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毛笔书法作品?
怎样赏析书法呢?主要是先看其章法,就是那种大感觉,(就以草书为例)一映入眼帘,但觉:
蛟龙闹海势,凤舞碧云天。线条劲健,左盘又旋。疾如风雨骤至,轻似游丝拂面。润似春雨沾花,枯如老藤挂月。气势磅礴,若钱江潮涌;摄人心魄,似万马奔腾。
看到此处,你会拍案叫绝,甚至手舞足蹈,这叫艺术感染,那绝对是一幅佳作。
反之,如果线条绵软无力,像春蚓秋蛇。没有疏密,毫无变化,形象刻板,用笔僵滞。字形未得,况复神采,必然味同嚼蜡,不复观者。
毛笔书法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40字毛笔书法作品?
汉武帝刘彻【天马歌】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陈琳(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宴会诗】 凯风飘阴云,白日扬素晖。良友扫我游,高会宴中闱。玄鹤浮清泉,绮树焕青蕤。 崔駰【安封侯诗】 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被兕甲兮跨良马,挥长戟兮彀强弩。 孔融 坐上客恒满。樽中饮不空 繁钦【赠梅公明诗】 瞻我北园。有条者桑。遘此春景。既茂且长。氤氲吐叶。柔润有光。黄条蔓衍。青鸟来翔。日月其迈。时不可忘。公子瞻旃。勋名乃彰。 繁钦【生茨诗】 有茨生兰圃。布叶医芙蕖。
有哪些字体比较大气的毛笔字?
首先”大气”二字很虚,各人因个人喜好,理解会有不同的诠释。一般人的认识是,不俗气,无媚气的字都可赞为大气。但因为搁置在什么地方更适合哪种风格是有讲究的。比如大的庙宇殿堂,清秀的字搁上面是不适合的,雄浑粗壮的字才好。像启功先生的字书写”大雄宝殿”就远不如集颜真卿字适合。反之,若淑女闺房挂一”气清思竹”,取启师笔意书出则好于颜体。又比如”少儿书室”四字用弘一大师字体书写也必然不妥。中华书法文化已变体流传几千年,书法家数以千计,凡保存较好的都是历代出类拔粹的,都可称”大气”。切不可因今天某书家的走红而忽视了其他书体,正如秋天菊花盛开而专情于菊而忽视了桃花牡丹的美。我个人崇尚碑体,尤喜黑女墓志,但暇时也会品品蘭亭序,怀素自叙,多看,才能提高鉴赏水平。毕竟无论何家书体,它们都是有共通的一面,因为它们都是”字”。
古代三大名家书法作品欣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在《王羲之集》中,有一则《临川帖》:“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问示之。”表达了对临川的牵挂情怀。他在临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墨池”精神,一直鼓舞着临川学子。 .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 王羲之书法作品(11张) 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兰亭序(20张) 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
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
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的行书有如行云流水,其中又以兰亭叙为最极品;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右军宦游山阴,与孙统承、谢安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修袚褉之礼。饮酒赋诗,由他以特选的鼠须笔和蚕茧纸,乘兴而书写了一篇序,记序盛会,共三百二十四字,其中二十个「之」字名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此帖下笔有如神助,有「遒媚劲健,绝代 所无」之誉,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王献之书法作品欣赏
王献之,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死时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他一生的艺术不守旧,而是与父不同,且字身喜带长形,这就是他的成就、也是有别于他的父亲。 他家学渊源、学习勤奋是不可少的。其诗文书法、为东晋后起之秀、他的成功实在是不偶然。 他的发展有他的辉煌!他写的草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他的父亲父子称二王。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碧玉版原拓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
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 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
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颜真卿一生书写碑石极多,流传至今的有:
《多宝塔碑》,结构端庄整密,秀媚多姿;
《东方朔画赞碑》,风格清远雄浑;
《谒金天王神祠题记》,比较端庄遒劲;
《臧怀恪碑》,雄伟健劲;
《郭家庙碑》雍容朗畅;
《麻姑仙坛记》,浑厚庄严,结构精悍,而饶有韵味;
《大唐中兴颂》,是摩崖刻石,为颜真卿最大的楷书,书法方正平稳,不露筋骨;
《宋暻碑》,又名《宋广平碑》,书法开阔雄浑;《八关斋报德记》,气象森严;
《元结碑》,雄健深厚;《干禄字书》,持重舒和;
《李玄静碑》,书法遒劲,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
《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
传世墨迹有《争座位贴》《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禇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
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
传世颜真卿的作品比较多,著名的墨迹,楷书有《竹山堂联句诗帖》、《告身帖》;行草书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湖州帖》等。其中除《祭侄文稿》为公认的真迹外,其余的作品真伪尚有不同的意见。但都是流传有绪的墨迹。
颜真卿一生书写的碑刻极多,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结构端庄精密,秀美多姿《东方朔画赞碑》,风格清远雄浑;《勤礼碑》,雄迈清整。另外,还有《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元结碑》等。
他的书法刻帖也很多,历代汇集的中帖一般都会有他的作品,单帖有《争座位帖》《奉使帖》等。《祭侄季明文稿》,行草墨迹,纵 28.2厘米,横72.3厘米, 25行,共230字。此帖本是稿本,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反成为颜氏不可多得的佳作。
他用笔苍率,不着意而有自然生动之妙。所以此帖神彩飞动,姿态横出,笔势雄伟,超神入圣,誉为颜书行草第一。元鲜于枢曾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