只是因为脾气好和没主见。
回答完毕。
其他网友观点
宋仁宗赵祯宋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北宋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宋史》记载: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宋仁宗赵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被立为皇太子。嘉祐八年赵祯崩逝,享年五十四岁。在位四十二年,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谥号为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永昭陵。
赵祯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他善书法,尤擅飞白书。有《御制集》一百卷。《全宋诗》录有其诗。
仁宗盛治,励志变革
乾兴元年二月十九日(1022年3月23日),赵恒逝世。年仅十三岁的赵祯即皇帝位,由皇太后刘氏(章献明肃皇后)代行处理军国事务,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去世,才开始亲政。赵祯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对待臣僚、侍从宽厚。传谏臣包拯屡屡犯颜直谏,甚至唾沫都飞溅到赵祯脸上。但赵祯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竟未予以怪罪。
赵祯不安于守成的现状,针对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以及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三冗”(冗官、冗兵、冗费)的现象,也有志开展革新。他多次以“天下事责大臣”,意图有所作为。
庆历三年赵祯授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俗称“四谏”),锐意进取。对范仲淹等着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的十项改革主张,赵祯大都予以采纳,并渐次颁布实施,颁发全国。随受到贵族官僚阶级的阻挠和失败。但这次改革虽然失败,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起到了投石问路的先导作用。
两立皇子,驾崩卞梁
赵祯因膝下无子,景佑二年(1035年)将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接入皇宫,交给曹皇后抚养。但在宝元二年(1039年)豫王赵昕出生后,赵祯又将赵宗实送出宫。但赵祯的三个儿子接连早夭,于嘉祐七年又立赵宗实为皇子(赵曙,即宋英宗)。
嘉祐八年,赵祯于汴梁皇宫驾崩,享年五十四岁。据《宋史》记载,赵祯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京师(开封)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赵祯驾崩的消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都哀吊。称“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宋仁宗在位期间比较突出的政绩
庆历增币,也称为重熙增币
庆历是宋朝年号,重熙是辽国年号。内容是,当年辽国乘宋、夏两国交战之际,欲举兵南下,宋仁宗决定派大臣富弼与之谈判。在“言辞强硬、博征旁引”的外交态度下,打破辽国索要三关之地的企图,同时软硬兼施,增加每年的岁币(银、绢各十万两、匹),以维持澶渊之盟。改善三冗(“冗官”“冗兵”“冗费”)问题。
其意义在于,使辽国客观上失去南下劫掠的经济诱因,使宋辽维持百年和平,为宋朝在这段时间提供了稳定发展的外部环境。而与庞大的军费开支及战争带来的消极影响相比,那点岁币实在不算什么。
主持了庆历新政,并间接影响了熙宁变法(即王安石变法)
启用范仲淹、欧阳修等人,针对当时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及冗官冗兵冗费现象,进行了更定科举法,减徭役废并县等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两次改革虽然均以失败告终,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设立益州交子务,正式发行交子
