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作品《活着》的评价(余华在写《活着》的时候受到哪些创作因素的影响些)

网友提问:

网上对余华的评价是否过高?《活着》的文学价值到底又有几何?

优质回答:

《活着》,我是先看的电影,再看的书。若说电影让我笑中带泪,那么书,是让我从头难过到结束。

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余华的作品,每一本都那么沉重,却又吸引着人的眼球。他特别擅长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沉重,却让你不忍释卷。。他的作品,除了《在细雨中呼喊》让我觉得轻松一点之外,《活着》也好,《兄弟》《许三观卖血记》也罢,无一不让我感觉到生命的无可奈何和无从选择。比如《兄弟》中宋凡平的死,就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不说余华的其他作品,且说《活着》。《活着》讲了福贵坎坷凄凉的一生。年少时候荒腔走板的生活,让他从一个富家少爷轮落为贫民,又阴差阳错被抓了壮丁,好不容易逃了回来,妻子家珍还在,女儿凤霞也在,却成了哑巴。

福贵欠了家珍和凤霞的,开始好好做人。后来又生了儿子有庆,那是个极聪明的孩子,但有庆去给大出血的县长夫人献血,被医生不小心抽干了血死去。女儿凤霞生孩子时大出血死去。然后妻子家珍患软骨病去世;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吃豆子被噎死……生命中的温情和美好因家人一个个的辞世被撕得粉碎——全是泪。最后老迈的福贵倾尽所有买了同样老迈的老牛相依为命,就着回忆活着。

电影中张艺谋导演改写了福贵的结局,他让家珍陪着福贵老去,多少有些仁慈。而书中,只有唤作福贵的老牛与福贵共度余生。

我用了两小时看完电影《活着》,又用一晚的时间看完了书,流了一晚的泪。余华用极冷静和残忍的文字把福贵的人生毁灭给大家看,福贵有诸多的理由死去,他受的每一次打击都是致命的,然而他却活着。

现今世上,那么多的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弃生命,让他们看看《活着》,看看福贵的人生,看看福贵顽强而坚韧地活着,他们就会明白,自己有多幼稚和软弱。

我想,这就是《活着》的文学价值之一。

我是@月上闻折柳,记录日常,分享心得。谢谢阅读!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余华是当代中国文学大家,也是迄今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而奠定他在世界文坛地位的正是《活着》。小说出版后,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全球出版传播,先后获得意大利卡佛文学奖、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和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等。这是余华进入90年代后第二部长篇小说,是转型后的余华创作的一部有关生活、生存与生命主题的集大成的作品,也是一部具有史诗般气魄和哲理性的长篇叙事佳作。

《活着》以作为知识分子的“我”和小说主导人物福贵“我”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了福贵及其家庭成员的苦难与不幸,一群社会底层农人的生活与生存状态。他们被波橘云诡的历史浪涛裹挟,被逐出历史的主场,连活着都变得如此奢侈和艰难。

小说叙述了福贵从年少轻狂到垂垂暮年的大半生,他先是一个浪荡子,一个好逸恶劳的赌徒,在输光了祖业和田产后,万般无奈之下,打算回家种地养家糊口。岂料稀里糊涂地被抓壮丁,在国军中度过了两年多时光。从部队逃回来的福贵回到家,以承租土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1949年后,福贵因贫农身份因祸得福,免遭大难,而巧取豪夺福贵田产的龙二却因福得祸,被镇压处决。从此,福贵和妻子家珍不停地挣工分,过得辛苦但也其乐融融。哑巴女儿凤霞渐渐长大并成了家,儿子有庆上了学,还给队里喂了几头羊。但苦难也如期而至。先是儿子有庆因为献血而死去,家珍在艰苦的劳动中罹患软骨症,医院无法治疗,只得回家修养,却在“大炼钢铁”中加重了病情,加之缺衣少穿,食不果腹,病情日渐沉重。这时候,巨大的灾难再次降临,女儿凤霞难产而死,心如死灰的妻子家珍也再次坠入生命的深渊,一病不起,终究不治。

但灾祸从不单行,福贵还要承受更大的不幸。女婿万二喜意外丧生,外孙苦根因多食大豆腹胀而亡。这时候,失去了所有亲人的福贵成为了一无所有的孤寡老人,他只得和一头与他同名的老牛相依为伴。但这个老头却是天生的乐天派,在暮云四起的黄昏,他消失在作者的视线中。

这部小说,是后先锋和新写实汇流后续写日常生活的作品,也是一部存在主义文学的大书。人活着有没有价值意义?余华用一个人的故事进行了巧妙的回答,在历史的缝隙和社会底层,人们无暇追问生命的意义价值,而只是“为活着而活着”,活着本身的意义大于一切有关活着思考的意义。

