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红楼梦》里为什么不写史湘云的容貌?
优质回答:
《红楼梦》中每个人物出现,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有着独立的人格和特点,这也是《红楼梦》作者伟大的地方。每个人说话的内容不一样,能让读者一眼看出这句话只能让这个人这样说,换一个人就不可以。所以,即便作者在多数的人物刻画上,虽然没有容貌描写,也是活生生的一个人。比如贾琏的小厮兴儿,对着尤二姐说王熙凤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没有笔墨描写兴儿的外貌,我们也能从兴儿对尤二姐的汇报中,想到他的神情。
这与史湘云不同,对于史湘云作者没有描写外貌,是作者有意识的。
在第五回《开生面梦游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贾宝玉在梦中到“太虚幻境”,看到“正册,”作者第一个写的是林黛玉和薛宝钗,第四个就是史湘云,画着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看到这里,读者不由地为史湘云的自由失去父母的悲凉命运感到痛心。尤其是暗示史湘云命运的曲子,脂砚斋在史湘云的【第六支:乐中悲】批注:意真情切,过来人见之,不免失声。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教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史湘云的豁达开朗的性格几句话就勾勒出来了。作者在判词中描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等,却是一笔带过,是文中人物安排不重复,各有各的技巧。
直到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史湘云才正式出场:
且说宝玉正和宝钗顽笑,忽见人说:“史大姑娘来了!”宝玉听了,抬身就走。只见史湘云大笑大说的,见他两个来,忙问好斯见。
然后是林黛玉和宝玉因为薛宝钗闹别扭,贾宝玉对林黛玉好意相劝。
文中写到:二人正说着,只见史湘云走来,笑道:“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以理儿”这种直言直语的脾气,薛宝钗绝对不会这样坦率,林黛玉也不会如此开朗。寥寥数语,史湘云的形象,已经刻画在读者的心里。开朗,大方,直言不讳,爱说爱笑,虽然自小父母双亡,寄存在叔叔婶婶家中,不像林黛玉时常感叹“寄人篱下”。这就是史湘云。
对于史湘云的人物刻画,最经典的有两处,其一是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史湘云在回答酒令时,边回答边吃鸭脑子,然后用筷子举着说道,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也不怕丫头们生气,这种好不顾及的性格,只有史湘云独有。史湘云喝醉后,醉眠在芍药花下,成为《红楼梦》中经典美丽的画面:
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里的扇子在地上,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
文中对史湘云的刻画,不论是“醉卧芍药裀”还是“割腥啖膻烤鹿肉”以及饮酒抢做诗,还是打扮成小子的样子,都体现了史湘云性格豪爽、豁达的一面。这样的人格魅力,即便没有具体的容貌描写,已经在观众心中立体、丰满起来。与林黛玉的凄美哀怨,薛宝钗的趁着内敛有着鲜明的对比。
仔细阅读《红楼梦》中的这些女孩子,虽然一个个美丽如仙女似的,作者还是有意识的写出她们的另一面,像林黛玉太瘦,薛宝钗微胖,鸳鸯几点雀斑。她们是生活在世间的真实的好生生的真实的人。
记得也有人说过一种观点,就是史湘云是作者在生活中真实的人,也许人不够太美,所以不刻意描写出来,只把她真实的性格描画出来了。不管怎么说,史湘云虽然在文中没有具体的容貌描写,在我们读者心中,已经是生动活泼率性的美丽女子。
其他网友回答
虽然没写湘云的容貌,但我们读者的心里早有了一个美丽高挑,开朗,性情纯真的史大姑娘。《红楼梦》有许多不写之写,这正是作者的用笔之法。如果每个金钗出场的话,都在容貌上下一番功夫,那也太格式化了哈吧?比如元春出场,只写排场就够了,难道我们还怀疑她的容颜吗?她的地位已经决定她的容貌了。有些金钗都是从别人的话语里带出长相的,比如香菱,只写了美人痣,她的美丽是从贾琏的评论里带出的“那薛大傻子真辱没了她!”,还有和黛玉比美的薛宝钗,那容貌是一定要写的,但她出场只用了“容貌美丽”四个字,与林黛玉的大写特写相比,未免简单——怎么和黛玉竟争呢?但后来一层一层的写,好像绘画的着色法,慢慢出彩。湘云和黛玉联诗,湘云的“寒溏渡鹤影”,黛玉的“冷月葬诗(花)魂”就非常形象的描绘出了两个人的结局——湘云如美丽的白鹤,修长美丽,但孤单的在水塘边走过,黛玉这个“诗魂花魂”死于冷清的月夜。觉得八七版本的电视剧,湘云的结局可能就是以此诗为根据改编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