这一举措不仅对于当时来说,有利于商品的流通,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对于世界范围来说其影响也是巨大的。
不事奢华,约束自己,守护法度,知人善用。
作为皇帝如此以身作则,使得其在位期间,不论是社会还是朝堂,风气很正,因而在其统治时期,名臣辈出,有太平治世之称。
促进文化,发展医疗
赵祯在位期间,鉴于三馆秘阁藏书多谬乱不全,诏翰林学士王尧臣、史馆检讨王洙、馆阁校勘欧阳修等人进行编次和整理,成《崇文总目》66卷。该书为北宋一部重要的官修目录。奖励民间献书,当时就有三礼涉弼、三传彭干、学究朱载等人响应号召献书,并命其分置于各书府,钦赐涉弼等人以科名,以示奖励。又下令编撰《嘉祐搜访阙书录》1卷,作为搜访依据。
重视医疗,诏令王惟一主持铸造针灸铜人为范。王惟一又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与之配合,由宋朝政府刻于石碑而颁行全国,为针灸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嘉祐二年设立校正医书局,由当时权威医学工作者有组织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推广,使诸多宋以前医书得以流传后世,对中国医学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善书法,通晓音律
赵祯善书法,史称其“天纵多能,尤精书学”,尤擅飞白体,《书史会要》称“埶遒劲,可入能品”。宫殿门观,多为其飞白书题榜。当时大臣的神道碑首,也多有其题字。赵祯通晓音律,《宋史·乐志》载:“仁宗洞晓音律,每禁中度曲,以赐教坊,或命教坊使撰进,凡五十四曲,朝廷多用之。”
主要作品,有《御制集》100卷。《全宋诗》录其诗13首。另据《文献通考》所载。撰《神武秘略》10卷,也已经失传。传世诗赋十于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小结】
王安石:太宗承之以聪武,真宗守之以谦仁,以至仁宗、英宗,无有逸德。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仁宗在位,历年最久……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此宽仁恭俭,出于自然,忠恕诚悫,终始如一之效也。
宋仁宗赵祯知人善用,在位四十二年,百姓安居,名臣辈出,国家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家誉为“守成贤主”。
-墨骨读书
其他网友观点
我是雪忆柔,您的问题我来回答。由于《清平乐》的大火,宋仁宗和他的一家子成了近期的网红,霸占热搜许久。那么历史上的宋仁宗究竟是怎样的一位皇帝呢?让我们从六个方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生平简介】
宋仁宗是何许人也?他是《清平乐》当之无愧的一号男主,是历史上著名的“狸猫换太子”事件的当事人,是宋朝第四位皇帝,更是当之无愧的仁君。
宋仁宗本名赵受益,后改名为赵桢,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个儿子。宋仁宗8岁被立为太子,13岁登基后太后刘娥始终把持朝政,仁宗24岁那年刘太后去世,他才算是真正地独立亲政。
宋仁宗在位41年,励精图治,国泰民安,深受朝臣敬仰、百姓爱戴。
【成长经历】
宋仁宗的生身母亲是李宸妃,因其父宠幸的刘娥无子,便对外宣称赵帧乃刘氏所生。这段故事后来被《三侠五义》杜撰出了《狸猫换太子》的传奇,这是宋仁宗第一次走红。
宋仁宗再次翻红就是在包青天系列的电视剧里被广为人知,直至《清平乐》大热,他作为男主角让大家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性格特征】
宋仁宗仁爱温和,宅心仁厚,是难能可贵的好脾气君王。最经典的段子便是包拯朝堂觐言,因言辞激烈喷了仁宗一脸吐沫星子,而宋仁宗依然面目改色,耐心地聆听。
宋仁宗知人善用,广开言路,是不可多得的大度量帝王。他不独揽大权,为政宽松,给了当朝臣子最广阔轻松的为官环境。吕夷简专政,晏殊谨慎,范仲淹激烈,开明的仁宗俱能接受,可见其心胸如海。
宋仁宗为人朴素,恭俭仁爱,是屈指可数的躬行节俭的君主。他的生日只赏赐百官分食包子,甚至在一次内宴上,他看到宴席上摆着28只螃蟹,在得知一只蟹子一千钱后,实在心疼,不忍下箸。
【政治建树】
①文化
华夏文化造极于宋,仁宗更是将文化浪潮推向了高峰。
仁宗时代,文化昌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言论从未如此宽泛,思想从未如此自由。
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竟有六位活跃其间。宋词豪放派代表苏轼,婉约派代表晏殊、欧阳修,两大派系独占鳌头。
