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姓沈的名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姓沈的名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姓沈的名人有哪些
沈一贯,沈括,沈从文,沈括:沈括(1031—1095) ,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近代书法家沈伊默,在中国书法地位如何呢
同时期的一位名家曾对沈尹老书法直白地指出:他的字只写到了宋代,往上就力不从心了。
这一微词颇有见地,道出了尹书的境界。。。然而,如此评价,摆到今天却无疑是很高的赞誉了,试问当代书坛,能直溯宋意者又有谁能出其右?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后更名尹默,号秋明、瓠瓜、闻湖蘧庐生等。原籍浙江吴兴,出生陕西兴安府。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新文化运动创导者、诗人、学者和书法家。曾任北大中文系教授、北平大学校长。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文史馆副馆长,1961年创建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并任主任委员,“文革”期间深受迫害,许多珍贵手稿无奈付之一炬,最后忧郁至病而死。
清代以来,因出于科举与实用目的,学楷帖曾一度误入魔道,出现了类似“活字”模式的“馆阁体”,楷体的生命力由此便被扼杀。包世臣、康有为力纠时弊,倡导碑学,尤其推崇不断被发现和出土的北魏碑铭,一时间风靡整个书坛。至民国,出现了像于右任那样具雄才的集大成者。但总体上说,这一运动是失败的。北碑毕竟是一种崭新书风,如何将它转变为行草书,非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所能完成。尤其在流动感这点上,更是棘手难题。随着照相术的引进,大批极珍贵、以往无法看到的拓本墨迹被印刷出来,对书法学习和普及,起到了划时代意义。相当一部分人,又开始回归到对晋唐书法的研究中去,从技法到本体。开始探索中国书法的内在神韵,而这当中,最为杰出者,莫如是沈尹默先生了。
在当时,沈尹默先生是被公认的书坛领袖,在他身边聚集了许多实力雄厚的文人书家。然而,他的成功既艰辛,又取决于他的刻苦勤奋。小时受私塾老师指点,以黄自元临《九成宫》为范本,后经其父点拔,方知取法不当。他15岁时已能为人书扇。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是陈独秀。25岁时,沈尹老同陈独秀相识,陈独秀见了他的字,认为“其俗在骨”,使他大为震,冷汗出背!从此,沈尹老每日以长锋羊毫悬腕苦学。遍临北朝及唐宋人书迹,深研历代书论,终于卓然成为建国以来最杰出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和书法教育家,并留下了丰富的作品和论著。
沈尹老晚年,通过五字执笔法和中锋用笔的基本原理,极力推崇二王书法,并身体力行,将创作与理论研究合为一件,把文人书法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特别当他视力达到难以看清具体的事物时,全凭自己身心合一的功力,达到了艺术上庖丁解牛的境地,笔笔合理,笔笔天然。所谓”无为而用,同自然之功”。至于沈尹老的楷书,虽然上至魏晋下至明清无所不学,但对他影响最大的莫如是欧阳询和褚遂良。尤其是对褚遂良,他用功最多最勤。但由于沈尹老早年深受欧阳询影响,故即便到暮年,他始终未摆脱欧体的影子,如手书自作诗《秋明室杂诗》,是他1950年67岁时赠谢稚柳先生的。如将此作与1948年出版的《书法大成》中写的楷书相比,自家面目已表现得比较充分,不像《书法大成》中几乎大部分谨守着欧体规范。
先从用笔上看,与他的理论一致,笔笔中锋,使转挑剔锋芒的出入交代十分清楚,一丝不苟;行笔如顺水推舟,笔墨流畅,骨力洞达,血肉匀称,也正是这一点,其书势严谨而不板,静中带动,笔笔三过,圆润可爱,造微入精,气格清丽。从结体上看,沈尹老是将欧体的某些特点与褚遂良的《孟法师碑》的笔意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表现了他对书体结构的自我认识。
现在有不少人贬低沈尹老书法,尤其像这类楷书,无知地指责为新馆阁体,实在大谬也!馆阁体的特点在于笔中无意,万字雷同;而沈尹老的楷书中,却笔笔有意,毫端提按出入,似指落琴响,声声中音而含情。从章法上看,采用书写中第一字重心与最后一字重心呈一直线的方式。不画界格,是凭着对空间的感觉写下来,打破了楷书中一格一字的框架,从而形成了行间分明,而列的空间呈波浪形,既增强了章法的活泼性,又充分显现了沈尹老对空间的把握和其精深功力。
总之,沈尹老的书法韵律感和流动感,完全是建立在骨法用笔的严整性基础上,并严格地遵循雅俗共赏、不激不厉的原则,而这一点,恰恰是晋唐以来文人书法精髓。难怪谢稚柳先生曾这样感叹地跋道:“秋明先生书法横绝一代。昔山谷每叹杨凝式书法之妙,为惜其未谙正书。此卷所作,笔力遒美,人书俱老,以论正书,盖数百年中,未有出其右者。”此论虽有所溢,但其书造诣诚为的是。。。
[临池管窥]谢谢阅览!
