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好诗词大都出自唐宋、晋魏时期,而近代很少有惊艳的诗词?
优质回答:
你这个问题是扯淡。
来,我让你看看近代的诗词。
1、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郁达夫的《钓台题壁》,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这句牛不牛逼?惊不惊艳?当然我最喜欢的不是这句,我喜欢郁达夫的“飘雪琴剑下巴东”。郁达夫的散文极好,小说风格独特,诗词更是没得说,有空可以读读他的作品,他第一个媳妇孙荃,也通诗词,“雁过池塘书不落,满天明月独登楼。”
2、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秋瑾的诗,不愧鉴湖女侠,她的诗侠气纵横,豪气冲天,十分有力道。当然,更为人称道的是她的人,好文史,能诗词,还会骑马击剑,想一想都令人神往不已。她的人已如此惊艳,她的诗就更不必说了。
3、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先生的,我还喜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更出名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最喜欢的还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和怒向刀丛觅小诗。这已不是惊艳,而是震撼。
4、玉杯饮尽千家血,红烛烧残万姓膏。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
吴佩孚的《失题》,深刻如斯,悲戚如斯,痛心疾首如斯。这首诗是骂民国军人的,有借鉴成分,原句:满斟美酒千家血,细切肥羊万姓膏。烛间淋漓冤泪滴,歌声嘹亮怨声高。不过改动十分巧妙,颇为惊艳。
5、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虽然不想写汪精卫这个大汉奸,但是这首诗写的真的好,要是当时他被杀了,也许这首诗就更有味道了。他其他的诗词也写的极好,“今宵为伊不去眠,替君收取一半怜取一半。”写腊梅的“淡黄月色无风夜,凝碧池光欲雪天。着此数枝更清绝,不辞耐冷立阶前。”
6、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瞿秋白《江南第一燕》,这句不知是从何处想来,是那么自然,那么轻快。这不叫惊艳,我也不知道什么该叫惊艳了。
7、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敢说近现代无诗?陈毅大将头一个就斩你。
当然他的《青松》也写得贼好,“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8、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一激动把王国维给漏了,我还喜欢“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可怜身是眼中人。”他的词写得直追两宋,《人间词话》就更不必说了,敢评价诗词的文人,谁肚子里没几顿墨水?
9、此处省略三千字,都给我盯着这张图,好好看上半个时辰
———–丸————
文:祁门小谢
其他网友回答
得道多助……?
其他网友回答
一、现在就是有人诗词写的和李杜一样好,也成为不了李杜那样伟大的诗人。
这不仅因为古典诗词影响范围收缩,更重要的是,诗词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文体,有着明确以致固化的审美、创作框架,写的诗词纵然好,却几乎谈不上创新。
电影《无双》中有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梵高,其他都没有意义”,这句话虽然残酷,但说出真相。艺术最大的价值是创新,远离了创新,艺术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仅有好的诗词、好的诗词作者,于文学的意义远远不够。
我们无论在听音乐还是看现代诗歌、散文,常常出现的,如落英、苍苔、清笛、骤雨、月光、楼台,都是古典诗词频繁出现的意象,现代人借助意象营造的意境都没有脱离古人的窠臼。有些意象在今天的现实生活已经很少出现,比如“清笛”,在一个现代都市,钢琴声、吉他声出现的概率都远比笛声高,但“何处钢琴收骤雨”、“何处吉他收骤雨”都远没有“何处清笛收骤雨”所具有的深长悠远的意境。
这是一个当代诗词常见且典型的,以牺牲词语的现实表达来换取经典意蕴的偷懒行为。
三、这也是所有当代诗词作者的尴尬,他们的诗词可能写得很好,但当他们脱离清风、明月、苍山、秋水这类古典意象,笔下顿时失去典雅的光泽。至于诗词中如果出现电脑、空调、视频、商场这类文字,更是佶屈聱牙、难以卒读,而这些词语本来是与我们生活更密切相关的内容。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的诗词作者,依赖的还是古人的语言“定式”,仍然在搭唐宋诗人的顺风车。
现代诗词作者也有作品好看且有意义的,例如毛泽东,但毛诗词的价值大部分在于他独特的经历和体验,人、诗的形象、风格也能较好的统一,单纯的诗词技巧水平倒在其次,有人挑毛某些诗句与古人的相似,未免有些本末倒置。这里我不针对谁,所有近现代人写的诗词,但凡格律、意味都还不错的诗句,百分之九十都可以在古人中找到参照。
古代诗词中,无论是早出的古体诗还是较晚出的格律诗,修辞技巧到宋代就很难创新了,所以宋人形式上发展出了新的类型—-词,表达上提出以文入诗,都是为了拓展创作空间。写作技法是有限的,表达的意旨可以无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关注。所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独特的,“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也可以是独特的。
只是,内容大于形式,对于一种文体未必是好事,因为时间进入现代,很快就有更直接自由的表达方式。
