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包括哪些方面 社会教育资源包括哪些

教育资源包括哪些?

教育资源包括了客观资源和主观资源。

客观资源包括教师质量,教室设施,学校硬件,家庭条件等情况。

主观资源包括自我对教育重要性认知,家庭支持力度,家长教育认知等情况。

千万年来,教育资源伴随着教育实践,不断积累着、扩展着、丰富着自身精神的和物质的内涵,成为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土壤。

教育史家认为,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历朝历代的圣贤们,基于对各种各样的与教育有关的资源的认识、利用和积累,使得教育资源逐步形成了今天这样内涵丰富、理念纷繁、结构庞杂、产业兴盛、自成一体的资源系统,成为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的精华和重要组成部分。

从本质上说来,教育本身没有高低、上下、公私、贵贱和内外之分,有教无类。由于教育的客观性赋予了教育所具有的公共性和产业性的双重属性,在实践中,教育资源便呈现类型的多样性。

教育资源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与网络平台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新兴的网络教育社区、教育博客、校园网等平台,已将教育资源在网上进行了共享,这样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与地域的概念。

由于教育系统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应用,尤其是根据教育部的十二五规划,众多教育资源将融入整体的教育云平台当中,以学校教育社区为现有的教育网、校园网升级,为无网站的学校提供新一代教育网、校园网、班级网,同时将大量的教育资源整合一起,变成整体云平台的一部分,必然成为其升级和新建的最佳选择,亚洲教育网素质教育云平台是国内首个实现三网合一的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跨平台使用并且手机短信支持联通、电信、移动全网覆盖。

而在未来,教育资源将是这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将成为这一系统当中重要基础。

延伸阅读

如何理解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活动的条件和基础,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前提,也是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学校教育资源应该包括学校的文化资源、制度资源、物质资源、教师资源。优质教育资源是指对教育教学能起到提升和促进作用的高质量教育资源。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优质”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概念,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和丰富。“优质”的体现在于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和学生的成长,有利于我们教育目标的实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了起来。各种特长班、奥数班纷纷出现,择校热愈演愈烈。“想要进入一所重点中学,有时比上大学还要困难”。这反映了基础教育阶段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优质教育的机会和资源还相当不足。因此,如何加快速度,扩大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规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更好地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化发展和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基础教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自然条件、历史、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以往教育政策的不当倾斜,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当前由于人们的公民意识逐渐增强,自我权利和教育公平意识日益觉醒,特别是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所以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得到了广泛重视,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中的问题也相应凸显出来了。通过简要的归纳,我们可以明确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数量不足问题。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求受到高质量教育的人口也越来越多,以总体上说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数量显得极为不足优质教师、优质教育设施都非常有限,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很小。早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这一政策目标迄今尚未实现。按世界教育经费平均比值来看,我国学生总数占世界总数的200/0,而教育经费仅占世界教育经费的20/0。由于受经费投入的限制,其他教育资源的发展也相应地受到阻滞,所以出现了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 二是分布不均问题。虽然我国优质教育资源整体上仍显不足,西部地区和边远山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尤其短缺,但与几年前、十几年前、几十年前相比都有明显的增加。特别是有的地区和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优质名校。在有的论者看来,这显然不是优质资源总量多寡的问题,而是资源配置政策出了问题。的确,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均衡问题。表现有三:(1)地区间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地区不同,教育资源差别很大。这种差别表现在师资、教育条件、教育经费等多方面。其中教育投资总量的不平衡尤其明显。在西部和农村地区,很多学校由于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个人发展机会少,所以不仅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难以引进,而且学校本身的骨干教师又容易大量流失,由此导致了教师资源配置失衡的情况更加严重。(2)城乡间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有的研究指出,这种不均衡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城乡义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上,即城乡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教育经费差异明显。因为乡村学校缺乏城市学校所具有的融资渠道,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又难以缩小农村地区性教育投入的差距。有的研究指出,城乡中小学的师资配置不均衡。农村师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素质亟待提高;城乡优秀师资比例差距较大,农村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农村师资缺乏新鲜血液;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城乡差距较大。此外,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落后。农村学校的校舍及各教学功能室配置不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部分校园在学生迁走后被废弃或挪作他用,而学生迁入后的学校则出现了原有宿舍、教室、教学设备与学生学习、生活不协调的问题;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水平和利用率较低。(3)校际间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同一地区的学校整体水平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学校的差异,城市学校有重点学校、普通学校及薄弱学校。二是农村学校的差异,农村学校有乡(镇)中心学校、普通学校及村学。无论城乡,这三类学校在办学条件(如校舍,图书馆、阅览室、网络中心、视频中心、电教室、学生机房、多媒体教室等)、师资水平、学校管理、生源质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有关分析告诉我们,造成这些不均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经济方面的,如经济差距决定了东西部教育的发展程度;其次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城市中心倾向和政策,加上精英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所以许多地方政府将教育财政和教师人事制度向所谓重点学校倾斜,从而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不均。

三是自我造血能力不够问题。一些西部地区的农村学校、边远山区学校的优质资源短缺,即使得到了其他优质名校的资源辐射和优质教育政策的支持,但由于自身力量薄弱,吸收和转化外援的能力有限,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展成效受到了影响。虽然外援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有时甚至是比较明。

给学校提供哪些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最主要的是师资力量 将知名学校的老师派到普通学 校,将普通学校的老师换到知 名学校,可以每年一轮换,也 可以每三年一大轮换。 给条件比较差的学校多投入资金,改善教学设备等。 逐步实现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 平衡,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 平衡的教育资源。

什么是优质教育资源?