对沈老的书法最初的了解是从《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书法家从书》开始的,并且因为陈独秀的指证从而影响了沈尹默的一生。如果说沈老的书法对当代有什么影响的话,个人见解沈老虽然被定为民国后帖学的大成者,但他的影响力也仅仅是被限制在历史的某个时间段,随着书法审美的变化,他的那种帖学的精致性似乎越来越被淡出书法爱好者的视野,远原比不上同时代的其他书法家,比如林散之,马公遇,吴昌硕等,我觉得,沈老的书法在书法爱好者眼里尽管被褒贬不一,但作为帖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他的难度也是让人退却的一个原因吧!另外,有些书法爱好者对沈老的书法略有微词,我觉得是否和他晚年的眼疾有关!
沈只能在书法领域之中起到一个引领之作用,从艺术角度来说他的书法从格调上看还是太熟,尽管多年的努力在多方面说,还缺少修养,别看是北大的教授,他的书法在历史上的地位不会大高,陈独秀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其中的缺点,此语不虚。
沈尹默先生,是近代以来二王一脉的书法大师。沈先生在书法界的地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书法艺术水平;一是书法艺术教育。
沈先生的书法走过弯路,后来付出很大的努力正回来。据说沈先生为了练习悬腕,用绳子吊住手臂,勤写不辍,才有了后来的成就。沈先生的书法最初接触的是官阁之流,后受陈独秀棒喝,以碑医俗,后出碑入帖,最终入帖又出帖,穷尽半生,前后凡十数年,直至俗气脱尽,气骨挺立,再开始学行书,终成现代帖学之开派宗师。
沈先生的书学道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自身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推广教育书法艺术方面非常有见地。
沈尹默先生重视执笔,提倡基本功的扎实,要求掌握好“执笔五字法”:擫、押、钩、格、抵五种指法都要烂熟于心,熟练运用;要求手要离开桌面,用腕力运笔。
沈先生编著了《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二王书法管窥》,还有《谈书法》、《书法漫谈》、《书法论》、《学书丛话》、《答人问书法》、《和青年朋友们谈书法》以及《和青年朋友们再谈书法》、《谈中国书法》、《怎样练好使用毛笔字》等,引领了一大批书法爱好者走上了正确的书法道路。
总之,沈先生在中国书法的地位,无论是书法水平和书法教育,都无愧于大宗师的称谓。
本文由昭明书馆原创,图片来自公开资料。
了解更多,请关注昭明书馆。
姓尤和姓沈的名人
1. 尤姓名人:
尤太忠(1918-1998),军人,河南省光山县砖桥乡陈岗村人。
尤袤(1127~1194),字延之,宋常州无锡人。少颖异,入太学,以词赋冠多士,绍兴十八年擢进士,累官国史侍讲,后除参知政事。
2. 沈姓名人:
沈钧儒(1875-1963),字公衡,号衡山,浙江嘉兴人。中国民主同盟创立者之一,新中国首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以上是部分姓尤和姓沈的名人,他们分别在军事、文学、政治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历史上有那些姓沈的名人
沈约:南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声律学家。他是《二十四史》中《宋书》的作者
沈佺期:唐代著名诗人,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
沈既济:唐代文学家,长于史学,又善作小说。撰有《建中实录》10卷及传奇小说《枕中记》《任氏传》等。
沈万三:原名沈富 沈度(1357—1434),明书法家…
姓沈的历史名人
回答:姓沈的历史名人
沈德符(1578年-1642年)字景倩,又字虎臣、景伯,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沈德符生于明万历六年,卒于明崇祯十五年,享年65岁,明代文学家,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举人。沈德符的祖父、父亲都是科举出身,曾任职监司词林。沈德符自幼生长于北京,曾在国子监读书。据说他聪敏好学,每天都要读一寸厚的书籍。他精通音律,熟谙掌故。
