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氏易林讲的是什么?
焦氏易林又名《易林》,十六卷,西汉焦延寿撰。《四库全书》将之列于“子部术数类”。易林源自于《周易》,每一卦各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变四千零九十六卦。《易经》共有卦爻辞450条,《易林》有4096占卦变之辞,卦爻辞较之增加十倍之多,各系以文辞,皆四言韵语。《易林》的作者未定,一般有四种说法:焦延寿,崔篆,许峻,明代学者顾炎武以为东汉后期著作。
延伸阅读
易林观变睽卦的意思?
《易林》,是汉时期研究易经八卦的书,以《焦氏易林》为版本,观变于阴阳而立卦,睽卦:火泽睽。睽:小事吉[释诠]睽卦:固位以明质,格物以析理,对于物质世界和人类的吃、穿、住、行之事非常实用。简单说就是:易林一书中从睽卦观变阴阳,占卦卜卦,知晓天地人情。有语曰:“天地睽而其事固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事类也。”《易经》大道哲学包容之广,层次之高,学识之渊,步步皆在,卦卦皆存焉。非一两句可以说明白的。
汉代焦延寿的老师和弟子分别是谁?
焦延寿(生卒年不详),名“赣”或“贡”,西汉中期著名哲学家。
汉昭帝时,焦延寿出来作官,政绩很好。
后来又专心读书,尤其下工夫研究《易经》,一边讲授,一边著书,著有《焦氏易林》。
代表徒弟有京房。
焦延寿于《周易》自称学于孟喜,其学生京房也认为“延寿易即孟氏学”。
而孟喜正传弟子“瞿牧、白生不肯,皆曰非也”。
其实,“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相与同”。
“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
这些思想后来被其弟子汉代著名易学大师京房继承和发展。
焦氏的易学著作有《易林》、《易林变占》。
《隋书·经籍志》载有焦氏撰《易林》十六卷,梁又本三十二卷。《易林变占》十六卷。
《旧唐书·经籍志》载有焦氏《易林》十六卷,《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亦有著录。
今存焦氏著作有《易林》。
房(前77—前37年),西汉学者,本姓李,字君明,推律自定为京氏,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
他受学于梁人焦延寿,焦延寿自称学《易》于孟喜,京房以为焦氏《易》即孟氏之学,而孟喜的弟子白生、翟牧都不承认。
焦延寿常说:“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
京房说《易》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
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举孝廉为郎,后任魏郡太守。
多次上疏论说灾异,引《春秋》、《易》为说,得罪宦官石显,又与治《易》的权贵五鹿充宗学说相非,以“非谤政治,归恶天子”的罪名被弃市。 [1] 其后京房三弟子殷嘉、姚平、乘弘皆为经学博士,于是《易》有京氏学。
京房著有《易传》三卷,《周易章句》十卷,《周易错卦》七卷,《周易妖占》十二卷,《周易占事》十二卷,《周易守林》三卷,《周易飞候》九卷,《周易飞候六日七分》八卷,《周易四时候》四卷,《周易混沌》四卷,《周易委化》四卷,《周易逆刺灾异》十二卷,《易传积算法杂占条例》一卷。
在科学史上,京房的地位还得益于他的音律学造诣。
《京房传》说他“好钟律,知音声”,并非夸张之辞。
他“本姓李,推律自定为京氏”(《汉书·京房传》),遂以京为姓。
这件事充分表明了他对音律的迷恋。
在音律理论方面,京房把传统的十二律扩展成了六十律。在此之前,人们采用三分损益法计算十二律,用这种方法,当生到第十一次(即第十二律)后,不能回到出发律上,使得十二律不能周而复始。
对此,京房采用了扩展十二律的解决办法。
根据传统的三分损益法,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这样依次相生,最后是无射生中吕,就得到了十二律。
京房则从中吕起继续往下生,直到六十律为止。其实,六十律并非京房的发明,《后汉书·律历志》明确记载汉元帝派人向京房问律,“房对受学故小黄令焦延寿六十律相生法”。由此,六十律是焦延寿之所为,京房的作用在于把这一方法介绍给了社会。采用六十律相生法,当升到五十三次(即第五十四律)时,已与出发律极为相似,可以周而复始了。可是,焦延寿、京房为使律与历相结合,一定要凑成六十这一整数,使得“以六十律分期之日,黄钟自冬至始及冬至而复。”(《后汉书·律历志》)这当然是牵强附会。而且这种定律法在演奏实践和乐器制造方面都有困难,因而无实用价值。这种定律法的价值在于理论上给人们指出了一种可能性:可以通过极微小的音差来变换音律。
在汉代象数易学最杰出的代表是?
《易林》
西汉焦延寿著。汉朝的象数易学创始于孟喜、焦延寿,京房师从焦延寿。焦延寿的《易林》(又称《焦氏易林》)源于《周易》,但与之有迥异之处。《周易》共有卦爻辞450条,《易林》有4096条占卦爻辞,较之《周易》卦爻辞有10倍之多,极大地丰富了占卜信息。他的思想后来被其弟子京房继承和发挥,开创了易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京氏易传》。
焦氏易林谁注解的最好?
焦氏易林中,孟喜的注解是最好的
拓展内容
西汉焦延寿著。汉朝的象数易学创始于孟喜、焦延寿,京房师从焦延寿。焦延寿的《易林》(又称《焦氏易林》)源于《周易》,但与之有迥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