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红楼梦》为什么写刘姥姥进大观园?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一共三次,可以说是她见证了贾府的成败兴衰。刘姥姥是《红楼梦》中一个较特殊的人物,她曾三进荣国府,给沉闷没生气的朱门带来些许的欢声笑语。在书中对刘姥姥的刻画非常的生动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姥姥进大观园实际上是作者刻意安排的。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耳闻目睹贾府一派荣华繁盛的景象。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深入到贾府的许多角落,引出了贾府衣,食,住,行玩等各个方面。这次刘姥姥所接触的人物之多,所见的场面之广,感受惊叹之深,都胜过了第一次。角色也由王家的亲戚成为了贾母的座上宾,出席了贾府丰盛的家宴,游览了大观园。作者通过刘姥姥这个人物,既写出了贾府鲜花著锦之盛,又为日后贾府败落巧儿被救埋下了伏笔。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时,贾府已面临家破人亡,一片萧索凄凉。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昔日泼辣的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这位昔日来打秋风的穷老婆子。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刘姥姥这三次进荣国府的时刻,正是贾家由兴盛到鼎盛及至衰败的变化转折时刻,也就是每逢贾府发生重大转折时,刘姥姥便会准时在荣国府出现。
其他网友回答
刘姥姥是一个见证者,见证了荣国府的兴衰。荣府的变化可以说是以刘姥姥的所见所闻为主线,将荣府的变化以第三人视角剖析在世人面前。而且,刘姥姥这个人物深刻地展现了底层人民的质朴。
刘姥姥是狗儿得岳母,狗儿姓王,当年他祖上做过小官,因而认识王夫人得父亲,为了贪图王府的权势就认了宗。后面狗儿的祖父过世,家道中落,就迁到城外务农,因为家里的孩子没人照顾就把寡居的岳母接来同住,顺便照料孩子。刘姥姥凭借着这一点关系,展开了她与荣国府的故事。
刘姥姥的人物形象
她初进贾府时将看到的珠光宝气的平儿认为是王熙凤,可见当时贾府是多么的奢靡,同时也反映出刘姥姥的的确确生活在底层,对钱财有一定程度的向往。从而刻画出一个比较现实的人物形象。
在荣国府里,为了和王夫人攀上关系,他先找周瑞家的帮忙。周瑞家的问刘姥姥:“今日还是路过,还是特来的?”刘姥姥便说:“原是特来瞧瞧嫂子你,二则也请姑太太的安。若是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这话说的相当的情商高,既给足了周瑞家的面子,又委婉点名了自己来意。
后在周瑞家的帮助下,刘姥姥认识了平儿,她大肆赞美平儿,平儿很受用。在平儿的推荐下,她和王熙凤攀上了关系,并凭着自己社交能力先后认识了贾母和宝玉等人。这说明刘姥姥深知人情世故。
在《红楼梦》里刘姥姥很多次被贾府里的人逗弄,势力取笑,但她并没有记恨,她知恩图报。文中有一段写道,她在秋收的时候,将“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有敢卖呢,留的尖儿”,也就是把最新鲜的瓜果、蔬菜,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感谢贾家的关照。说明她不存在对贾府有偏见,所以从她的眼里看到的贾府景象是客观的。
刘姥姥进荣国府的章节安排也是安排得很巧妙。
第一次在小说的第六回,第二次从第三十九回到第四十一回,第三次是《红楼梦》续集得结尾部分,贾府落败,第四次在第一百一十九回。
