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如何(印度和巴基斯坦有什么矛盾)

网友提问: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是怎么成为宿敌的?

优质回答:

就两国关系而言,印巴矛盾历史渊源不长。因为1947年才有这俩个国家出现。而在那之前,英属印度的控制范围相当大,整个次大陆几乎都在其治下。

回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女王荣光已经失去了对于印度的有效控制。至于印度独立前的斗争,不细说了。但是在斗争过程中,有两只最为主要的力量。一个是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倡导者,甘地影响下的国大党(甘地并非政治领袖,时任国大党的主席是尼赫鲁);另外一只就是穆斯林民族联盟,在真纳的率领下。1945年,新工党上台,克莱门特指认蒙巴顿为总督,决定于1947年8月15日完成权力交接。才有了后来一系列的谈判,也就是如何建国。 甘地自己也说,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说服他的朋友真纳。按照宗教来划分国家确实是蒙巴顿实施的,但是这当中其实混杂着党派斗争和权力的漩涡。

“按照宗教”来划分,这本身就是产生矛盾的源头。所以有印度人也曾经批评甘地,说如果英国多统治两年,也许印巴问题不会存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由来已久,从九世纪穆斯林进入印度开始,围绕信仰的思想冲突和暴力冲突不断。这是积怨已久的一次大爆发。于是,在建国的那一天。东西巴基斯坦和印度漫长的边境线上是大量难民分别向属于自己宗教的一国涌去。在首都德里,开国总理尼赫鲁也不得不在开国第一天走向街头劝戒人民停止暴力攻击。宗教冲突,是最根本的由来。往后的发展,就混杂着政治等许多因素了。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有人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仇恨归咎于宗教间的冲突,只能说他是自己蠢。这种矛盾是民族国家中,“谋求纯净化”导致仇恨最典型的例子。

今天我们就从这个视角分析一下,次大陆板块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在印度次大陆谋求民族独立的运动中,三位最有影响力的领袖,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巴基斯坦国父)、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印度国父)、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开国总理),本来是一个战壕中的战友。

虽然三位领袖的背景千差万别,真纳是穆斯林的精英阶层、甘地代表着印度教最底层的人民、尼赫鲁则是印度教的富裕阶层。但至少在谋求民族独立这一大命题下,三位的目标是一致的。

真纳和甘地

因此,少在独立运动初期,三位都是比较纯粹的民族主义者,而不是种族主义者(这两点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

尤其是真纳,早期曾是印度国大党的重要成员之一,虽然在1913年受邀加入了“全印穆斯林联盟”(简称穆盟)。但在加入之初,便表示“对穆盟和穆斯林的利益的忠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妨碍他忠于民族的利益。”

由此可见,他对于全民族利益的考量是置于穆斯林种族利益之上的。对于真纳的立场,国大党领袖们曾多次表示赞赏,尼赫鲁曾称赞真纳“不像大多数穆斯林,……而和我们一样,是真正的民族主义者。他为他的种族指明通往印——穆团结的道路。”

尼赫鲁和甘地

公允的说,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对独立共同的诉求,催生了印度这个国家。

但两个群体,在利益诉求上的巨大差异是有目共睹的,英国政府也是政治取向上有意制造摩擦。

当末代印度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抛出他的“印巴分治”方案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已经不存在能够和平公共处的机会了。

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印度人民根据自己的宗教信仰,分别成立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构成;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加入印巴任何一个自治领。

用信仰区分人群本就是一条毒计,必然会造成印度族群之间的撕裂。但更可怕的是从宣布到开始实施,蒙巴顿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根本没有给国大党和穆盟留下仔细协商的时间。

路易斯·蒙巴顿

最可笑是划分印巴边境的人,居然是一个毫无经验的伦敦律师西里尔·雷德克里夫。

这哥们坐在总督府的办公室里,在事先没有跟任何印度人协商的前提下,找了一份非常模糊地图,就割裂整个印度人民的命运。

什么国大党、穆盟、甘地、真纳、尼赫鲁,你们这些印度人都没权利发表意见,在地图上划线这么重要的事儿,只有英国老爷说了算。

这份直到独立当天才公布国境线造成了巨大的混乱,英属印度东部的孟加拉地区被分成东西两块,西部被印度占据,东部变成了东巴基斯坦,并再次分裂成独立的孟加拉国。

西部的旁遮普地区分为旁遮普省和旁遮普邦(之后又分为哈里亚纳邦、喜马偕尔邦和昌迪加尔)分别纳入了印巴两国的版图。

克什米尔则成了悬而未决的土地,成了印巴两国的火药桶,这道伤口直到今天还在不断流血。

这份草率而成的分割方案公布后,引发了灾难性的后果。

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的印度人民,迅速被撕裂成了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以及主体教民和异端。

