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的墙含义?
有本书叫《拆掉思维里的墙》, 作者古典把影响人们的固定思维,称为“思维里的墙”,认为这些墙,阻碍了我们的发展与成长。
下面就拿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来和大家讨论。
第一堵墙:年轻人一定要买房吗?
前段时间有个热播剧《三十而已》,女主之一王漫妮,是个小县城里出来的姑娘,她在上海打拼了8年,成为一家奢侈品店的副店长。
王漫妮最大的梦想,是在上海有个自己的房子,在大城市扎根。
可在战胜重重困难,终于有了能力,她却决定出国留学。
她说:世界这么大,为什么要为了一个房子,把自己困在上海呢?
有着类似想法的,还有韩寒和高晓松。
高晓松说:我没有买房,却走遍了全世界;韩寒说:年轻时,有个在北京二环买房的机会,可我用这笔钱买了赛车发动机。
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当年韩寒买了房,5年后卖了,赚的钱足够买下最好的赛车发动机,剩下的钱还能买套五环的房。
这算法没问题,只除了一点:梦想等得及吗?
延伸阅读
思维的墙是什么?
思维里的墙指的是你思维里面长期固化积累起来的观念壁垒或者思维惯性,一个信息进入头脑后,会被这种思维墙自然地反射,直接影响了你对信息的认同或者采纳,进而影响你的判断、决策和行为方式。
思维墙长期会决定一个人的性格特质。在此列举一些常见的思维墙:
1、过度依靠工具,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大脑来分析和判断。一遇到数字计算就想要用计算软件,不打开计算软件就根本不会计算,哪怕是一个两位数的加减法;遇到复杂问题也是首先反应用什么先进工具来思考,工具不到位,就拖延思考时间。
2、习惯于对事情做细节延展,忍不住想到各种细枝末节,而对于“存在的合理性”这样的高层次的问题却弱于思考。
3、对于一个任务的探讨,总是在想如何执行,而不是它的意义;一个信息过来,本能反应是用什么流程和方式来处理,而不是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些事,价值在哪里。
4、习惯于首先怀疑目标的合理性,而不是坚定地认准目标去准备条件达成。
5、总是用自己现状的能力、技能、资源、知识来判断事情的难度,对不会的东西会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很少会思考如何创造条件来完成这件有难度的事情。
6、总是先做能做的简单的事情而不是先做难做的重要的事情,导致自己的精力被一堆小事情耗尽,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做难做的事情,主次不分。而且导致拖延的结果。
7、总是思考自己能不能做好被安排做的事情,不会去思考为什么会让我来完成这件事情,起因和动机是什么,我能做或者不能做,我的责任边界和能力边界在什么地方。
8、对于事情了解的深度似是而非,对于什么是关键信息把握不准,总是用主观方式脑补很多前因后果,弱于直接发问获得直接信息。
9、不相信别人口头表达的观点,总想着可以改变别人的观念和判断,总是脑补别人的语境和改变的可能性。最后发现大多数时候做了无用功。
10、老是追求别人的价值认同,受点委屈就为自己鸣不平,总是追求公平和价值平等,内心老纠结,时常就会产生自怨自艾的情绪。
11、本能性地否定和反驳别人提出的新想法,过快地评价别人想法中的不足,而不是反过来思考哪些可以为自己所用。
推倒思维的墙读后感?
最近在开始看一本书,书名是《推倒思维里的墙》,一个只有几面之缘的朋友推荐的。目前我刚好看完整个书籍的第一章: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隶,就忍不住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
其中列举的故事:巴菲特结婚前,让苏珊自己决定怎么支配他们的积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购房,另一个是创业。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买房子,这样做显得更稳妥。因为创业的风险很高,有太多的不可预见性。
而我也跟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前者,所以现在的生活和大多数房奴一样悲惨。当我们在面临培训学习、人际交流、跳槽等机遇的问题往往力不从心。导致我们的个人能力、关系圈、升迁机会等远不及他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创业者都像股神巴菲特一样是成功的。但是购房作为一种稳妥了方式,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为什么要分享拆掉思维的墙,对于大学生而言,有什么好处?
一种思维一种人生。
你说它能影响你,就能影响你。
你说它不能影响你,就不能影响你。
这便是思维,这便是一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