我们来看看,刘姥姥四进荣国府都经历些什么。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一次刘姥姥并没有见到王夫人,而是见到了王熙凤,来到王熙凤屋里,把穿着绫罗绸缎的平儿当成了主子,屋里的西洋钟打鸣也吓了她一跳。见了凤姐,刘姥姥一口一个姑奶奶地叫。
由于紧张和贾蓉的突然出现她没能说明来意。王熙凤知道她的来意,倒也没明说,只是说了一大篇客气话,说了亲戚们原该有个照应,只是外头看着轰轰烈烈,可是大有大的难处。
刘姥姥听见王熙凤告难的话,心里突突直跳,后来听说还有20两银子,心中大喜,说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您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
这次刘姥姥进荣国府得了20两银子。在后面她根据螃蟹帐来算,这20两银子是一户庄稼人一年的生活开销。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很得贾母的喜欢,她陪贾母逛了一趟大观园,王熙凤送了刘姥姥八两银子,王夫人送出了整整一百两银子。告诉她买田做生意,别投亲靠友了。贾母则送了一些药和两套衣服,估算至少也有30两。贾宝玉送了妙玉成窑茶盅,这个茶盅至少是100两。所以,综合算一下,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最少收获250两的东西。
二进荣国府,在第一次进荣国府的基础上将贾府的奢靡展现得更进一层。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刘姥姥第三次进荣国府是听说贾府被抄家,贾母身故,很是忧心,次日天没亮就赶着进城,探望过凤姐,来不及饮茶,便急着叫平儿带她去“请老太太的安,哭哭老太太去罢。”
听见姑奶奶这里动了家,我就几乎唬杀……昨日又听说老太太没有了,我在地里打豆子,听见了这话,唬得连豆子都拿不起来了,就在地里狠狠地哭了一场。我和女婿说,我也顾不得你们了,不管真话谎话,我是要进城瞧瞧去的。
刘姥姥四进荣国府
得知王熙凤死后,巧姐的舅舅王仁和叔叔贾环等,为了图几个钱,要把巧姐买了的时候,刘姥姥挺身而出,冒着极大的风险,就巧姐于水火之中。
刘姥姥四进荣国府将封建贵族的奢华浮靡,贵族世家的盛衰过程以及底层人民虽为生活低到尘埃但仍也保持着那份质朴和善良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他网友回答
非常感谢问答的邀请,关注九宝,带您品味不一样的人生。
刘姥姥第一次到贾府“打秋风”,无意中得了二十两银子的救济,姥姥念着贾府的恩情,今年收成好,多打了两担粮食,摘了些头茬儿的瓜菜让姑奶奶、小姐们尝尝鲜,于是就有了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情节了。刘姥姥对于大观园来说,是个陌生的客人。这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都可以用来描写。
1、从陌生客人的角度写贾府的日常,更真实的反映出贾府的骄奢淫逸
贾母对平日里枯燥乏味的生活已经过腻了,听说刘姥姥带了些头茬儿大的瓜菜来,又正好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于是想邀请刘姥姥多住几日,陪贾母说说话。借此机会贾府上下也一起逛逛大观园。刘姥姥当然十分乐意。虽说刘姥姥是客,但毕竟是个穷苦的亲戚,贾府自然不用兴师动众。按照平日里家常菜的级别招待便可。就是家常菜的级别,那些精美的菜肴,各式的点心,对刘姥姥来说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王熙凤喂刘姥姥吃了一口茄子,姥姥愣是没吃出来茄子的味道。等王熙凤说了菜的做法,姥姥才感叹一个茄子要用十几只鸡来味,她们乡下人可做不了这个。刘姥姥在大观园算是开了眼了,贾府平常的日子对于乡下人来说都像是皇帝过的,更别提到了佳节庆典的时候了,估计刘姥姥做梦也想不到那种奢华。
2、贾母是想借刘姥姥的贫苦处境,让子孙们感受到贫穷后的尴尬处境