由于宋仁宗对“文”的推崇,也导致了我们语文课本背诵量的增大,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大放异彩的朝代。
②政治
仁宗时代,政治清明,贤臣辈出,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堪称朝廷中坚,王安石、司马光初露锋芒,包拯、狄青更是百姓头顶的青天,缔造了各种传奇。
③经济
仁宗时代,国家安定,经济繁荣,推行仁政、轻徭薄赋,在开明的政策和国家治理下,宋朝的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日益繁荣,民间贸易风生水起。
朝廷大胆设立专门的纸币管理机构,在益州设置我国第一处官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
④科技
仁宗时代,科技飞跃,卓有成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突飞猛进,得到了有力应用。
医学领域,王惟一发明的针炙铜人,完善了中医针炙体系。
数学领域,贾宪开创的“贾宪三角”,比西方同类成果早了足有四百年。
天文领域,苏颂领导制造出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
⑤军事
仁宗时代,军事稳定,摩擦不断。虽有征战,然而重文轻武的政治环境,决定了名垂青史的文官数不胜数,彪炳千古的武将却屈指可数。若用“文治武功”评价宋仁宗,这一定是他的弱项。
【感情生活】
提到宋仁宗的感情生活,就不得不提到《清平乐》,这部电视剧将宋仁宗的主要感情线交代的甚为详细,最令大家感兴趣的自然是曹皇后和张贵妃,那么就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下宋仁宗的几位娘子吧。
①曹皇后
曹皇后,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宋仁宗以第一任皇后郭皇后无子为由,将其废后。
曹皇后出身将门,熟读经史,文韬武略,内敛沉稳。因其低调的性格,历史对其记述并不多。
曹皇后家境优越,出身于世家大族,其父曹彬是北宋的开国元勋。正因此,再加上这个皇后是朝臣为宋仁宗选出的,仁宗对这个皇后非但不亲厚,还多了几分忌惮。
但是曹皇后和宋仁宗有个相同的特点,就是生性节俭,为人宽厚。对待后宫,她向来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在为后的三十年中,虽不得宠,却恪尽职守,颇有中宫风范。而且她中规中矩,仁爱敦厚,前朝后宫完全挑不出她的错。
宋仁宗子嗣不多,曹皇后更是未曾为仁宗诞下皇嗣。景佑二年(1035年)25岁的仁宗将侄子赵宗实收为养子,交由曹皇后抚育。曹皇后耐心疏导,悉心培养,而赵宗实最后也成为了北宋王朝的继位者。
②张皇后
张皇后即为张娘子,张贵妃,这个人物形象绝对是《清平乐》中最不受待见,争议最多的一位。然而电视剧为了增加戏剧冲突,终归有杜撰成分,历史上的张贵妃却是截然不同的性格。
真实的张贵妃非但不是张扬跋扈的性格,反而性格圆润的很,且极会察言观色。她一生为宋仁宗诞下两位公主,最终都夭折而亡。而她本人也在31岁那年香消玉殒,被宋仁宗追封为温成皇后。
关于张贵妃这里我不多赘述了,我的微头条里有写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一下。
③苗贵妃
苗娘子大概是《清平乐》里最受欢迎的妃子了,历史上的她和电视剧中无异,性格温柔,其母是仁宗的乳母,二人感情亲厚,先后为仁宗诞下福康公主和雍王赵昕,仁宗将其从才人一路升至德妃。
苗贵妃也算仁宗善始善终的一位妃子,唯一美中不足就是皇子赵昕早夭。宋仁宗在子嗣问题是也着实让人心疼,不幸地很。他一生共有3个儿子,13个女儿,最后只有5个女儿存活了下来,这也是养子赵宗实能够继位的主要原因了。
【历史评价】
宋朝历届皇帝中,宋仁宗也绝对是人气最高的一位,史学家们对仁宗的评价也极好。
宋仁宗在位期间,四海升平,八荒安宁,士农乐业,文武忠良,被后世誉为“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春”。“仁宗盛治”四字可概括宋仁宗的政治建树。
据史书记载,宋仁宗驾鹤西游的消息一经传出,“京师(汴梁)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足见,这阵仗在民间也可谓前所未有了。
甚至是宋仁宗的敌人辽道宗耶律洪基在听闻仁宗驾崩的消息后,忍不住痛哭流涕,竟然还专门为仁宗建了衣冠冢。
得到百姓认可本就不易,能得到对手的认同才是真的了不起,足见天下对宋仁宗的认可是一致的。
【笔者小结】
仁宗时期的宋朝,是个值得仰视的朝代,它的开放包容和纳谏如流奠定了大宋繁荣的基础。
“仁政”向来是传统政治的最高理想,在宋仁宗之前没有一个帝王能以“仁”为谥号,宋仁宗虽然没有太大作为,然而他的历史功绩依然值得颂扬。
我是热爱文学和历史的雪忆柔,感谢您关注!
