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曾国藩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优质回答:
钻之弥坚,仰之弥高,越研越深的集大成者!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每当自己面对这些人们关于“曾国藩”似乎已经约定俗成的“总结评价”时,心里总有点无奈甚至困惑。
说实在话我曾经很多次试图“走近”曾国藩,但是仿佛总是有一种无形的推力阻拒着我,让我无法靠近,因而始终难以看清,以至于他成为了心中难以触摸得到真实“内核”,不知道怎么揭开的“谜”。我只好逆着历史的河流,循着曾国藩“成长”的足迹,开启一次次探秘之旅……
1、家道厚望,年少“愚钝”。
曾国藩出生在湖南湘乡一个普通耕读家庭,从小就背负起了兴旺门庭“光宗耀祖”的厚望,无奈年少时候的他着实“愚钝”,尽管6岁就已经入塾读书,自己也勤奋好学,但是一连考了七次才中了个秀才,还在道光十二年第六次参加“秀考”的时候收获了“悬牌批责”的“荣誉”,被当做当年“秀考”的反面典型,一时传笑乡里。
2、倔强到底,大器终成。
第六次参加“秀考”的时候收获了“悬牌批责”的耻辱并没有击倒曾国藩,而是让他知耻后勇,冷静下来思考和分析自己六考六挫的原因。仿佛突然开窍,一下子找到了“应试”的方法一发而不可收,在道光十三年第七次参加“秀考”时他榜上有名,道光十四年参加省考时又以全省第36名考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再中进士,入翰林院,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等,真正可谓是“倔强到底,大器终成”。
3、亦政亦学,克俭勤廉。
曾国藩出仕为官之后,先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成为密友,并以“实学”相互砥砺,求探学思之道。他主张凡事都要勤俭廉劳,奉行为政应当遵循“耐烦耐心”的原则,时刻警醒自己为官不可以倨傲示下。他认为出仕为官应当是立德、立功和立身的和谐统一;要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用自身的忠实厚德谋求政绩。
4、月累日集,终得大成。
从幼时勤勉于学,累累受挫七次“秀考”,到薄积厚发踏上仕途,曾国藩比之于常人用了多得多的时间和耐心,但是,也“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在他的倡议下,建造了我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我国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我国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我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留学。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建设的开拓者,他的出仕与崛起,对清王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产生了深刻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正是这样积少成多、日积月累,使他成为我国近代“钻之弥坚,仰之弥高,越研越深”的集大成者!
其他网友回答
曾国藩是我外婆的外公,我写了一首“新声诗词”评价他:
咏曾国藩:武功篇
遥岑远目无敌手,
湘军杀声重云透。
昨日沙场金鼓奏,
志于彀,飞骑腾起龙虎斗。
水随天去长江口,
帅旗猎猎展鸿猷。
万里江山领兜鍪,
雄关狩,英名赫赫万古留。
其他网友回答
在你眼里曾国藩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历史非常有影响的一位人物,他通过招募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挽救了濒于倒闭的清政府而声名鹊起,成为了晚清政府赖以支撑的朝廷重臣。
曾国藩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 他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加封太子太保、一等勇毅侯,成为清朝文官封武侯的第一人,1872年,曾国藩去世,朝廷闻讯,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号“文正”,这也是古代对文官的最高褒奖。
曾国藩于私
他遵循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注重个人内在的修为,他勤奋好学,每天黎明即起来读书,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份“日课册”,将每日一念一事,皆记之于册,这个习惯他坚持了一生,就连与太平军作战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推崇理学,他本人也是理学大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对家庭,他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子女的成长,《曾国藩家书》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启迪。他崇尚节俭,要求家庭成员克勤克俭,首先做家长的要言传身教,他为人表里如一,曾国藩要求家人做的,他自己先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他为官一生清廉,每餐只吃一个菜,非有客人,绝不加菜。在其去世后,他的儿子患病竟然无钱医治,还是左宗棠得知后伸手相助,才得以有钱请大夫看病。
曾国藩于公
他组建湘军,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成为清政府赖以支撑的朝廷重臣,太平军剿灭后,立即裁撤湘军,在与太平军作战时,要求湘军行军时爱护百姓,曾写《爱民歌》,要求部下熟背,蒋介石在创办黄埔军校的时就曾用曾国藩的《爱民歌》训导学生。曾国藩为官时,克己奉公,知人善任,能够重用有才能的人,为朝廷推荐人才,李鸿章、左宗棠、刘铭传等都曾获得过曾国藩的举荐和重用。
曾国藩倡导洋务运动,他也是洋务运动发起者之一,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他主张西为中用,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也是他向美国派出了第一批留学生。
但人无完人,曾国藩的一生中也同样有很多“污点”,最引人非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他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军,在长沙练兵期间因杀戮较多,被称为“曾剃头”;二是他在处理“天津教案”中,没有主持正义,为了平衡各方,迫于朝廷和洋人的压力,也为了一时的安宁,委曲求全,为了平息洋人的不满,杀死民众十六人,并赔偿洋人白银五十多万两,被世人称为“卖国贼”,身后落下了骂名。
曾国藩去世时留下的遗嘱,有四条:“一是慎独在心安,二是主敬则身强,三是求人则人悦,四是习劳则神钦” 。 我们现在看来,曾国藩的遗嘱没有俗事的安排,只有对子孙做人的教诲,他的一生毁誉参半,但纵观其一生所为,其做人、做事和治家方面,仍有很多东西值得后人去借鉴、去学习。
其他网友回答
曾国藩曾经也是个普通人。30多岁考中进士到北京做官,爱玩爱交际爱美色,他很痛恨这样的自己。他在日记中经常自我批评,类似于今天发朋友圈让大家监督。
比如,他感慨自己日日玩耍,不觉又过了四十多天。比如,他痛恨自己太爱出门、太爱下围棋、太爱吐槽别人。
朋友聚会,看到人家的老婆或小老婆长得漂亮,曾国藩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或者开了几句黄腔,当时很欢乐。回家后,痛恨自己浅薄,直不是人,耻心丧尽,真是个禽兽呀。
甚至,他和老婆啪啪都觉得有罪恶感。午初,人欲横炽,不复能制。真是个禽兽呀。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回眸近代百年史,知近代中国落后之根源。
随着国学热的升温,和人们越来越关注职场,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还是高官,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还是侯爷,封一等毅勇侯。
他的文治、武功、治国、齐家、当官都有可取之处。
但是他的名声一直属于毁誉参半。
有人誉之为千古第一完人,有人毁其为“曾剃头”,杀人如麻、屠城无数。
而真实的曾国藩呢?
