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什么(怎么知道别人心里想的什么)

网友提问:

如何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什么?

优质回答:

我想这个问题其实是对心理学一个很大的误区。

01

以前我在上本科的时候,逢年过节回到家里,家里的亲朋好友问我最多就是:“你这个学心理学的,你现在知道我在想什么吗?”我答到:“不晓得。”这时候他们往往半开玩笑的说:“学心理学还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说明你学的不到位呀”我只好一遍又一遍的解释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研究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很多关于读心术的电影、书籍甚至一些魔术中所展示的“读心术”,多半是夸张或者是用了一些小把戏的结果,往往给观众、读者一个误区,认为读心术是心理学的必修课。

事实上,我们的想法无时无刻不再变化,我在上一秒脑海里想一个西瓜,下一秒就可能想明天做什么。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一天大概产生6万个想法,平均下来1.5秒就会产生一个想法,很多想法都是转瞬即逝,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捕捉不到更别说别人了。

那么我们岂不是对心理一无所知?

不是这样的,尽管我们的思绪千变万化,但是很多心理现象都是符合一定规律的。不管是系统的学习心理学也好还是自己只是看一些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我们都可以或多或少的学到一些规律。比如在发展心理学里我们会学到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发展过程,在研究老年人的内容里我们会发现,当一位老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十分严重已经治不好的时候,虽然老人具体在想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大部分老人面对这种情况都会遵循以下规律:

否认:不相信自己会病的这么严重,不相信自己的体检单,认为一定是医生搞错了。

——

愤怒:老人这个时候会经常对医生和家属发脾气,这个时候虽然已经有些接受自己病种的事实,但是想到自己平日里非常注意吃喝还有这样的结局感到非常气愤。

——

讨价还价:老人往往会和医生进行探讨治疗方案,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活下来,哪怕有很严重的后遗症自己也愿意承担。

——

抑郁:当老人知道医生对自己的病情已经无能为力的时候,感觉到绝望。

——

接受:在最后的阶段老人能够重新理性的接受现实,接受有限的治疗,以更平和的心态接受自己时日不多事实,要利用好最后的日子多做些事,包括开始为自己的后事做准备等。

这就是学完心理学后能够学到的东西,我们并不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但是我们能够知道很多规律,我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可以更好地帮助到身边的人。

其他网友回答

以下是我的看法

其他网友回答

粗暴一点,一斤白酒,几个小菜,不让彼此倒下,畅谈一小时。前提你也得七分醉!真心换真言!毕竟目前社会太社会,耍奸谁都会!

鼠年吉祥!来自一个已婚直男的真心回答!觉得有用请评一下优质回答,刚玩头条,正在申请中,谢谢!祝余生美丽[呲牙]

其他网友回答

要了解一个人,最好是先去认识一下他们的朋友,因为朋友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其实想了解一个人是很难的,说得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往往人不会在他们认为感到陌生人的面前说起自己的生活的点点滴滴.人都善于隐藏自己的某一部分性格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当人们触及这些时,他们会感到很不舒服的.其实要了解一个人,要用上一生的时间.用一生去解读它,因为他们也会用一生来向你诠释的.爱一个也是这样.当你遇上你一生想追寻的人,你会为她付出一生,因为爱这样的人,一生也是不够的

学会察言观色.,相处时间久了也许会加深了解..如果一个人什么都写在脸上,这样的人比较好了解,性格一般外向些,比较幼稚,自制力差一点,本人是可以接受的,可不会把他当知己,这就要看你的性格了.

社会上什么样的人都有,以后经历的事情多了,见的人多了,你就有足够的把握来判断一个人.首先还是要交流,但前提是真诚.

行为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心,而一个人有很重的心机,城府很深的话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他可以长期的行为会处处小心,从而不是一般人能看出他真正的内心,生活中很多人物都是这样。

而从面相识人也是有根据的,容貌气质是由内反映到外的,而不是能装出来的.

美国总统林肯曾言:“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便要对自己的容貌负责。”

  一位著名化妆师曾深刻指出:“化妆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若是一位心地善良、生性乐观的人,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

  这可作为林肯名言的注脚,犹古印度人认为人应该把中年以后的时光用来自觉和思索,以寻找最深处的芬芳。即四十岁以后,就着看自己如何磨炼内心,变化气质,使之转化为外表的美。

  古人云:“心有所思,面有所示。”如果拥有慈悲开朗的心性,处处关怀他人,自然会有一张和蔼亲善的面容,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

其他网友回答

学习心理学去,还有肢体语言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