贾母作为贾府的大家长,还是希望子孙后代永享荣华富贵的,但贾府浩浩荡荡已近百年,纵使一百个不愿,也难免会有荣华富贵过后的穷困潦倒。贾母想借刘姥姥,让生在蜜罐中的子孙们看看穷困的样子,以后切勿再骄奢淫逸,更应好自为之才是。只可惜生在富贵中的主子小姐没有谁能了解贾母的苦心。
3、刘姥姥是《红楼梦》中有人情味的一笔
《红楼梦》中的主子们虽说衣食富足,但都缺少人情味。对于丫鬟奴才缺少必要的尊重;对于那些有姿色的女子更是犹如衣冠禽兽一般。跳出大观园,刘姥姥作为《红楼梦》中一个格格不入的角色,在穷困潦倒时受到贾府的救济,等到贾府没落了,也没忘之前的救济之恩。变卖家产救出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刘姥姥在大观园的一系列情节,也是为后来能施救巧姐做了一个铺垫。
总结:刘姥姥进大观园,做的滑稽的表演,与大观园里的主子小姐所谓的“雅”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刘姥姥诙谐幽默的逗乐了贾府一干人等,看似是表演者,其实却是大观园戏里的旁观者。
这是我的观点和感悟,感谢您的关注、点赞和转发。
其他网友回答
一是让我们平民百姓知道侯门贵族的奢华生活;
二是让侯门贵族知道济贫行善,哪怕是偶施小惠,也能使自己或后代得到好报。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问的好!启发我思考
我目前思考的这几点:
我觉得一个是平民意识,以贾宝玉来看吧,贾宝玉有民主平等的先进观念,他给丫鬟喂药试水温 ,这在等级观念森严的封建社会,非常难能可贵,要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说明作者也是一位很有勇气,能够活出自我真性情,有社会进步思想的有识之士。不仅刘姥姥进大观园,贾宝玉也到过郊外去看望过回家探亲的袭人家。
贾宝玉初见秦钟的时候,宝玉就叹息。偏偏这样的人才,人生知己生在寒门,而无法结交,密切往来。刚见面宝玉就有这么一种悲叹,《红楼梦》作者是把结果放在前面写的,红楼梦很多这种写法——剧透。作者知道结局事先就告诉了读者,同样是在课堂上演武打剧,碟飞笔舞,命丧黄泉的是青春年少的秦钟,而另外一边是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从这里说明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对阶层的压制和迫害。
再者既然写刘姥姥,那刘姥姥带来的是什么呢?刘姥姥的纯朴,为大观园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散发泥土的芳香,接地气。而纯朴善良的刘姥姥,知恩图报,增加了互相之间的连接力,从小说开始的很早第六回,一直到尾声都见到身板硬朗的刘姥姥进出大观园。
刘姥姥走进大观园也是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对照,刘姥姥善良纯朴,但是她也坦诚直言说到老太太活动少,所以经不起折腾。还有也说到王熙凤的女儿生在这富贵人家过于娇生惯养,所以小的时候动不动爱生病。王熙凤对刘姥姥都是很有敬意,说刘姥姥见得多,真诚请刘姥姥取的巧姐的名。贾宝玉也到郊外去看望过探亲的袭人家。
还有一点,刘姥姥实际上也是在大观园金钗死的死、远嫁的远嫁,是大观园悲剧的一个出路。贾环输了钱,窜掇贾芸合谋卖掉巧姐换钱使,趁着贾宝玉和贾兰赶考,贾政护送贾母灵柩,和贾琏,贾府大男人们都不在家,开始“下黑手”,幸亏刘姥姥及时将巧姐救出火坑。大观园反映一个社会缩影,险恶、勾心斗角套路深,还是回“淳朴的乡下”这根救命稻草。
红楼梦写的十二钗和大观园的青春少女可以说命运都不济,都是悲剧,但是红楼梦的悲剧却有一种力量和希望,不沉沦。红楼梦最主要的一条线,宝林的爱情悲剧,黛玉魂归离恨天,贾宝玉是在天上掌管的花神看见林黛玉。描写林黛玉的形象,生生死死不会消亡,《红楼梦》的悲剧也散发出一种美的希望。正如刘姥姥在地陷一隅勾心斗角,无恶不作的大观园子弟中透出一缕人性温暖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