作为一名学者,曾国藩是一位有着很高文化与学识素养的传统知识分子。
他曾经深入研究了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而且做了大量的编辑整理工作,比如整理出来《十八家诗钞》和《经史百家杂钞》两本书,还创建了古典文言文散文流派——湘乡派。
作为一个政客,曾国藩是一个真正的权谋家,驾驭政治风云堪称老到,28岁中进士,步入官场,到39岁就升为从二品中央官员。
后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更是风头无双,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死后谥号“文正”。
作为一家之长,曾国藩是一位智者、仁者,洞见世事,谨言慎行,齐家之风、修身之道堪称模范。
一生只有一位妻子,堪称模范夫妻。在曾国藩的影响下,曾氏子孙出现一大批精英人才。
作为一位封建官僚,曾国藩是一位看似忠厚拙诚,却深谙厚黑学的阅历资深丰富的老道官员,他就是中国千年厚黑权术的集大成者。
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几次催促曾国藩北上勤王,但是曾国藩以太平天国未平定的理由,硬是拖拖拉拉,直到英法联军攻破北京,湘军一兵一卒都没有北上。
而且曾国藩功高盖主却是少有的善终,更加证明了他的厚黑学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作为一个历史名人,却是集“忠君爱国”等儒家思想和“曾剃头”“百姓屠夫”“刽子手”于一身的矛盾体
曾国藩爱国是肯定的,他不是汉奸,他的实力、能力和地位决定了他不可能背叛国家,但是他忠诚的是这个儒家传统文化建立的国家。
虽然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但是他之所以带兵打仗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对传统儒家文化伤害太大,所以曾国藩才上的战场,如果清王朝践踏传统儒家文化,曾国藩也会站出来抵抗的。
曾国藩忠诚的是儒家封建礼教,而不是某个具体国家。赵烈文《能静居日记》中记载过曾国藩指挥过湘军进行的大规模屠城有三次:
1)咸丰八年(1959年)4月,湘军攻破九江,李续宾血洗九江,屠杀九江城中二万余人;
2)咸丰十一年(1961年)8月,湘军攻破安庆,屠杀数万军民;
3)同治三年(1964年)5月,曾国藩曾国荃率领湘军吉字营攻破太平天国大本营——天京,这次屠城史无前例,惨烈程度不忍卒读。
“逆目张朝爵、叶矮子不知下落,陈某、吴某皆死,杀贼凡一万余人,男子髫趾以上皆死,各伪官眷属妇女自尽者数十人,余妇女万余俱为兵掠出。房屋贼俱未毁,金银衣物之富,不可胜计,兵士有一人得金七百两者。城中凡可取之物,扫地而尽,不可取者皆毁之。”
“计是役前后阵诛贼不计外,其夏间鲍军门攻破援贼刘玱林,降者四千余,疑其内应,尽杀之。”
“自四月至今,城外各贼营,陆续来降亦皆戮死,又八千余人。”
“今城陷复杀贼及万,共死三万余人。军兴以来,荡涤未有如是之酷者矣。” “闻收城之日,五鼓攻陷,杀戮至辰已,时城中昏昧,行路尚须用烛,至今阴惨之气,犹凝结不散,尸腐秽臭,不可向迩。”
这些记载,字字句句都是鲜血铸成的,曾国藩在天京屠杀了至少10万余人,足以说明曾国藩的决绝狠厉。
最后一个重要原因: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集大成者,却身处近代中国,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传统文化对世界新形势的应对
曾国藩虽然无法解决现代中国的问题,因为他是一个生活在传统封建社会的、过去了的时代的人。但是他是中国旧文化的最后一个集大成者,他的个人能力和个人品格都是非常出色的,而且在政策决策方面、政治斗争方面、组织协调方面、军事才能方面、内政施政方面、文学学术方面,曾国藩都是当时的中国最顶尖,最一流的国家人才。
不仅如此,曾国藩还是一名真正的老师和伯乐,他在培育教育弟子,发现人才都有独到之处。
但是当时的中国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了,制度已经走向了山穷水尽,面对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赶快实现现代化,跟上世界大趋势,要么就是被世界大趋势抛弃。而曾国藩却是这个关键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传统文化对世界新形势的应对。所以曾国藩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