沈德符所撰《万历野获编》多记万历以前的朝章国故,并保存了一些有关戏曲小说的资料。除《野获编》外,他的著作还有《清权堂集》、《敝帚轩剩语》三卷、《顾曲杂言》一卷、《飞凫语略》一卷,《秦玺始末》一卷。
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北宋科学家兼政治家沈括、当代文学家沈雁冰等都是沈姓的历史名人。最早见于史书的沈姓人物,是春秋高士沈郢,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十四位。
姓沈的历史名人
沈从文湖南凤凰县人,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
沈括的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撰写了《梦溪笔谈》。
沈雁冰笔名茅盾,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子夜》《春蚕》。
沈氏名人有哪些
沈法兴(?—621年),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隋末唐初割据势力。初任吴兴郡守。义宁二年(618年),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沈法兴于是以诛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拥兵六万,不久占据长江以南十几个郡。武德二年(619年),自称梁王。
武德三年(620年),李子通渡江,占领京口(今江苏镇江),沈法兴遂放弃毗陵,投奔吴郡(今江苏苏州)。后来杜伏威使辅公祏以精卒数千人讨伐李子通。李子通被杜伏威击败后,东走太湖,又组织武装,袭击沈法兴。沈法兴大败弃城,率左右数百人投靠闻人遂安(闻人是复姓),闻人遂安派遣部将李孝辩前去迎接。沈法兴途中后悔,预谋杀李孝辩,在会稽被识破。李孝辩发兵将其包围,沈法兴走投无路,投江自杀。
历史上沈姓的名人有:春秋,沈尹戌,楚庄王孙,官左司马,为沈氏始祖之一;楚国大夫,称叶公沈诸梁。晋代有沈劲,官冠军长史;沈陵,官镇东将军;沈矫,官长沙太守,沈田子,官龙骧将军、始平太守;沈叔任,官建威将、益州刺史;沈渊子,官太尉参军。南北朝有沈众,官中书令;沈冲,官工兵尚书:沈约,官尚书仆射、迁尚书令;沈邵,官驸马都尉;沈勃,官司徒左长史;沈钦,官贞威将军、尚书左仆射;沈重,骠骑大将军;沈亮,官南阳太守;沈炯,官户部左侍郎;沈洙,官尚书左丞;沈恪,官广州刺史,封东兴侯;沈宪,官广陵太守;沈峻,官中书通事舍人;沈陵,官前军将军、徐州刺史;沈焕,官交州刺史、驸马都尉;沈瑀,官寻阳太守;沈嵩,官青州刺史;沈璞,官盱眙太守;沈不害,官嘉德殿学士;沈文秀,官怀州刺史;沈文阿,官通直散骑常侍;沈文季,官冠军将军;沈仲玉,官建威将军;沈庆之,官镇北大将军;沈攸之,官荆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沈伯玉,官中书侍郎;高君高,官广州刺史;沈君理,官驸马都尉、吴郡太守;沈君游,官散骑常侍;沈林子,官建威将军、河东太守;沈昙庆,官徐州刺史、祠部尚书;沈法系,官始兴太守、骁骑将军;沈皇后,陈文帝皇后;沈皇后,陈后主后;沈演之。官吏部尚书。唐代有沈宠,官广西参政;沈询,官户部侍郎;沈夏,官武胜军指挥使;沈震,官御史中丞;沈俭期,历宦中书金人,太子詹事,工诗,始定七律体制,与宋之间齐名,时号“沈宋”;沈太后,广平王李俶妃;沈仁伟,官翰林学士;沈东美,官夏州都督;沈叔安,官刑部尚书;沈栖远,官户部侍郎。五代有沈崧,官检校兵部尚书;沈斌,官赵州等八州刺史;沈遘,官翰林院学士;沈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姓沈的名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姓沈的名人有哪些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