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钟声 | 凉薄之冷,隔纸一张 ——读李镇西、肖培东《孔乙己》教学实录有感

凉薄之冷,隔纸一张
文 | 葛文馨
一、历时与共时:
——激流勇进的鲁迅作品
民国时期,将鲁迅作品收入语文教材中,主要为推动白话文运动,将反帝反封建革命精神纳入语文教学。新中国成立以后,鲁迅作品被赋予无产阶级革命的色彩,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作用。《孔乙己》本是如鲁迅自己所说“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在这一时期这部作品却被抽象成揭露封建文化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文革时期,鲁迅作品被赋予强烈的政治阶级斗争色彩,《孔乙己》是说明“十七年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活教材”。改革开放后,鲁迅作品被还原,还原成鲁迅想表达的本源思想。而新世纪以后,鲁迅作品在教材中被删减,引起众人争论。[1]
从语文人教版到部编版教材,《孔乙己》一直被放在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人教版教材单元目标是“着重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刻画人物性格的多种艺术手法”,而部编版教材的单元目标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还提出“对作品内容、主题有自己的看法,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还要欣赏小说语言,了解小说多样化风格。”学习目标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对学生学习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孔乙己》百舸争流
——李镇西“冷漠与必然”和肖培东“记与忘的边缘”
(一)教学目标:殊途同归
(图 | 葛文馨)
(二)教学切入:灵活求新
这两位老师的课例都是公开课,同样在教后反思中表示对待学生较为陌生。教师给较为陌生的学生上课,导入极为关键,如果导入生硬死板,则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但是两位老师导入都极为灵活,一下子拉近与学生交流的心理距离。李镇西老师在上课前意外发现学生上节课上的公开课是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学生受到演讲的激情澎湃的影响,李镇西老师则临时将鲁迅《孔乙己》的“呐喊”作为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的“先声”来进行导入,快速将学生拉进《孔乙己》的课文情境中。肖培东老师则以大家记住他的生日为由,顺其而下反问学生“你们记得孔乙己的生日吗”来进行导入,整个教学切入朴实自然,灵活新颖。
(三)教学过程:细致入微
李镇西老师先让学生提问题,关于《孔乙己》文本内容有什么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解读。之后老师追问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从社会背景、性格、遭遇多方面,和正、侧多角度来分析孔乙己人物形象,顺势带出老师自己对孔乙己的理解。其次,老师又问,孔乙己在文本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从孔乙己的脸色、衣着、身体、语言、语气多角度来表述孔乙己的变化。之后,老师又问学生最后一次想起孔乙己是什么原因,学生回答是因为孔乙己欠掌柜十九个钱,进而引出“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既有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是否矛盾,然后分析出“的确”的代表了孔乙己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性,“大约”则表明人情、社会的冷漠,进而揭示出文章主旨。在此其中,李镇西老师指出孔乙己死在“中秋节”前后,而中秋节在这里更多充当文化意象的功能,具有一种象征性,更加体现出社会的凉薄与冷漠,形成一种现实与理想错位的反讽张力。
肖培东老师从“记”入手,发人深省地问学生“你们记住了孔乙己什么?”老师指出,孔乙己不是本名,而是绰号,学生从孔乙己的性格、外貌、境遇多方面来回答,其实老师是从读者角度,帮助学生进行内容感知,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然后,走进文本内部,老师让学生分析小说中的看客又能“记住”孔乙己的什么。进而引出两个重点分析的段落,带学生体会“孔乙己,你脸上又贴新伤疤了!”和当掌柜知道孔乙己腿被打折后掌柜的一声“哦!”,分析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其次老师又通过对文章中出现的四次“记”字的分析,分析出“记”字内蕴地表达了看客的冷漠与麻木。最后,肖培东老师通过“忘—看—记”的模式,揭示出文本中的看客通过“看”存在着“记与忘”的矛盾冲突,以此揭示出文章主旨。
仔细比较分析,两位老师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不同之处。两位老师都通过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来作为教学重点,但是李镇西老师更倾向于通过孔乙己的前后变化来分析人物形象,而肖培东老师则是通过读者眼中和小说中不同视角的转换来分析人物形象。相较于李镇西老师,肖培东老师的文本分析更加细致。还有一点不同的是,在分析重点段落语句。肖培东老师更多通过让学生诵读来激发学生情感,深入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感情。两位老师在最后揭示主旨时,其实他们已经将文章的主旨潜移默化地渗透入整堂课了。李镇西老师和肖培东老师的课思路清晰流畅,文本分析细致入微,整个课堂听起来发人深省,值得教育硕士认真研读。
(四)语言风格:流畅自然,发人深省
《孔乙己》这篇小说表面上是在讲孔乙己的遭遇,但其文本写作模式、语言深层含义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都值得仔细揣摩。这就需要教师语言具有深入启发学生的功能,同时还能准确表达。这两篇教学实录中的教师语言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在师生问答的时候能够捕捉知识生成点,对学生进行深度启发,帮助学生找到最准确的表达语言,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作为教育硕士,我们要深入研究教师语言的功能,仔细揣摩教师用语的表达方式,并不断地加以练习,不断地积累。