就像我们最开始说到的,一旦种族主义被煽动起来,追求种族纯粹化变成了所有人心中的恶魔。谁都本能的不愿意和异族生活在一起,即便彼此可能已经在一起生活无数年、无数辈。

短短几个月里,无数人被迫背井离乡逃走,居住在印度教徒地区的伊斯兰教徒逃亡伊斯兰教徒地区,与之相反,伊斯兰教地区的的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逃往印度教徒地区,其中不少都是曾经和睦的邻居逼着迁移而沦为难民。

现在可能永远无法统计出,英国人导演的灾难造成了多少家破人亡。在两教间无以计数的冲突和暴动、屠杀以及报复中,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计,在旁遮普地区也有,至少一千二百万人无家可归,50到100万人被杀。

最可怕的是,两国、两教的人民都认为自己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并从此结下了血海深仇。以至于,在冲突中呼吁民众保持和平的甘地,都被极端的印度教徒刺杀。

这就是挑动种族对立,谋求民族“纯净化”的恶果,当这朵血腥妖艳的恶之花在印度盛开时,即便是深沐平和安宁宗教理念的印度人都瞬间化身迫害对方的恶魔。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警醒吗?

其实,除了印巴两国的例子以外,欧洲的波兰、南斯拉夫也发生过类似的例子,追求民族国家“纯粹化”的结果,必然是种族之间的仇杀和报复。

要是点了赞,发现没怀孕,再来个关注呗!嘿嘿嘿!

其他网友回答

把印巴关系长期紧张归咎于英国殖民者的分而治之政策,甚至认为印巴分治是英国人的蓄意图谋是很容易的,但容易得出的结论和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往往不是一个概念。

就历史进程的长期趋势而言,英国人并不是印度次大陆上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矛盾的制造者,只是利用者,充其量也不过是加剧者。不能把英国人到来之前的印度次大陆想象为和中国类似的文化和政治共同体。如果不是因为印度次大陆两大文明的激烈矛盾,英国人绝不可能如此轻易地征服印度。

早在莫卧尔人穿越兴都库什山进入次大陆建立帝国之初,南亚不同宗教之间的矛盾就是制约次大陆政治和文化整合的核心障碍。虽然也有如阿克巴大帝这样的统治者试图解决这个难题,但多数莫卧尔帝国的皇帝对此毫无贡献。这是长期根源。

就印巴分治的具体过程而言,最激烈主张分治是巴基斯坦的领导人真纳,和真纳顶牛寸步不让的是印度的领导人尼赫鲁,英国人反而希望让印度作为一个整体独立。而在分治过程中的大屠杀,也不是英国人造成的。

归根结底,印巴矛盾是他们自己互相憎恨造成的,而他们之间的互相憎恨,双方在历史上都有很多理由支撑。

其他网友回答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历史上原本属于同一个国家,都是英国控制下的殖民地,与中国、伊朗、缅甸、阿富汗等国家相邻,处于亚洲的南部。可是,为什么他们最后却成为互相仇视的两个国家了呢?

(印度和巴基斯坦区域图)

造成印度和巴基斯坦长期冲突不断和互相仇视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三点:宗教冲突、印巴分治和克什米尔归属问题。

一、宗教冲突。

古代印度曾是佛教的发源地,是佛教徒大一统的天下。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出现远赴印度地区求取佛经的事件。到了公元7世纪初期,随着伊斯兰教在阿拉伯世界的盛行和对印度的渗透,印度佛教日渐萎靡,大部分原属佛教的地区,被伊斯兰教侵吞蚕食,转而成为了穆斯林的地盘。

但佛教毕竟在印度大地上树大根深,没有被扼杀殆尽,转变成了印度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博弈,持续了很长时间。到13世纪左右,整个印度就几乎被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所控制。到了16世纪,印度建立了强大的以穆斯林为主导的莫卧尔帝国,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还能和平相处,相安无事。

可是这样的平衡,随着英国殖民者的入侵而被打破,18世纪中叶,英国觊觎莫卧尔帝国的广袤国土和丰富资源,悍然入侵印度,意欲将印度变成了自己最大的殖民地。到1858年,莫卧尔帝国消亡,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此时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为了共同抵御英国的殖民统治,暂时放弃了仇恨,联手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斗争。但各自也在心底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1885年,印度教成立了国大党,甘地后来成为了国大党的英雄。1906年,穆斯林也针锋相对地组建了穆斯林联盟,后来推选真纳为主席。

其后,两党便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宗教展开了角逐,也为后来的“印巴分治”埋下了祸根。

(消亡的莫卧尔帝国)

二、印巴分治。

随着二战的爆发,英国已经无暇他顾,无力再对印度实施有效的殖民统治。在二战结束后,英国将印度自治提上了议事日程,派出内阁使团和印度各党派商讨自制方案。

对于英国最初提出的联邦自治,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均无异议。但仅仅1天后,国大党出尔反尔,要求重新制定方案。这时的穆斯林联盟,借机提出独立建立穆斯林国家的想法。

