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边的树》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悬崖边的树》这首诗怎么写

《悬崖边的树》这首诗?

曾卓的《悬崖边的树》是一篇看似平淡却十分清新、独特的佳作。诗人用通俗、简练的几句话却很好地勾勒出一幅奇特的图景:空旷的草原的尽头,一棵树独处悬崖边。似将跌进深谷,又像展翅飞翔。没有任何刻意的渲染,却能让读者眼前清晰呈现出这道奇特的风景。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悬崖边的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用诗句中的语句描绘?

“悬崖边的树”“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这一孤绝的形象首先进入读者的头脑,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广阔的想象。

诗人才能有高尚而鲜明的想象这棵“树”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孤独老人,受尽了各种冤屈和磨砺,而且“似乎即将跃进深谷”了,但他又“像要展翅飞翔”一个腾飞的形象,不是心中满怀憧憬与希翼

悬崖边的树 作者借树的形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悬崖边的树》是现代诗曾卓创作的一首抒情现代诗。此诗的是一篇看似平淡却十分清新、独特的佳作。诗人通过描写一棵独处悬崖边的树,刻画出了一代人被扭曲的生活形态仍意欲飞翔的人格精神,表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执着的理想追求,亦向人们表达了一种与命运抗争的生命主题。

此诗似用语通俗、简练,节奏缓而不慢,调子低而不沉,写景写情俱平淡,但是读起来十分清新自然,能悟出一些生命的真谛。

《悬崖边的树》一诗问题?

1.自由诗

2.唱 强 状 翔 ang

3. 诗的风骨 思的锋芒

——读曾卓的《悬崖边的树》

李小波

曾卓十七岁开始写诗,抗战时期是活跃在诗坛上的“七月派”诗人之一。解放前出版了诗集《门》和长诗《母亲》,真实地记录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知识青年追求光明的艰辛历程。他1955年因“胡风事件”的株连被迫搁笔,在新时期终于又恢复了政治生命,重新拿了诗笔为新时代歌唱。1981年出版的诗集《悬崖边的树》就以其能真挚地展露自己的情感和灵魂世界而产生巨大影响。读这些毫不矫情的诗章,我们能感受到一个战士被集体抛弃后的孤独、痛苦,以及重新获得接纳后的喜悦与激动。使我们能想见到在他的情感世界与哲思领域中激起的点滴浪花。

感情真挚,形象鲜明是曾卓诗的主要特点。其代表作《悬崖边的树》就借一棵“即将倾跌进深谷的树”来托物寄兴,塑造了一位遭狂风袭击,临近悬崖而顽强生活着的不屈的战士形象。这棵悬崖边的树尽管被“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吹到了“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的身体也弯曲成了“风的形状”,孤寂而痛苦,但它却仍像是“要展翅飞翔”……很显然,这棵树是无数冤屈的革命者形象的象征。曾经有过的荒诞岁月和咄咄怪事在诗人心灵上留下了太深重的印记,于是诗人便以浓烈的历史感和时代感融于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唱出了这首辛酸而又深沉的歌。

诗歌其实是诗人心灵的再现,是诗人魂魄的显像,从这个角度来说,《悬崖边的树》也表明了诗人曾卓正直而不屈的风骨,他守住了自己作为思者、诗人的操守,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操守对诗人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守护好心灵的净土诗人才能创作出高洁的诗歌。然而有好多诗人失去或畸形了这种操守,把放浪形骸或游戏缪斯当作了一种时髦,至使圣洁的诗歌创作日益世俗与肤浅。正因如此,重提老诗人们的风骨与人格显得更为必要了。

“悬崖边的树”“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这一孤绝的形象首先进入读者的头脑,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广阔的想象。正橡老诗人艾青所言“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艾青谈诗》),而只有具备了正直的人格与很高的艺术修养,诗人才能有高尚而鲜明的想象。这棵“树”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孤独老人,受尽了各种冤屈和磨砺,而且“似乎即将跃进深谷”了,但他又“像要展翅飞翔”。一个腾飞的形象,不是心中满怀憧憬与希翼,对前途忠贞而信任的人,是怎么也不会想象得到的。这就像著名诗评家赵国泰所言的涉及到一个“诗人的道德形象”的问题。这种“道德”要求诗人的精神要朝至真、至善、至美的生命境界超升。

许多优秀的诗人。就是以自己独特的道德形象知著于世的,像艾青的“火把”形象,公刘的“骆驼”形象,而曾卓先生的道德形象则是这样一个悬崖边的树一样倔强的“老水手”。正像赵国泰老师在一篇短文中对曾老的评价一样,“人生之阶,曾以巨齿啃噬过他的缪斯心迹,但他道义在胸,鼓棹于川,直面社会人生,以目尽天涯的襟抱,以带有自身体温的声音,呼唤煌煌高岸的理想。”曾老引“树”为道德形象,这就意味着其在身心各方面遭受巨大的打击之后。不会沉沦,不会妥协,仍要以火热的心灵去直面人生,去直面历史,去追求光明和未来。让后来者有“前车之鉴”,也为他们指出前进的方向。这就是诗人傲岸风骨的力量之所在。

在《悬崖边的树》这首诗中,“树”只是一个切入点,在它身上融入了诗人丰盈的生活感受,以物寓人,借物起兴,给人以深广的联想与领悟。在这方面,曾卓先生也表现了一个思者的锋芒。使人们能从具象的诗句中看出使人警醒,启人睿智的思想。读这首诗,使我们有一种深切的认识,那便是在诗与思之间并没有截然的鸿沟,可以通过诗的形象性来发掘出隐于其中的哲思。那种把诗情与理性看成绝对的对立物的观点,只能导致诗歌内容的表层化和思想的浅薄。

那棵“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的悬崖边的树不仅是无辜遭难的革命者的身影,更是诗人曾卓孤傲而火热的品格与风骨的图像。正是有了这种精神风貌,曾老才能经受风雨,写出一首又一首像《悬崖边的树》这样格调清新,富于哲理的诗歌。

悬崖边的树译文?