四、几千年诗词传承形成的语言“定式”,甚至会影响我们对古人诗词的欣赏,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古代的一些诗词名篇,不过尔尔,没有匹配名声的好。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很多人想不通这样顺口溜一般的“陈词滥调”,怎么会成为千古绝唱?同样类似的还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但他们不知道,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当诗人李白抬头望向夜空时,他是将月亮与故乡联系的第一人,至少是第一个最为人所知的人。
我们现在所有对月亮的联想,都来源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下共此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人诗词不断强化我们意象,渗透到我们的散文、小说甚至日常语言中,逐步形成中国人文化认知的月亮。
类似的还有《赠汪伦》,第一个用水深形容感情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现在有了什么词?“情深似海”,“恩情比海深”。
这就是艺术的创新,是古代诗歌对中国人语言的发掘、反哺,和更新。
五、瑞典著名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有首小诗:
厌倦了所有带来词的人,词并不是语言我走到那白雪覆盖的岛屿。荒野没有词。空白之页向四面八方展开!我发现鹿的偶蹄在白雪上的印迹。是语言而不是词。
虽然从词的意义上,当代创作诗词依然不乏精巧、别致。美女帅哥写的,可以认为他(她)“秀外慧中”;非美女帅哥写的,不妨认为这是“有趣的灵魂”。
但对于诗歌来说,伟大的永远是语言,而不是词。今天的诗词作者,作品再也无法如唐宋名篇那样进入我们的语言体系中。
当然也就无法再诞生李白杜甫那样伟大的诗人。
其他网友回答
唐诗宋词地位太高。因为唐宋的地位太高,所以说起诗词来必称唐宋,诗和词在唐朝和宋朝从形式和内容基本已经完备,后来的作品很难有所突破。
唐朝,中国国力达到鼎盛时期,文化艺术空前繁荣,人的思想也是高度解放。因而,在奔放的唐朝,诗歌最适合描述此情此景,因而唐朝是诞生诗人最多的时期,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
宋朝,文化经济繁荣,但军事外交一塌糊涂。很显然,在这郁闷的环境下,奔放的诗歌显然不适合此情此景,故而新的以词牌名的文学形式被创造出来。这一时期,这一新的文学体裁受到广泛传播,所有文人骚客竞相以写词为荣,故而造成了词的高度繁荣,就如唐朝诗歌一样。
古人的生活环境决定当时人们的文学造诣,所以能写出优美诗句,古人记录风景,人物,事物都是用文言文表达,现代都是通过白话文朋友圈微博表达,环境不一样表达方式也不一样了。
其他网友回答
无疑,唐代是诗的巅峰,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杜牧、李商隐等等,明星荟萃;宋代是词的巅峰,最喜欢的苏东坡,还有辛弃疾、李清照等等。
题目提及的近代很少有惊艳的诗词,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中国历史。
确实,在中国近代,战乱连连,人民连生存都非常不易,诗词上的沉寂也容易理解。但是,个人觉得,还是有一颗巨星不容忽视,正如唐之李白,宋之苏东坡,近代以来,毛泽东就是诗词领域最亮眼的明星。
一,《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是1925年,青年毛泽东,身处被湖南省长赵恒惕缉拿的险境,在长沙重游橘子洲后,写下的词。上阕写景,景中寓情,下阙言情,情中有景。作者面对湘江上的美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一句“谁主沉浮?”问而不答,自信尽在不言中,胸怀伟大的革命志向,自然“粪土当年万户侯”!
二,《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首次公开发表是1945年11月14日,重庆的《新民报·晚刊》。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于8月28日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重庆期间,毛泽东除了主持谈判,还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南社诗人柳亚子和毛泽东故人重逢,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相赠。
柳亚子读后,对这首咏雪词作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不但是宋代的苏东坡、辛弃疾不能比拟,清代的纳兰容若也望尘莫及。
再说说《沁园春·雪》发表后的影响。当时整个山城重庆为之轰动,据说蒋介石看到报纸以后,震惊得报纸都掉到地下了,在他看来,毛泽东狂傲,简直不把他这个当时国家第一号人物放在眼里。
既然有战场上的武斗,也要有文坛上的文斗。在蒋介石侍从室的指使下,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直接召开会议,布置他们控制的报刊同时以“和词”的形式,对毛词进行围攻,他们连续发表所谓“和词”近30首,文章10余篇,大肆“围剿”毛泽东的“咏雪”词。只是,无论思想,还是词艺文采,都为人所不齿。蒋介石气急败坏,还打算“重奖征文”,只是碰到的都是庸才,于是悄悄收场。
可以说,《沁园春·雪》,给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放了一颗精神上的原子弹,因为他们发现,怎么都赢不了。
三,《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此诗歌颂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诗意幽邃,融入了很多的历史慨叹。全诗的前四句倾向于歌颂“占领南京”的事实,后四句则作为取得解放南京后的指引,眉目清晰。“钟山风雨”、“百万雄师”、“虎踞龙盘”、“天翻地覆”,这些都是大风雨、大场面、广大天地,而这些,都在毛泽东眼中心中!
除了以上提及的三首诗词,几十年的革命斗争生涯,毛泽东还有《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等很多很好的作品。
记得和朋友讨论,毛泽东一生,始终以革命济世为己任,怎么可能斤斤于名列诗人、书法家?但是,他的偶一为之,已经让世人都不时惊叹!
所以,要说近代很少有惊艳的诗词,我建议大家还是多看看毛主席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