1946年8月16日,数千名穆斯林在加尔各答市区举行集会,支持建立穆斯林国家,和印度教徒产生大规模冲突。直接造成超过5000人死亡,双方之间的仇恨进一步深化。

面对混乱的局面,英国只好匆忙地组建临时政府,以维持印度的秩序,缓解两个宗教之间水火不容之势。但英国人心知肚明,联邦自治方案已经流产,印度分治已成定局。

临时政府维持到了1947年,英国为了尽快从印度抽身,派出蒙巴顿接管印度,筹备印巴自治方案。6月,“蒙巴顿方案”出炉,印度被分成了以穆斯林为主的东、西巴基斯坦国,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联邦,以及其余的王公土邦。由此,印巴分治成为既定事实。

但这个分治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土邦的归属。虽然在方案中明确规定,各土邦可自行选择加入巴基斯坦或印度联邦,但克什米尔地区一直没有明确归属,这为今后的印巴冲突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克什米尔王公)

三、克什米尔冲突。

克什米尔地处南亚次大陆西北,面积约为20万平方公里,人口有近500万,和多个国家毗邻,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在印度独立后,占人口多数的穆斯林,希望加入巴基斯坦,但恰好克什米尔王公是印度教徒,希望加入印度联邦。

在1947年10月,克什米尔宣布归属印度联邦后,就爆发了为争夺克什米尔的第一次印巴战争。其后又陆续于1965年和1971年爆发了两次大规模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印度实际控制了克什米尔大部分地区,巴基斯坦只得到不足1/3。

同时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由于印度公开支持东巴基斯坦独立,导致东巴基斯坦脱离,建立了孟加拉国。

虽然印巴至今冲突不断,但两国都是拥核国家,谁也不敢小觑对方,两国就在这样的不断冲突中,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参考资料:《印巴关系与克什米尔问题》)

其他网友回答

现在我们都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死敌,两个国家长期互怼。可是历史上印度和巴基斯坦本来是一家人,后来为何又分家呢?这说来就话长了,且看我慢慢分析来。

历史上的印度,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文明古国、大国。在印度末代王朝莫卧尔王朝时期,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都还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承如印巴分治后世人看待这件事一样,印度与巴基斯坦走向分裂到后面关系交恶,是成也宗教,败也宗教。宗教问题,正是导致印巴最后不欢而散各自分家的最大问题。

在没有分治前的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共生互存的国家。彼时的印度,最大的两大宗教流派便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印度自莫卧儿王朝灭亡后,便长期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一直到1885年,在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下,印度人才成立了自己的第一个政党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14年后的1906年又成立了以穆斯林为主的“全印度穆斯林联盟”,但是两党之间因为宗教问题和政治理念不同,关系向来不太融洽,1920年,印度穆斯林领袖真纳决定脱离国大党,并于1931年通过穆斯林省份各省首字母组成了单词“巴基斯坦”作为穆斯林地区的统一称呼。彼时的巴基斯坦,包括了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巴基斯坦这个新名称的横空出世,无疑让印度的统一稳定埋下了不稳定因素。而事实上在印度民间,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关系向来就很微妙,因为宗教理念的不同,流血冲突常有发生。1942年,英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远在东方的印度殖民地的统治也是摇摇欲坠。1946年,英国派出内阁使团与印度各党派商讨印度自治问题。但国大党对自治方案并不满意,单方面撕毁协议要求重新谈判,致使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之间难得的一次统一联盟破裂。此后穆斯林联盟宣布退出建立一个独立统一印度的计划,转而寻求建立一个新的穆斯林国家。这一次的内部分裂,引发了印巴分治期间的第一场大屠杀,8月16日,两派在加尔各答发生相互残杀,上千人因此丧命。印度局势已经无法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走向分裂已成大势,穆斯林与印度教、锡克教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已经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大印度国家。最终在末代印度总督蒙巴顿的主导下,印度被一分为二。以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于1947年8月14日宣布独立(东巴与西巴领土不相连),以印度教徒、锡克教徒为主的印度则于1947年8月15日宣布独立。印度至此走向了分裂,这就是当时轰动国际社会的“印巴分治”。

可是,印巴虽然分治了,但矛盾依然没有消除。除了最大的宗教矛盾问题,印巴分治还留下了诸多的后遗症。其中,查谟-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还引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两国在之后还爆发过多次印巴战争,都跟克什米尔问题有关,两国至今还在克什米尔各自屯有重兵,随时都会开打。印度还利用各种手段,促使与西巴基斯坦不相连的东巴基斯坦单方面宣布独立,1971年,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共和国,这就更加重了印巴之间的仇恨感。

从目前来看,因为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印巴两国之间还很难做到冰释前嫌。两国关系依然很紧张,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做不成朋友就只能做敌人了。套用一句古诗来形容两国之间解不开离不断的关系应该再恰当不过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