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词的问题(古诗中会出现很多)

网友提问:

为什么古诗词会有大量的问题赏析?

优质回答:

诗词,都是言志(即表达五种情感)的作品,任何一个作品必然包含作者的生活时代,作者思维,在那个时代,是什么样的精气神,都需要了解。因为文字演化,造成文意转换,只有了解时代背景,才能接近于诗意真实。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习相近,意相远!

其他网友回答

问题:为什么古诗词会有大量的问题赏析?

…..

前言

为什么古诗词会有大量的问题赏析?简单来说,为了更好的理解作品。古诗词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毕竟语言环境、生活环境不同,如果没有好的赏析文章,不但不好理解,甚至会出现南辕北撤的情况。

一般的赏析会有以下这些内容,下面用杜甫的这首诗来举例说明:

秋兴八首 其三(唐·杜甫)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汎汎,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一、作者写作背景与生平

秋兴八首是杜甫的代表作,是七言律诗的顶峰之作。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的组诗,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作者的思想情绪。

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

“千家山郭”这一首是组诗中的第三首,读者如果不了解这一背景,就很难理解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

二、典故的解读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手法,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诗的篇幅有限,如果想表达更深厚的思想内容,使用合适的典故可以做到言简而意赅。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意思是,汉朝的匡衡向皇帝直谏,他把功名看得很淡薄;刘向传授经学,怎奈事不遂心。古人尚且如此,我又能怎么办呢?

三、古语的解释

例如:信宿渔人还汎汎,什么是信宿?今天我们已经不使用这一类文言词语了。信宿,表示:连住两夜,也表示两夜。

又如:翠微,这个词来自于《尔雅·释山》:“未及上,翠微。”郭璞注:“近上旁陂。”原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在这里指青翠的山 。

四、语法的古今不同

有一个词叫做诗家语,是指诗的句式语法与散文不同,古代尚且如此,和今天的语法相比更加费解了。

例如:日日江楼坐翠微,坐在翠微上?明明是在江楼之中,怎么去坐翠微呢?这里就是诗家语的省略,其实是:日日江楼坐【对】翠微。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峰。

结束语

另外,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认识,多看一些不同人的赏析更有助于理解作品。例如人人推崇的杜甫诗,在欧阳修眼里却不以为然。有人认为黄鹤楼是七律第一、有人认为杜甫登高是七律第一。

作为普通读者,看得多了,自然会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也会有自己的观点,不会在人与亦云。

特别是如果自己也喜欢作诗的话,更有助于自己的创作。

@老街味道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你这个问题啊,让人只能呵呵了。首先,即使你本身就是博古通今的大学问家,也不能保证你能一读便知古代诗人诗作的所有内涵啊。这就是赏析的起点。其次,诗歌欣赏是一项极高级的审美活动,没有它,诗歌的美感又如何传播给受众?其三,中国人素有相互集会畅饮咏诗唱和的传统,你唱我和,借物抒怀咏志,彼此赠诗赏析,愉悦身心。在此种情形之下,如不相互分享彼此对诗词的解读和理解,又如何能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铸造新的艺术境界?其四,注解诗词,赏析诗词,是一个传播文化,普及文话,提高大众审美情趣的重要工作。不仅必不可少,还应进一步发扬光大才对!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