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至沓来什么意思
(1)
卢梭曾说过,“人是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抛开更深刻的后半句不谈,前半句,确是深入人心的一句话。
康德也曾说过:“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的确如此,只有经历多了,才发现这句话实在太对了。我们每个安于现状、冲决网罗而不能的人,都会被无形的体制化了,包括思维体制化、行为体制化、甚至连下意识的反应也体制化了,体制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你并不能根据你的意愿,决定放弃你不想做的事。
而体制化我们的那个东西,就是我们屁股下面的那把椅子。无论富贵贫贱,那把无形的椅子,让很多人陷入了对自我的束缚之中。
(2)
我们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的奋斗,也是为了自由,只是自由的理解和定义不同而已。
在当下,很容易引起大家共鸣的一句话:若不是为了几两碎银子,……。
这简直成了一个万能句式了,随便套上后半句,就足以表达内心的无奈、生活的压力、职场的尴尬。用通俗的话讲:要不是为了那点钱,我才懒得听你扯蛋、看你的脸……
而为了几两碎银子,目的也是为了让生活不再那么捉襟见肘,进而是为了实现“财务自由”。
不过,在现代世俗社会,这是自由在哲学意义上的尴尬。
绝大多数为生活奔波的人,都把自由的定义物质化了、可量化了。
(3)
当然,“财务自由”,在现代社会很容易贩卖焦虑。
听一位经济学家讲经济,提到一个数据,意思是社会上,是5%的人掌握了社会上95%的社会财富。她举例说,好多国内一线城市,工资的中位数,就是5000—6000元,甚至说深圳的职场工资中位数仅为5900元。
我们所以会有一种亿万富翁遍地、高收入人群比比皆是的错觉,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媒体舆论关注的焦点,也存在着“头部效应”,他们更多关注的是那些真正意义上的“财务自由”的群体,比如娱乐明星、上市公司老板等等。媒体的跟风式、聚焦式报道,必然让那些95%的人的声音被替代、被淹没,同时,那些大多数必然会因为遥远的“财务自由”的目标而产生焦虑感。
做到财务自由,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小概率事件。为小概率的事件,进行自我折磨,是划不来的。
并且,当我们将“自由”的根基限定在“财务”上,以“财富”作为决定“自由”的单一标准,是很不明智的。
何况,以财富、权力为目标的自由,真的达成了,又难免会重新陷入名缰利锁的人生困境中。
(4)
“自由”无处不在。
例如:考英语要背单词,难吗?不要紧,掌握了方法,可以实现几天2万单词的“词汇自由”。
上班久了,就奢望那种想来就来、想去就去的“上班自由”。
这些自由,如同财务自由一样,也在传递一种变相的焦虑。
过份借助外境,以为外境的达成,会让内心获得平衡、充盈和满足,其实还是一种错觉。心向外求,欲望不能尽,追求就不能止,必然会有登上此山、觉他山更高的遗憾,对于自由的追求,也就用力越多,距之越远。
(5)
人的自由,不在外境,而在内心。
“门前一洼水,唤作五湖观”,是一种心灵的自由;观蚊鹤舞、卧游山水,也是一种心灵的自由;能把眼前的苟且,看成远方的诗和田野,也是一种心灵的自由。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片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辉。
身处泥沼,也不妨碍我们仰望星空。因为,只有超脱了当下的物质比较中的心理失衡感,才会将内心安顿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上。
所以,不妨提醒自己,去过慢一点的生活,慢慢地看完一本书,别被知识的焦虑影响了阅读时的愉悦;慢慢地品一杯茶,别被茶的价位左右了品茶时的安定;慢慢地看一朵花开,别让炫目的色彩迷失了静待花开的期盼。
因为我们是自由的,个人境遇下,无论多么操蛋的现实,永远只可能是现实,它无法束缚、羁绊我们的内心,谁也无法阻止你的内心前往想要去的远方。
就像海子所说的,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打理好内心,关照好自我,远方有梦想,脚下有力量,眼眸有星辰,心中有大海,那么,一切美好,都将如约而至、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