余华说,一位真正作家寻找的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不是为了发泄,也不是为了揭露与批判,而是“向人们展示高尚”——理解一切事物后的超然,善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世界。90年代后余华由一个“暴君式的叙述者”转向“民主的叙述者”,小说中的人物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有了说话和行动的自主权力,他们有时候不听作者使唤,甚至和作者争吵,小说的戏剧性也由此生发,并成为消费文化中小说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而从更广的角度,余华实际上通过两段历史的映照比较也展现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福贵的一生是满盘皆输的一个过程,而人生其实是一场赌博,与生命的大悲剧、与注定要消逝的命运赌博。在根本意义上,每个人都会输,而《活着》只不过呈现了作为一个人间范本的个体输到何种程度和输得有多惨的故事。人性中总有一些东西不可救药,如“恶”、“下地狱”、“自毁”、“自私”,欲壑难填和自我膨胀,其中占有和征服的欲望是人性的原动力,福贵从家藏万贯的肆意妄为到一无所有的布衣生涯,到失去财富、身体,再到一步一步地失去亲人、亲情、友情和希望,最后只剩下一个衰败无力、行尸走肉般的躯壳,生不如死,虽生犹死。

这是福贵生活与生命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个体生命宿命的写照,从生命本身来看,又何尝不是一个由盛而衰、由生而死的一个过程,朝气蓬勃的少年,血气方刚的青年、疲惫劳累的中年、衰老和繁华褪尽的老年,一个从“无”到“有”归于“无”的过程,正是生命的最根本的历时形态。这是自然法则,也是天地大道。

《活着》复活了传统美学,具有了完整时间长度的永恒时间循环论和人文主义感伤主义的生命悲剧美学属性。它是一个典范的“哲学文本”,也是一个简单而复杂的寓言。

其他网友回答

“活着”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去忍受命运强加的一切苦难,去承担生命赋予的所有重担?还是去摆脱痛彻心底的绝望?活着本身是否就已经有了巨大的意义?

《活着》剧照

余华的《活着》虽评价极高,但是读起来难免有一种“残忍”的代入感。

早期的余华因受到马尔克斯的影响,他的作品大多有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而余华再国内是典型的先锋类作家,他是一个有强烈自主创新意识的作家,很多作品都具有先锋实验作用,他的伟大在于他独具一格的写作风格和叙事方式,展现的作品更是贴近生活,从大时代的背景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他的代表作《活着》文学价值到底在哪?

《活着》这本书以徐富贵的一生为主线,阐述旧时代社会下的现实与悲惨。

主人公富贵面临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死亡,他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最后唯独剩下他一个人和一头老牛苟延残喘的“活着”。

他因为将家产全部输完,把父亲活活气死。反过来当他洗心革面准备重新生活时却被抓去当壮丁一去数年。在这期间母亲撒手西去。归家后他与家人安心活命,虽苦亦其乐融融。但变故接二连三:妻子家珍患了软骨病卧床不起,儿子有庆为校长献血被过度抽血致死,家珍受不住这沉重打击凄然离世。女儿凤霞因病致哑,她好不容易找了个贴心丈夫,却死于难产。女婿二喜在上班时又死于意外事故。爷孙俩艰难度日,孙子苦根又因吃多了豆子被撑死。

还有他的儿子有庆,因为为校长的妻子献血过度致死。一个小孩子,“幸运”地和病人吻合的血型,不管情愿不情愿,“无私”地被超限度地抽走赖以生存的血液,直至自己生命的终结。

《活着》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是通过主人公富贵的一生,通过对一个又一个死亡的人,来告诉我们“活着”的真正意义。

而对于我们来说,活着就是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本生就是一个伟大的事。

其他网友回答

网上对余华作家的评价过高谈不上,身为一个作家,以作品说话,他的作品大家都是以目共睹,所以他得到好的声誉,高的评价,也是应该的。

换句话说,他所得到,都是受他作品影响的,所以说哪有什么评价过高,过低之说。

关于《活着》的文学价值,对于我而言,它的文学价值是极高的,虽然作者围绕着福贵在写,可是福贵生活变化,以及人生变化,都是中国历史的变化呀!他书写了福贵的人生,讲述人情冷暖,以及苦难,和因果,也描绘国家的变化,打倒地主,分土地给农民,以及国家急求发展伐树炼铁。

它即书写了福贵的困难,也书写了福贵幸福,人的一生就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

其他网友回答

可能战乱贫穷疾病中才知道活着为啥吧,也许活着的思考是多余的,任何思考只是DNA生存延续这种本能的附属品,没有任何意义。终极问题是生命的本质以及意识的本质这种哲学问题。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