其他网友观点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才开始亲政。在位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经三年交战后,双方签订“庆历和议”。期间,辽国趁机以重兵压境,逼迫宋廷增输岁币,史称“重熙增币”。庆历三年(1043年),赵祯任用参知政事范仲淹等开展“庆历新政”,企图遏止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及“三冗”现象,但因反对势力庞大,改革旋即中止。嘉祐八年(1063年),赵祯崩逝,享年五十四岁。在位四十二年,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谥号为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永昭陵。赵祯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他善书法,尤擅飞白书。有《御制集》一百卷 。《全宋诗》录有其诗。
其他网友观点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原名赵受益,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1010年5月30日)他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其母为李宸妃。 因赵恒所宠信的美人刘氏(章献明肃皇后)无子,赵恒便对外声称赵受益为刘氏所生。
赵受益天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喜怒不表现于外表。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被封为庆国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封寿春郡王,讲学于资善堂。天禧元年(1017年),加官中书令。
天禧二年(1018年),赵受益进封升王。同年九月丁卯日(1018年10月19日),赵受益被册封为皇太子,赐名赵祯 由参知政事李迪兼太子宾客,以辅导赵祯。
乾兴元年二月十九日(1022年3月23日),赵恒逝世。年仅十三岁的赵祯即皇帝位,由皇太后刘氏(章献明肃皇后)代行处理军国事务,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去世,才开始亲政。
赵祯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对待臣僚、侍从宽厚。谏臣包拯屡屡犯颜直谏,甚至唾沫都飞溅到赵祯脸上。但赵祯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竟未予以怪罪。有一次,包拯反对任命仁宗宠妃张氏(即温成皇后)的伯父张尧佐为三司使,赵祯便改命张尧佐为节度使,包拯愈加激烈地反对,带领七名言官与赵祯理论。赵祯生气地说:“你们是想说张尧佐的事吗?节度使是个粗官,为什么还要争?”言官唐介不客气回答道:“节度使,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都曾经做过,恐怕不是粗官。”赵祯最终采纳了言官的建议。他回到后宫后,对张氏说:“你只知道要宣徽使,你难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吗?
