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有哪些科学上的错误(电影星际穿越有没有科学依据)

网友提问:

请问教授《星际穿越》电影有没有科学错误?

优质回答:

谢邀

关于这个问他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1.时间膨胀六万倍,已经非常接近黑洞表面了,我的计算是对于一亿倍太阳质量的黑洞(电影设定),离视界只有不到100米。

2.黑洞吸积盘,主要辐射都集中在X波段,可见光很少,这么接近别说人致癌啊,飞船都瞬间气化,黑洞附近的行星岂是人住的?

其他网友回答

教授说:完全没有,非常严谨科学,美国人拍的科幻片怎么可能有错误的,就算是我不理解的地方,也是我没有学到的东西,我再根据影片拓展下我的知识吧!!!顺带提一下,流浪地球,没有一点科学根据,谢谢!!

严谨的科学打假人,北大教授

——–雷奕安

其他网友回答

教授不敢回答,面对老外,他对自己的物理学知识不太有信心

其他网友回答

确切的问法应该是该剧有哪些不靠谱的科学假设?与宗教相似,艺术求创新不求论证或实证,没有错误可言,大凡能卖座的艺术和宗教肯定错不了。

该剧力求科学严谨,还请了个理论天体物理学家做技术顾问。天体物理学算得上是一门最有代表性的科学,科学做学问的基本思路就是理论假设,接着对理论进行论证或实证,实际上就是古希腊人发明的形而上学逻辑论证。扫读了下已发表的回答,不妨补充下《星际穿越》的三个最基本的艺术夸张和科学误导,虫洞、黑洞和万能公式。

首先,虫洞是个理论假设,基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推断时空可以弯曲,虫洞就是基于时空弯曲这个推断的进一步假设。理论上在表达相对论时为了视觉方便,“三维”之体的时空往往画成“二维”的面,如图,

剧中科学家Romilly用一张纸和一支笔对虫洞的生成做了个精彩的演示。那张纸代表爱因斯坦的“二维”时空,他先用笔在纸面画上间距分开的两个点,分别代表了前后两个任意的时空,比如,今日十二点正的地球相对一万年前半夜十二点的遥远的某星系某星球。既然面可以假设弯曲,那么面也可以假设折叠。于是,Romilly将纸弯曲并对折,使原来前后分开的两个时空点相互接近甚至接触。他再用笔刺穿了纸上两个点的重叠处,于是虫洞就如此这般奇迹诞生了。换言之,宇航员就像那支笔一样可以穿越时空,或前穿或后穿,如图

你相信上述的科学吗?事实上,穿越时空的假设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逻辑推理假想而已,不是真的:

假设的时空不可折叠。爱因斯坦假设的时空不是“二维”之面而是“三维”之体,你如何折叠一个“三维”体??

时空本身就是个假设。爱因斯坦在数学操作中假设时间为另一个空间维度而由此发明了时空的概念。现实中时间只是空间变化的历史,并不是实际的存在,换言之,时间是虚假的意念存在而不是真实的空间存在。

几何的空间维度本身也是个数学假设,事实上我们一直就生活在一个多维的空间。维度也就是空间的走向,所谓的几何维度实为一个凭空捏造的理念,基于笛卡尔为计算空间点位置的方便而发明的坐标系。维度的定义来自欧几里德几何,零维被定义为占零空间的点、一维占零宽度的线、二维占零厚度的面。现实中有谁真见过不占空间的点、无宽的线和无厚的面??可见,

几何就是假的,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正是以几何为数学基础的理论。

综上所述,艺术上的穿越基于了科学上的多重连环假设,其中没有一环得到过实证。任何没有实证的假设都不是真的、都不靠谱。

其次,除了通过一系列假设而凭空捏造的虫洞,《星际穿越》的另一个科学假设就是黑洞。由于黑洞引力特大,接近黑洞的生命就相对活得特长,与之相应的时间也相对变得特慢,因此远航到黑洞附近的宇航员相对地球而言大大“延长”了生命,他们在黑洞附近活过的几十个小时相当于在地球上的几十年。显然,该剧的科学顾问、理论物理学家Kip Thorne(故意)忘记了计算由于引力增加而引起的宇航员的体重增加,换言之,按剧情接近黑洞,Cooper等的体重起码要增加相当于他在地球体重的好几万倍,那么,剧中的Cooper等如何能轻松地生活和作业而没被自身的体重压死?

最后,当然就是Brand教授几十年解决不了,由Cooper的天才女儿Murph解出的那个万能方程公式,完美诠释了万有引力的奥妙,继而成功地把拣选而数量有限的幸存者带离了末日降临的地球。什么叫万能公式或称万物理论?就是完美结合宏观相对论和微观量子力学以后推演出的全能全智的数学公式,再加用于拯救世界的全善。哲学上,相对论是决定论而量子力学是随机论,祈求两个本质上矛盾的理论实现统一并属实,理论上和实际上的难度相当于论证上帝的存在,科学与神学的完美结合。

好莱坞的科幻实为宗教,现代科学的发展不但无碍宗教,反而为宗教神学提供了更多的假设、更广的假想,因为科学的前身就是古希腊的形而上学,而形而上学与神学共享了同一个超自然的思维。就穿越科幻片而言,我认为2016年的《降临》更有创新性(参见我的回答)。做科学的确需要创新的想象和假设,做神学也一样。如何区别神学和科学、其中再夹个形而上学,正确引导青少年热爱科学、识别神学?这是项技术挑战性很强的教育任务。

其他网友回答

北大教授说:我拒绝回答,那是我的权利!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