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反思(《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P48-49页内容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3、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热爱和平的意愿。
教学难点: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学具准备:自学提纲单
一、创设情境,引出“比”。 
阅读信息:
1、海南省新生儿男女比例为135:100。
2、我国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在新生的婴儿中,男女人数的比为119.2:100.
3、人的身体很有趣,将拳头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的比大约是1:1,成年人身高与头长的比大约是7:1,腿长与头长的比大约是4:1,男人肩宽与头长的比大约是2:1。
(指名学生朗读)
师:刚才我们提到的135:100,119.2:100,1:1,7:1,4:1,2:1,都是比,关于比你们想知道些什么?(什么叫做比;比的各部分名称等)
师: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的意义。(板书课题:比的意义)
1、(出示课本情境图:杨利伟在飞船内展示国旗)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根据学生回答用除法比较时板书)
(2)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15
师:用除法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还有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比。
师:刚才我们用15÷10来表示求长是宽的几倍,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长和宽比较)
师:长和宽比较,也就是几和几比较。(15和10比)
师:求长是宽的几倍,又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板书: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师:根据上面的例子,请同学想一想,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又可以怎么说呢?
启发学生说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教师板书)
小结: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
引导学生回答:15比10是长和宽的比,10比15是宽和长的比。
教师指出:两个数量进行比较一定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
过渡语:在日常生活中,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例子还有很多。
(生列式,师板书:42252÷90。)
启发学生说出:飞船进入轨道后飞行的速度又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
师(指板书):15÷10我们可以说它们的比是15比10,10÷15我们可以说它们的比是10比15,42252÷90我们可以说它们比是42252比90。根据上面的学习同学们想一想什么叫做比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启发学生说出: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板书)
师指出:在实际生活中,具有相除关系的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都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教师在“相除”下面加上重点号)
7、教学比的读写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的方法及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比的意义,在教材第49页还涉及一些关于比的其他知识,你们想自己研究解决吗
三、沟通旧知,探究“比”。
师:,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那前项呢?比号呢?
1、通过具体生活情境,比较、辨析,加深学生对“比”的理解。
师:这是比分,这里的3:0是什么意思?你们觉得这个“比”想说明的意思和我们今天学的“比”一样吗?
(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不能为0)
1、做一做P49
小强的身高1米,他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小强说他和他爸爸的身高比是1:173。
小强说得对吗?
六、联系生活,拓展“比”。
七、总结提升,深挖“比”
【课后反思】
1、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素材,是师生对话的一种文本性资源。 本节课我精心设计了新课的导入环节,从我国男生比例失调这一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引入,真实的数据,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初步认识比的“外貌”特点,知道了比怎样读、怎样写,同时自然渗透了国情教育。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在身边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自己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课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主动获取“比的各部分名称、比的读写方法”等知识。
3、注意数学文化的渗透。
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数学教学也就变得生气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
 
 
附:预习单
一、自学课本P49页,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
1、15比10写作(         )或(         )。
  2、35:21读作(          )。
  3、自学后标出比的各部分名称。
15       :      10     =  15  ÷  10 =
   ︱        ︱      ︱                       ︱
 (    ) (    )(     )                 (      )
5、在两个数的比中,(           )叫做比的前项。(              )叫做比的后项。
6、(                                   )叫做比值。
二、合作探究。
1、练习: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3:5                0.4:0.16             
 
小结 :1)、求两个数比的比值的方法就是:
2)、比值可以用(         )、(         )或(          )表示。
2、讨论比和比值的区别
 
 
3、讨论并完成下表。
①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②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
 
 
 
 
               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和区别

比除法分数

联       系 区别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