但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宋论》中认为赵祯“无定志”。他认为,在赵祯亲政的三十年中,两府大臣换了四十余人,都是屡进屡退,即使贤者在位,因不能安于其位,也无法施其才能,做出成绩。这样朝令夕改,一反一复,使“吏无适守,民无适从”,让下面的人感到无所适从,结果什么事也办不成。谏臣蔡襄曾说他“宽仁少断’’。在庆历改革之初,蔡襄等人就曾提醒赵祯“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非难……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
总体而言,赵祯知人善用,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家誉为“守成贤主”。史上有“庆历、嘉祐之治”之称,尤以“嘉祐之治”为多。
赵祯不安于守成的现状,针对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以及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三冗”(冗官、冗兵、冗费)的现象,也有志开展革新。他多次以“天下事责大臣”,意图有所作为。
庆历三年(1043年),赵祯授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俗称“四谏”),锐意进取。九月,在赵祯的责令下,范仲淹、富弼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的十项改革主张,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赵祯大都予以采纳,并渐次颁布实施,颁发全国。
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挠。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彻底失败。这次改革虽然失败,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起到了投石问路的先导作用。
赵祯因膝下无子,故而在景佑二年(1035年)将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即宋英宗)接入皇宫,交给曹皇后抚养。但在宝元二年(1039年)豫王赵昕出生后,赵祯又将赵宗实送出宫。
但到后来,赵祯的三个儿子接连早夭,只得于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立赵宗实为皇子。
至和三年(1056年)正月,赵祯在临朝受文武百官参拜时,突然手舞足蹈,口出涎水。同日,辽国使者正在紫宸殿拜见赵祯,赵祯语无伦次。宰相文彦博只好对辽朝使者说是饮酒过量所致。此后数日,赵祯病情愈益加重,整日大呼“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等荒唐的言语。至二月才逐渐康复,开始处理政事。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4月30日),赵祯于汴梁皇宫驾崩,享年五十四岁。据《宋史》记载,赵祯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京师(开封)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赵祯驾崩的消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
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朝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其他网友观点
宋仁宗是宋真宗的第六个儿子,母亲是李宸妃,被刘太后收为养子。宋仁宗的城府很深,历史上说他是喜愠不形于色。
关于他的母亲,《清平乐》中描绘的与历史在这里有些差别,《清平乐》中说他在母亲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刘太后不是生母。《宋史》中记载是母亲死后才知道。
追尊宸妃李氏为皇太后, 至是帝始知为宸妃所生。——《宋史本纪·卷十》
所谓民间的狸猫换太子自然也是后人编撰的了。
宋仁宗从12岁开始到54岁为止,一共当了42年皇帝,在位时间在古代也属于比较长的。
他掌权分为两部分:
一、刘太后掌权
宋真宗死后,宋仁宗年幼,刘娥自然就介入政治了,刘太后主政期间,宋仁宗自然只是一个摆设。刘太后属于武则天一样的人物,她甚至穿上了代表天子的衣服,不过最终她没有走出武则天那一步,否则宋仁宗的命运可能就要改写。
二、自己亲政
1、听忠言
总的来说宋仁宗还是比较能够听得进忠言的。
比如刚刚亲政的时候,吕夷简就对他提出:正朝纲、塞邪径、禁货贿、辨佞壬、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
包青天反对任命父张尧佐为三司使,这个在《清平乐》也有出现,口水都喷到他脸上,他还可以用手挡着继续听。
最后还是听从他们的建议,没有任命张尧佐。
2、想变革
当时北宋财政负担很重,范仲淹上书: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这十条建议就开启了历史上的“庆历亲政”。
由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推动。
3、心底不信任群臣
虽然宋仁宗可以从谏,但是他们打心底防着群臣,只是谁权力过大,朋党过多,他就会进行打压。
吕夷简权大之时,他就利用王曾与其矛盾一起将这两位罢相,吕夷简贬出京城。
“庆历亲政”是他亲自发动,却也是他亲自结束。因为他发现这帮人结为朋党,可能会对皇权产生威胁。所以他先从晏殊下手,然后将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一一罢免。
当然也是利用反对派。
4、对人宽仁
总的来说宋仁宗对手下还是比较宽仁的,不怎么杀人,只要他们交出权力,过一段时间觉得没有威胁又会重新启用。这一点《清平乐》中有很多描述。
比如晏殊被贬出京,他说想回京治病,宋仁宗就留他在京而且5天让他来讲一次课,以宰相的待遇相待。
结语:
总得来说宋仁宗还是一位好皇帝,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相对安定,虽然有宋夏战争、侬智高起义等等。宋仁宗个人修养也挺高的,书法不错,音乐修养也不错。不过创新能力不足,只能说维持局面不错,是一个守成之主。如果满分100,他可以得75分这样的水准。
这是知常容对宋仁宗的看法,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宋仁宗赵祯简介是什么?.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