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盔难题:揭秘汉朝军事制度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社会与军事制度 对武器技术的影响?
近日,头盔突然成为很多地方的热议话题。然而,自从发明诞生起来,头盔就始终和个人防护问题息息相关。也因此被长期当做必要装备,存在于各世界文明的古代士兵头上。普及率不仅高于盔甲,甚至超过了制造更加简便的盾牌。但在遥远的东亚大陆,却有汉帝国这种不被重视头盔装备的存在。哪怕坐拥整个地区的大部分资源,也不以充足财力为士兵的脑袋加盖。隐藏在整件事情背后的逻辑,也值得我们为之深思一番。兵俑们的无情诉说各类出土兵俑 是了解汉军武备的最直观手法要了解汉朝军队的头盔装备情况,最直接的方法便是去看那些出土兵佣。至少在王朝鼎力的初期,先后落成了咸阳的杨家湾汉墓、徐州狮子山的楚王墓和汉景帝的阳陵。其中,杨家湾汉墓主要汉高祖的陪葬陵,长眠着名臣周勃和周亚夫。内部的兵俑形象,应是他们生前指挥过的地方郡国兵。因此,士兵装备看上去比较勉强,尤其是头部格外寒碜。不论其人是否有资格穿戴铠甲,都没人佩戴头盔。只有用皮或布制成的武弁作为简单替代。不要说抵御敌军的刀劈斧砍,就是应付远程的箭矢都很吃力。但这样的“巨大漏洞”,也符合他们的军中最低等级角色。杨家湾汉墓中的兵俑 就基本没人佩戴头盔至于徐州狮子山的楚王墓,则代表了地方王国的军事力量。其规模非常庞大,总计6大俑坑和足足5000多个兵俑。更为难得的是,身上的装备风格比较多样,出现有不明材质的头盔。然而,总体数量非常有限,连全军的10%比例都没有达到。甚至还有21%的兵丁,连象征性的武弁都没有配搭。最后是象征天子威严的汉景帝陵。整个墓区占地20平方公里,陪葬的兵俑自然也要更加高级。全都在木质身躯的之外,穿着衣服并佩戴盔甲兵器。连每条胳膊都能单独拆卸,和后世宅男们的高级手办没太大差别。只可惜,我们同样可以在帝陵中发现众多无盔批甲俑。也就是说,虽然贵为精锐的皇帝卫队,也不是人人都在穿盔甲至于还能拥有头盔。汉初的兵俑非常写实 具备极高的参考价值武库账本上的数字含义《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也透露出汉军的装备比例问题当然,光靠兵俑还不足以全面说明问题。但许多枯燥却细致的简牍记录,也能为我们提供非常详实的库存依据。在尹湾汉墓中出土的《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就是附近某个武器库的账本。其中记录的成套铠甲总计有20多万套,相关的铁甲零件也储存了58万个。但与如此庞大的铠甲存量相比,全部的头盔相加也仅有9.8万余顶,可见普及度要大大逊色于铠甲。许多证据表明 大部分汉朝士兵都没有配备头盔当然,凡事总有例外。那些部署在临战区域的边军,就会在装备情况上就好一些。如《居延新简》中有记录,5名边军将士皆披甲戴盔。同时代的另一份简文也显示,300名边军戍卒均拥有头盔,甚至连其中的100名轻装弩手也同样会佩戴。只是碍于样本相对较小,无法为更加宏大的模型提供数据,但只言片语中的信息,还是能反映一些现实情况。我们不难通过以上这些零星的证据发现,汉军固然有装备头盔,但比例与推广面积都不容乐观。在没有办法两全其美的情况下,宁可优先保证铠甲也不重视头盔问题。尤其在占全军比例最高的郡国中,缺少头盔的情况十分严重。