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谣言:日本樱花来自喜马拉雅 和唐朝文化输出没有任何关系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许多人吹捧的日本正统在大唐说法?
随着春暖花开与疫情缓和,不少人纷纷为自己立下个小目标:要去武汉赏樱!一时间,关于樱花起源于喜马拉雅、唐朝人早有樱花节等谣言,又开始在网络间广泛传播。然而,当他们醉心于“日本正统在大唐”言论,却忽略了武汉的市花乃是当初的国花候选–梅花。这些被今人所追捧的诡异思路,主要源自古代日本遣唐使的一句:唐风洋溢奈良城。由此便想当然的自我发挥,想当然的将樱花传统归于唐朝文化输出的必然成果。武汉公园里的樱花盛开场景例如某报就刊登过《樱花并非舶来品 唐朝就有樱花节》一文,号称在盛唐时期,从宫苑廊庑到民舍田间,随处可见绚烂绽放的樱花。当时万国来朝,樱花也随建筑、服饰、茶道、剑道等诸多风雅习俗,一并被日本朝拜者带回。然而,后人若翻越相关史料,恐怕根本找不到唐朝就存在樱花节的文献出处。类似的幻想作品,也是由正规报媒发表的《樱花起源于中国 人们在秦汉时就开始赏樱了》。作者不仅与上文的发明家共享了观点与论据,还追加了更新段子。号称有民间表明,汉初的田横因拒不投降刘邦而自杀,结果让蓬莱田横山上的樱花纷纷绽放,乃是武士道精神早于日本的最佳见证。可惜的是,这些光宇田横的传说也从未见收录于任何民间故事作品,只能用百度才能上网寻找。历史上的田横死后并没有出现樱花遍野奇景当然,两篇奇文作者也不约而同的拥有了同一破绽。大诗人刘禹锡的那句“樱桃千叶枝,照耀如雪天”被作为唐人赏樱花的最佳注脚。可是原诗中明确写的是“樱桃”而不是“樱花”。至于被搬出来的白居易作品“亦知官舍非吾宅,且删山樱满院栽”,更是典型的见得风就是雨。因为查诗的原标题就是:移山樱桃。偏偏樱桃在中国古代的观赏价值不低。根据《清异录》记载,宋张翊曾作《花经》,将樱桃列为四品六命,与菊花、梅花位列同一个等级。加上跟风者并不具备参加《汉字听写大会》的实力,就把此指鹿为马的好戏反复上演。古代的中原文人 无疑更欣赏能送入口中樱桃值得一提的是,日语中的“桜”字,一度作为汉字“樱”的“二简字”。但日本人自己倒是对樱花与樱桃分得很清楚。他们将“樱花”一般读“さくら”,而对“樱桃”则借助汉语或英语,称其为“オウトウ”或“チェリー”。此外,樱桃与樱花的审美文化也存在明显差异,却总是为广大跟风者所故意忽略。对于中国古代文人而言,樱桃的好处是既能看也能吃。哪怕已经花谢,还有剩下的果子可以品尝。明朝人王世贞就称“樱桃成岁得一解馋,花亦足饱目”。相比之下,樱花在绽放后的凋谢,犹如漫天飞雪,场景倾向于凄美,非常符合日本所独有的“物哀”感受。樱花在日本则被赋予了特有的哀美情结不过,还是有人能搬出日本人自己写作的《樱大鉴》,将樱花的起源追述至自喜马拉雅山脉。但手法无非还是道听途说,或是有选择的断章取义。因为原书所说的野生樱花于喜马拉雅山脉诞生,发生在人类历史诞生前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当时不仅没有日本列岛,连今天的黄海与渤海都没有成型。也就是说,等到野生樱花发展至后世的日本地界,人类的直系祖先也才刚走出东非大峡谷。所谓遣唐使的直接模仿,不过是大自然的造化弄人。已经非常发达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也为樱花溯源提供了更多依据。现今日本培育的樱花种类,都源自大岛樱、霞樱、山樱花、江户彼岸、寒绯樱这5个品种。其中大岛樱为日本所独有,霞樱、山樱花、江户彼岸在日本本土均有野生种,剩下寒绯樱来自被日本吞并的冲绳。换言之,这些观赏花卉的野生祖先,也产自今天的日本境内,根本与大唐没有半毛钱关系。
今人看到中新世的地貌和动物 一定以为得抵达外星球最后,唐朝时期的喜马拉雅山区,尚处于吐蕃、南诏和尼泊尔王公的势力范围。长安宫廷的特使都很难顺利抵达,又如何让日本客人使跑去高山上采种?若非遣唐使所见的樱花,是由数次攻陷长安的吐蕃士兵传递?如果有尼泊尔人宣称樱花文化源自其家乡,不知众多发明唐朝赏樱的附庸风雅者,会不会立刻化身为暴戾键盘侠……

冷炮
历史的谣言系列
奥斯曼从未垄断贸易 更不是大航海时代的力量源泉
西方只靠船坚炮利称雄 侥幸扼杀东方技术的发展前景
从未存在过的强国君主与永恒的祭祀王约翰
东方发明的火药终结西方骑士制度与中世纪社会
唐刀并不稀奇 绝非军队的致胜法宝
只是普通枪矛的槊 居然被吹成唐军的制胜宝具
黑暗森林法则从不成立 会遭所有人嗤之以鼻
斯巴达没有弃婴国策 却被纳粹奉为成功经验俄罗斯集权不赖蒙古 完全是独立后的路径选择清朝官修《明史》没抹黑前朝 还为对方歌功颂德王莽改制无任何现代色彩 所谓穿越只是恐怖闹剧造纸术不靠唐军战俘传播 也与怛罗斯战役无关汉朝不是铁器帝国 始终离不开旧式的青铜武器文艺与学术绝不是灾难来临时的累赘非必需品白杆兵不是长枪方阵 从未脱离中世纪民兵水准吃人的黄巢义军 竟是唐朝官方在抹黑?
让无数人沉迷的中国发现美洲大陆说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冷炮的知识星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