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孝武帝
238.高欢与孝武帝相争.mp3 来自傀儡生 –> 00:00 12:00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238.高欢与孝武帝相争
打败尔朱氏后,高欢通过拥立孝武帝,成了北魏帝国的新执政官。高欢当时的权力有多大呢?
为了能更清楚的还原当时的历史,我试着把当时北魏帝国的几大利益集团给罗列一下。当然了,这种罗列是很粗糙的,值得争议的地方有很多,我只是希望大家能从这里,比较直观的看到高欢当时的地位。
在孝武帝的大旗下:
第一强大的力量,是高欢一系,以河北的六镇军人为主。
第二强大的力量,是宇文泰一系(开始是贺拔岳、侯莫陈悦),以西北的六镇军人为主。
第三强大的力量,是斛斯椿一系,以尔朱氏残余力量为主。
第四强大的力量,是高乾兄弟一系,以河北的本土豪强力量为主。
第五强大的力量,就是孝武帝一系,以北魏旧势力为主。
第六强大的力量,就是贺拔胜一系,以荆州的六镇军人为主。
我们通常认为,孝武帝只是高欢的傀儡,孝武帝和高欢相争,那叫自不量力。但是,只要我们看到上面罗列的利益集团,就可以知道,孝武帝当时有足够的资本与高欢博弈。因为,孝武帝作为皇帝,既有自己的嫡系力量,又有众多力量可以供他纵横开合。
高隆之是高欢的干弟弟。
高隆之代表高欢在洛阳办公(当时高欢坐镇晋阳),对王公贵族、高级官员态度非常骄横。南阳王元宝炬对此很不服气,有一次就借酒寻碴儿,把高隆之打了一顿。因为高欢的缘故,孝武帝只有罢免了元宝炬的职务,责令他回到自己府中。
从表面上看,高欢非常了不起,因为南阳王敢打他的驻洛阳代表(高隆之),皇帝就得把南阳王撤职回家。
问题是,如果我仔细看这件事,就绝不是这样了。高隆之是高欢的干弟弟,而且还是高欢的驻洛阳代表。现在让人公然打了一顿,对方竟然只是撤职了事。
更主要的是,南阳王元宝炬因为打了高隆之,所以6月5日被撤职回家了。问题是,7月8日,高阳王元宝炬又出来当官了。从前元宝炬是骠骑大将军,现在出来当太尉了。元宝炬打了高欢驻洛阳代表,竟然在不久后升官了。从这里,我们更可以看出来,高欢对北魏帝国的控制,显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有力。
而且,孝武帝表态处罚元宝矩的同时,高欢也得对高隆之进行相应的惩罚。于是,高欢以高隆之不能协调中央政府工作为由,把高隆之调离了中央政府。
从前,孝庄帝让尔朱荣到洛阳城,虽然尔朱世隆早已告诉尔朱荣,孝庄帝要图谋不轨了,但是尔朱荣还是非常自信的到了洛阳城。因为尔朱荣觉得,凭自己背后的实力,自己只要亲自进入洛阳城,就可以用和平的、合法的方式摧毁孝庄帝为中心的军政集团。但很可惜,尔朱荣高估自己了。
现在,如果孝武帝让高欢到洛阳城,高欢肯定是不敢去的。因为凭高欢的实力,如果他不把自己的军事主力带在身边,他进入洛阳城只有死路一条。事实上,后来高欢率领军事主力南下洛阳城,能不能打败孝武帝,也是个未知数。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当时的高欢对洛阳城的控制是非常有限的。
尔朱氏的残余力量,是在高欢的军事压力下投降的。但是,尔朱氏的残余力量,大约都是“降汉不降曹”的。换而言之,尔朱氏的残余力量是支持高欢重建北魏帝国的,绝不是给高欢当臣属的。
面对尔朱氏残余力量的这种投降条件,高欢是不能拒绝的。如果高欢敢拒绝他们的这种投降条件,那就等于他要公然扔掉北魏帝国的大旗。
拥立孝武帝后,尔朱氏残余力量,以斛斯椿为代表,一直支持孝武帝与高欢争权夺势。从某种意义上,当时的高欢与孝武之争,实际上就是高欢嫡系与尔朱荣残余势力之争。
面对尔朱氏残余力量的这种行为,高欢是有苦说不出来。因为皇帝不是高欢一个人的皇帝,高欢可以忠于皇帝,别人也可以忠于皇帝。高欢表面忠于皇帝,内心却想把皇帝变成傀儡,那些人不但表面忠于皇帝,还一个劲的支持皇帝扩张权力。从这层意义上,尔朱氏残余力量的行为,比高欢更占理。
在这种背景下,禁军力量开始不断加强,而且其它军政大佬,也开始在皇帝、高欢之间投机了。
孝武帝认为自己拥有了和高欢摊牌的实力,于是孝庄帝试图调动帝国各地军队,名义上是要讨伐南朝,实际上谁都知道,这是准备要攻打高欢了。
但是,孝武帝与尔朱氏残余力量的联合,显然是各怀心机的。其它军政大佬,也都在孝武帝与高欢之间投机。所以孝武帝想解决高欢,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如果高欢不采取主动措施,一味这样坐视下去,就有可能让其它军政大佬,利用孝武帝的旗帜把他挤到一边去。于是,高欢就决定主动进攻洛阳城了。
面对高欢的进攻,孝武帝与尔朱氏残余力量的矛盾,变得越来越明显了。
斛斯椿曾计划率军主动迎战高欢,但是孝武帝的亲信说:“如果让斛斯椿率领军事主力出击,即使他打败了高欢,我们又靠什么控制斛斯椿呢?这不过是除掉一个高欢,再来一个高欢罢了。”孝武帝一听这话非常有道理,于是就开始处处限制斛斯椿。
在这种背景下,孝武帝、斛斯椿就只能被动的等高欢进攻。面对这种结果,远在西北的宇文泰,都认为孝武帝错过了战机。因为被动地防守洛阳,本身就缺乏可行性。
孝武帝与斛斯椿精诚团结也未必能打败高欢,他们之间还勾心斗角,自然不足以与高欢相抗衡了。
但当时高欢所占的优势,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大。
一方面,因为孝武帝、斛斯椿代表的力量本身就绝不可低估。据《通鉴》所记载,“秋,七月,初九,北魏孝武帝亲率十几万大军队驻扎在河桥,命斛斯椿为先锋,在邙山北面摆开阵势”。(以上文字,是《通鉴》直译)。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来,孝武帝、斛斯椿代表的力量,本身就有资格和高欢相争。
另一方面,在高欢进攻孝武帝的时候,宇文泰也派出两支军队,一支军队计划趁虚进攻高欢的老巢,另一支军队试图援助洛阳。其它的军政大佬,也在他们之间投机。
在这种背景下,高欢与孝武帝之间的战争,如果不能迅速结束,高欢所面对的困境将会越来越大。
但是,因为孝武帝与斛斯椿各怀心机,所以孝武帝一开始就处于被动中。后来,因为元斌又和斛斯椿争权,所以孝武帝就更陷入被动之中了。在这种背景下,孝武帝率军西逃了。
孝武帝逃到西北,意味着高欢的霸主地位彻底结束了。因为从前的高欢,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现在,皇帝都跑到别人家了,他自然无法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但是,在这次事件后,高欢对河北地区的控制加强了。一直与高欢分庭抗礼的尔朱荣残余力量(以斛斯椿为代表)、北魏旧势力(以孝武帝为代表)、六镇军人(以贺拔胜为代表),都被清理出了河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