悬崖边的树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象是要展翅飞翔……

这首诗的作者曾卓是40年代“七月诗派”的作家。1955年被“奇异的风”剥夺了歌唱的权利。此后20多年,诗人历尽坎坷,直到1979年才又回到了文艺行列。漫长的艰苦岁月并没有使曾卓彻底扔掉手中的笔。《悬崖上的树》就诞生在一间单人“牛棚”里,它既是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又反映了一个无辜罹祸者奋力抗争的心路历程。

如果用中国传统的诗歌美学来观照这首诗,就会发现诗中“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是这首诗的灵魂,或曰“诗眼”。

一棵树,一棵原本可以扎根沃野,枝繁叶茂的树,突然被“奇异的风”吹到了“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在“奇异的风”的挟持下,跌入深谷,从此消失似乎是不公平的命运的自然延续。但是,在这决定自己生死命运的紧要关头,树自己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在毁灭的边缘,除了奋力抗争没有别的选择。“倔强”意味着生命的顽强,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紧紧抓住属于自己的,哪怕是寸土,深深地扎下根来,毫不气馁地与命运抗争……

我们不知道,树是怎样度过最初的那些较为困难的岁月的,也很难想象它作出了怎样艰苦卓绝的努力。第二节,树,已经傲然挺立了。

但是,在高高的悬崖上,树过着离群索居与世隔绝的日子。“远处森林的喧哗”“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对它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欢乐与幸福。或许,树失去的还有更高远的理想和抱负,但是此刻,生命的意义已不再是怎样才能坚持完成这样一个艰难而又充满深刻痛苦的过程。因为日复一日的孤独滋生出来的无边寂寞,不仅可以吞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更可以使人失去所有的乐趣甚至包括求生的欲望。更何况恣肆暴虐的风从未放弃过对树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颓废与屈服并不是孤独寂寞和打击的必然结果。因为,树毕竟是树,靠了自己的“倔强”,或者说靠了源自生命深处的顽强、靠了对生命的热爱,悬崖上兀立的树一天天坚持着。这情景极易使人联想起郑燮的绝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奇异的风”可以改变树的身躯,使它由挺拔俊秀变得弯曲倾斜,终无法征服不屈的灵魂:“它似乎即将跃进深谷里/却又象是要展翅飞翔。”——只要一息尚存就绝不放弃希望的权力,就一定要为之付出全部的努力。这种“倔强”可以说是树的精神的象征,正是它使生命在死亡的边缘扎下根来,并出现了奇迹。

“一个人的诗的道路反映着他的生活道路,反映着他人格的成长。”曾卓在《从诗想起……》一文中说:“二十年来,正是我能够做一点事的时候,却在一种深深寂寞的心情中荒废了。但内心还激荡着青年时代的回声。”“既使是长期痛苦的煎熬,它终于没有能将我焚毁,而成熟了的痛苦的果实就是力量……。”

回顾新中国几十年的历史,从风风雨雨中走过来的人们或许可以从这首诗中或多或少地发现自己的心路历程;而身陷逆境, 自强不息地“倔强”的奋斗精神,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悬崖边的树赏析?

这是树的形象,也是人的形象——眷恋着乡土、经历着苦难又怀着坚定信念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

诗一开始就使人触目惊心:一股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临近深谷的悬崖上。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这种“奇异的风”将多少人吹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吹到了人生的边缘。生或者死——这个折磨过哈姆莱特的老问题,又重新被提到许多人面前,谁不知道在悬崖边,生与死只不过是一步之差!

对于一棵树或是一个人来说,完全有可能被“奇异的风”吞没或毁灭,然而信念和理想却是不可夺去的,对真理的追求也是无法遏止的。诗的结尾两句同样是令人惊心动魄的:“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曾卓的诗,一向以思想敏锐、文笔潇洒、形象鲜明见称。这首诗保持了这些特色,还增添了那个特定的时代所给予人也给予诗的沉重又沉痛之感。虽然那一页历史已成为过去,但诗人所塑造的悬崖边的树的形象,却是令人难忘的。

悬崖边的树在这首诗中,树具有什么象征意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棵树被吹落到悬崖边的命运,说明树的处境险恶,突出树的孤独、寂寞和倔强的性格。用象征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不屈从于命运的抗争者的形象。对像“树”这样具有抗争精神的人应给予肯定和积极评价,树立积极向上、勇于克服困难的观念。  曾卓,原名曾庆冠。笔名还有柳红、马莱、阿文、方宁、方萌、林薇等。原籍湖北黄陂,生于湖北武汉。1936年加入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沦陷前夕流亡到重庆继续求学,并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加入全国文协,组织诗垦地社,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刊》。1943年入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习。1944至1945年从事《诗文学》编辑工作。1947年毕业后回武汉为《大刚报》主编副刊。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任《长江日报》副社长,当选武汉市文联、文协副主席。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