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印象最深的诗句是什么?
优质回答:
讲到诗,让我觉得最值得我们去珍惜的,莫过于唐朝了。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以诗歌而论,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实,这四个阶段是与唐朝政治经济的发展脉络相一致的。随着政治经济的繁盛与衰败,诗也跟着繁盛与衰败。
初唐时期,比较有成就的有王勃、杨烱、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后人称之为“唐初四杰”。在他们的笔下,逐步形成了唐诗的格律体制。到盛唐时期,就岀现了更多更好的诗人和作品。最有代表性的大家都知道,就是李白和杜甫了。中唐时期,有白居易、元稹二人成就较大。李商隐、杜牧可能是晚唐诗人了吧。我这样说,不知道准确与否?限于水平,如有岀入,还请朋友们指正。
题目说的是诗,我却说起了诗人,真是要不得,所以就此打住,回过头来说诗。
说到诗,王勃有《别人》曰:“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骆宾王有《易水送人》:“此地别燕丹,壮发上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限于篇幅,不再多述。
盛唐李白的诗,可能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静夜思》吧!“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的望月思乡之情溢于言表,令人神往。而我最喜欢的却是那《清平调词》三首:
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主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 ,沈香亭北倚阑干。”
其比喻之贴切、意思之隽永令人非常之佩服。
然而,我最最喜欢的还是杜少陵那首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有人曾说,律诗只能让中间两联对仗,但是朋友们看看:老杜这首《登高》,全诗四联都用了对仗,还是那么漂亮,手法格外地高超。这使得这首诗既成为少陵的压卷之作,也成为唐诗的高峰之作。
尤其是那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看似简单得很,但却万分深刻。既有着悠深的历史感,也有着明朗的现实感,使人久久不能忘怀!
限于篇幅,中晚唐的话题就不说了,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在读过的诗句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其他网友回答
古诗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海闪存知已,天下若比邻。““远往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人家……”,等等。
现代人的诗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肯可拋。”
其他网友回答
【图片】1975年周恩来总理 带病做《政府工作报告》
1917年,年仅19岁的周恩来年为寻求救国真理,远赴日本留学。就在他启程赴日之际,望着面前的滔滔江水,有感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创作了这首诗。
1919年9月,周恩来为投身到国内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毅然放弃在日本学习的机会,决心回国。回国前夕,他的同学好友为他饯行,周恩来挥毫书赠了这首诗, 其手迹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绍兴。在他十二三岁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他的一生正如他的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劳作!也如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所写的那样:“……,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周恩来就是中国共产党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大江歌罢掉头东”,开篇即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句的豪迈,一是表明周恩来负笈东渡、寻求真理的决心;二是照应他东渡日本、横跨大洋的目的。“掉头东”指自己告别祖国,义无反顾的奔赴日本求学地抉择。
“邃密群科济世穷”,照应首句,说明他“掉头东”的目的是要细密地研究多门科学,以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旧中国,实现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
“面壁十年图破壁”,周恩来在这里借达摩面壁修禅等两个典故,继续阐述自己刻苦学习的目的,表现出伟人才能具有的崇高境界。“面壁”是一个典故,是达摩禅师“乘一苇渡江”,在嵩山少林寺的一个山洞里,面壁十年默默修禅,终于将印度佛教成功传入中国的故事。“破壁”也是一个典故,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南朝著名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却都没画龙的眼睛,后来有人强烈要求他给龙画上眼睛时,龙就破壁而出,腾空而飞了。
周恩来使用两个典故将“面壁”过程中的辛苦和“破壁”之时的成功喜悦,巧妙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不仅在修辞手法上是一种艺术创新,更重要的是——表达出他那不同凡响的人生追求目标,使整首诗无论是在知识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得到了升华。
“难酬蹈海亦英雄”,表明了周恩来要不畏艰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万一不能成功地救国救民于苦难中,自己宁可跳海殉国,也要做个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人。这种决心,的的确确成为了周恩来一生的奋斗目标!
周恩来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1976年1月8日,当积劳成疾的周恩来总理,因肝病医治无效逝世于北京时,联合国为了表彰他对中国人民和世界贫苦大众所做的奉献,自动将设在美国纽约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以示缅怀和哀悼!
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31年中,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的元首去世时,联合国为之下过半旗。对此,有些国家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门前广场上,言辞犀利地向联合国总部发难。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就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简短的演讲。
瓦尔德海姆大声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
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
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自己所生的孩子。你们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这其中的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瓦尔德海姆这不到一分钟的精彩演讲,让所有发出质问的外交官哑口无言。就在瓦尔德海姆转身离去的那一刻,他的背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就是我为什么能够对周恩来的这首诗记忆最为深刻的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有情还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