三、读后反思
(一)教学方式
这两个课例都是传统课堂,始终没有摆脱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这种传统课堂模式很少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李镇西老师在教后反思也写道:今天看来,这堂课的问题也是明显的,这主要表现在整个课堂教学设计都着眼于我如何“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学”。[2]而李镇西老师在上课时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仍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在《义务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3]作为老师,要有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比如老师在讲课前,让同学自由发言,可以从哪些文本角度来阐述对《孔乙己》文本的思考,或者让同学们自己思考,如果他们是老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切入《孔乙己》的文本教学,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尝试自己来进行文本解读,而不是单纯地教师引导。
(二)教学内容
李镇西老师在分析孔乙己人物形象的时候指出孔乙己付钱时“排”出四文钱的“排”字具有深意,还将《狂人日记》中付钱时“仍”字作对比,指出“不同的动作具有不同的心态”。但是笔者认为“排”字可以和文章后面孔乙己更加落魄的付钱动作“摸”作对比。“排”字首先表现了孔乙己钱多,而且体现出孔乙己钱放得比较整齐,而“摸”字则体现了孔乙己衣服兜儿大而钱少,写出人物心境的变化,更加凸显出小说前后人物形象的变化,孔乙己变得更加落魄了。
除此之外,这两个老师对小说中叙事视角“我”,分析的还不够透彻。小说中的“我”的人物形象是一个酒馆的学徒,家境不好,认识几个字,最初当学徒也是小心谨慎,害怕被掌柜批评,只有孔乙己的事情,能给“我”带来一些笑声。而文章的叙述者“我”开始是以一个冷眼旁观的视角来看待酒馆中的众人和孔乙己的,带有一种视角的客观性。但是随着故事的展开,小说中的“我”逐渐被酒店的掌柜和看客给同化了,比如说文章中写道“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绝不责备的”,后来当孔乙己想教“我”写茴香豆的“茴”字时,“我”的态度发生了一种微妙的转变,“我”开始慢慢嘲笑孔乙己,讨厌孔乙己,把孔乙己当成一种谈资,消遣他。[4]终于,“我”也开始沦陷了。
关于《孔乙己》中所蕴含的意象也有一些可以探讨的空间。首先是其中蕴含的节日意象。文中屡次提到中秋节和端午节,掌柜在中秋节前两三天发现孔乙己许久没有来,后知道孔乙己腿被打断,后又写道春节和端午节,掌柜每次在这两个节日中想到孔乙己会都说“孔乙己还欠着十九个钱呢!”其中,这样写是以节日的过渡来体现时间的过度,然后提到的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都是思亲、与家人团聚的节日,隐含着家庭的幸福,但以此与孔乙己的境遇形成一种反差的张力,可见作者写作时的匠心独具。其次是酒楼的空间意象,这两个老师都没有提到。酒楼是鲁迅写作经常用到的空间意象,比如咸亨酒店,茂源酒店,一石居酒楼等。酒楼是许多人经常去的,鱼龙混杂,各色人等都有,这个酒楼空间布局的展开,也为刻画人物群像渲染氛围,也更好的展开鲁迅独具特色的“看/被看”结构。
四、名家谈《孔乙己》
(一)钱理群:四层结构解读“看/被看”
钱理群先生曾讲到《孔乙己》中“看/被看”模式:如果《示众》的“看/被看”的模式相对,明晰、简略,那么,在《孔乙己》里就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结构:先是孔乙己和掌柜、酒客之间,也即“小说人物”之间的“看/被看”;再是“叙述者”(小伙计)与小说人物(孔乙己、掌柜、酒客)之间的“看/被看”;最后是“隐含作者”与叙述者、小说人物之间的“看/被看”。实际上,“读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与隐含作者、叙述者、小说人物之间的“看/被看”。在这样的多层结构中,同时展现着孔乙己、酒客与掌柜、小伙计三种不同形态的人生悲喜剧,相互、纠结、渗透、影响、撞击。[5]
(二)孙绍振:隐含的讽刺
以人物心理反应创造多元心理反应,可以说是鲁迅的惯用手法,然而在《孔乙己》中,鲁迅却显示了另一种手法,那就是没有悲哀的悲剧。没有明显的讽刺,也没有调侃性的幽默。既没有《祝福》中的抒情,也没有《阿Q正传》和《药》中的反讽,更没有《孤独者》死亡后那种对各方面虚假反应的洞察,在《孔乙己》里,有的只是,三言两语,精简到无以复加的叙述。这种叙述的境界就是鲁迅所说的“不慌不忙”,也就是不像《狂人日记》那样的“逼促”。“讽刺”而“不显露”,这就是鲁迅所追求的“大家作风”。[6]
结语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有深入把握文本,要有文本细读的能力,能够从多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孔乙己》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写作手法。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阅读文本的能力和磨炼教学技巧,从各方面打磨课程,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王平.邓越.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变迁[J].语文建设.2012(11).
[2]李镇西.李镇西·我的语文课堂[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5]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6]孙绍振.无人悲哀的的死亡——读《孔乙己》[J].语文学习.2007(11).
END
新闻 |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线上线下“云答辩”,助力毕业“不掉线”铁塔文廊 | 学其成时念吾师:《朝花夕拾》中教师形象分析铁塔论“见” | 返璞归真,铁塔争鸣:真实的阅读如何发生?铁塔前沿 | 名著经典钩沉:“语”解红楼,有诗乃全——从林黛玉诗词观照其内心世界
编辑 | 马 瑞 李章鑫
审核 | 张明月 刘海宁
欢迎您的投稿!
我知道你在看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