更为精锐的贵族卫队或边军,才会保障少量头盔的使用。汉朝的少量头盔 主要用于部分精锐与边区部队制度解释的正确姿势汉景帝阳陵内的甲俑 可以看到有无盔和有盔两种为了解释诺大的汉帝国不给士兵配齐头盔问题,许多人从不同角度给出过各类答案。毕竟,东海武库的账面上有几十万其他武器,若说财力不足就很难让人信服。于是,2种制度论因素便经经常被推出来。其一就是源自先秦时代的见天子免胄礼仪,要求将士们光着脑袋接受最高权力者接。其二则是发型因素,让头盔给佩戴者以糟糕的个人体验。但只要稍作分析,就知道这些制度论解释纯属无稽之谈。例如仅在汉景帝的阳陵兵俑中,就有部分配有头盔。徐州狮子山的楚王墓,主人并非至高天子,兵俑的头盔比例反而更低。这种前后矛盾的做法,显然不符合所谓的免冠礼仪。其次,许多汉朝头盔并非整体铸造或段打的连体样式。通过拼凑甲片,可以在顶部留有一定空间。对于佩戴者的发髻来说,是非常合理的人性化设计。所以,发型同样不是汉军很少用头盔的主要原因。发髻并不能成为汉军缺乏头盔的理由因此,我们还是要从其他方面入手,才能理解汉军的不爱头盔原因。首先是那个年代的征召制兵制度,让王朝军队有用超过数量级的在编人员。所以,大部分青年在长到23岁后可能被抽调去中央军或边境中服役1年。然后再回到家乡,在本地的郡国部队中服役1年。期间,只有边区边军戍卒才需要时刻提防战争威胁。地方部队只需要每年秋季的参加考核性操练,余下时间都只需要进行一些维护秩序的看家护院工作。也就是说,大部分汉军士兵接受的训练较少,承担的指责也非常有限。而古人往往不乐于为这些“炮灰”部队提供太好的装备,其成员也没有必要的训练去适应全副武装所带来的负重与闷热难题。参考位于欧亚大陆另一端的罗马军团,同样在帝国后期因士兵训练程度下降而减少使用头盔。但军团和士兵的总数却随着战斗力递减而反向提升,最后就培养出大批仅能执行治安任务的戍卫部队。汉朝的情况无疑与之类似,只不过在进程的开启时间上“领先数百年”!汉朝军制与生产体系 决定了头盔永远能被少数人拥有其次,早期的整体式头盔实际上在公元前10-8世纪左右,就已经通过北方草原线路抵达远东。在一些西周诸侯的墓葬中,考古学家都能找到类似斯基泰骑兵风格的库班式头盔。但随着春秋-战国时代的来临,这些只属于少数精英的装备就不见踪影。之后的先秦列强军队,直到秦始皇的时代都没有再尝试大范围进行普及。主要原因就在于军队规模扩充太大,完全超过了当时技术条件所允许的生产水准。官营化的作坊,将主要精力都投入量产方便的低端设备,完全没精力涉及复杂度较高的头盔制造。所以,当20世纪的考古学家打开秦始皇的陪葬兵马俑坑,也惊讶于堂堂暴秦的雄师竟没有多少人能佩戴头盔。西周到春秋早期部分诸侯军中就存在整体式头盔兵马俑表明 大部分秦军就没有佩戴头盔继承秦制精髓的汉朝,同样喜欢以各种手段将大量人口塞入军队。除了需要为对外扩张提供源源不断的士兵储备,也能以军事化管理措施对整个社会实施有效控制。他们所继承的军工生产体系,也只能为海量炮灰提供最基本的武器。所以,就只能让多数大头兵的脑袋无法获得头盔保护。唯有少数的铁杆精锐或驻扎在冲突前沿的边军部队,深知没有头盔的可怕结果。后人也往往能从他们身上发现此类装备。而那些永远留在内地或只在短时间里外调的同行,就这些“高大上武备”是无福消受了。点
推荐阅读
水土不服:那些无法在东亚大陆推广的实战利器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