优质教育资源的含义如下:

教育资源是指教育教学过程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总和。优质教育资源则可理解为有领先优势的教育人力资源、丰厚的财力资源和优良的教育质量的综合判断。具体可包括先进的办学理念、必要的硬件设施、优质的学校课程和优良的师资队伍等基本元素。

扩展资料:

教育资源亦称“教育经济条件”。教育过程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即教育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总和。人力资源包括教育者人力资源和受教育者人力资源,即在校生数、班级生数、招生数、毕业生数、行政人员数、教学人员数、教学辅助人员数、工勤人员数和生产人员数等。物力资源包括学校中的固定资产、材料和低值易耗物品。固定资产分为共用固定资产、教学和科学研究用固定资产、其他一般设备固定资产。

构成

教育资源的构成,由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教育资源在具备社会资源的一般性特点外,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自身特点:

公益性

教育资源的公益性是指公众受益的特性。公众受益是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体现。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这是人们对教育的利益属性和价值特征的基本判断,事实上也是人们从利益归属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对教育运行规律的基本概括。维护教育的公益性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国家和政府的责任,是在制定涉及教育的法律法规时,要在保证公正公平的前提下,首先考虑以教育资源的投入使用方式来确保公益性的维护。教育资源的公益性的实现,是教育本质的根本体现,也是教育资源的核心价值所在。

产业性

教育的产业属性是与工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以及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的变化紧密相关的。同时,也应看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结构群体,具有多重性、类别性、动态性和交错性。教育的属性并不是单一的,它既有传统观念的社会公益属性,也具有产业属性,但两者并不对立。教育资源的产业性是教育的物质属性的客观特征。

理想性

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寄希望于未来的事业。教育理念、教育方针和教育价值观念,通常直接体现着现实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教育是一种期待: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期待,社会对人发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对理想的憧憬;或者干脆直接说,教育就是对理想的追求。中国春秋时代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的教育道德修养。战国时代的教育家孟子所推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浩然之气,唐朝教育家韩愈所倡导的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的德育主张,以及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为了教育无私奉献精神,无不闪烁着教育理想的光芒。

继承性

和所有的资源积累一样,教育资源也不是现代人独有的发明创造,是伴随着教育的传承,一代一代继承而来的,也是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许多先行者教育理论思维的结晶。所不同的是,教育资源的继承总是带有鲜明的公共性和崇高的社会理想性色彩。教育资源的继承多以社会化公共产品为载体,以精神文化成果为体现,最终为实现教育自身价值服务。教育资源,是人类精神财富的核心所在。

三大教育资源是什么?

狭义上的教育资源特指教师、教材、学校的设备。

宽泛地说,一切事物都具有成为教育资源的潜质

能够在教育实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各种条件,包括师资、教育机构以及支撑教育活动运行的各种资金投入,甚至包括不易衡量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政策及教育制度。增加教育资源有利于增加一国教育的供给,有利于提高一国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有利于降低家庭和个人获得高质量教育的成本。

增加教育资源的供给,主要通过引导多种投入,增加师资供给和师资水平,促进教育机构的有序竞争和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更多人接受充分且良好教育的限制逐渐体现在思想、观念和政策制度上。

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哪些?

首先,教学资源的概念是很广泛的,我的理解,凡是能发挥教学作用的资源都可称为教学资源,狭义来看,包括各种资料(教案,试题,课件,音频及视频等),学生周围实物也可作为教学资源,如教室,课桌,黑板这些实物,广义来说,教师本人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如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显然能发挥很大的教育功能,还包括各种政策法规等.

第二,这里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各种资料(试题,课件,教案,教学反思等文字或图形资源)

第三,关于新课程.之所以在”教学资源”前加上”新课程”,我是希望这些教学资源至少应体现以下特点:

1.与新课程的开设有关.我们知道,新课程实施后,与原来的课程,不仅在教学理念上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且在教学内容上也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一些选修模块是新加入的,这方面的教学资源更少,所以我希望能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教案,课例,课件,试题等以方便广大教师

2.选择的教学资源的内容应该体现新课程理念.如,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探究,因此,有关探究的案例,探究的问题设计,探究的方法等应该是不错的资源,当然还有其它的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