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感觉喜欢看写小说的人多,而喜欢读写古诗词的比较少?
优质回答:
因为小说通俗易懂,一目了然,一般人都能看懂。而读写古诗词则不然,必须有内涵和文化素养的人才能深谙其中趣味。所以不分古今,情形状况都是如此。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估计是古诗词作者或爱好者提出来的,其实我个人觉得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古诗词一直处于凋敝状态。现在这个时期恐怕是古诗词中盛的时期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代古诗词作者已超过千万。只是可能他们大多在小圈子自娱自乐,还缺乏向圈外输出的渠道吧。当然,整体数量与小说相比,相差依然很悬殊。
究其原因,恐怕难逃这么几点:
1、小说是白话系列,更符合一般人的阅读习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来,已近三分之二个世纪了,几乎所有的人都习惯了白话环境,所以更喜欢阅读那些一眼就能看懂的作品。况且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从明清时代开始,其阅读受众就已经超过了含蓄耐品的诗词。何况现在快餐文化时代,人们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挖诗词的余韵和余味。所以,诗歌,特别是古诗词的阅读受众不如小说,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2、小说内容更贴近人们的现实世界或内心世界。当代小说种类繁多,尤其网络小说异军特起,吸引了一大批受众的眼球。人们也许很疑惑,小说要反映生活,那么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受人青睐也还罢了,为何那些穿越文、种田文、魔幻文等等奇怪的的种类也大受追捧呢。我认为后面的那些小说,其实是反映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在高节奏、高效率等多元竞争的高压下,现代人从小到大都在饱受着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的强大压力,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幻想到一些虚无缥缈的唯美世界去搁浅沉重的灵魂,释放自己在现实中的压力,这可能也是那些虚幻类小说异军突起的原因之一吧。
3、古诗词主流写作过于拟古,很难和普通读者产生共鸣。当代诗人不在少数,古诗词各类活动在小范围里也处处粉墨登场,表演得不亦乐乎。但是大部分诗歌内容上与现实脱节,手法上与文言接洽,用词上过于拟古,形式上过于苛求,情感表达上又常常强调个人情绪,缺乏受众思维,所以,当代古诗词的大致现状就是诗人们自己跟自己疯玩,圈外人连观摩的兴趣都不太有。
但是近几年有一个现场,比如诗词大会能,风靡全国,除了奖励的刺激以外,古诗本身的魅力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无论当代人写多少古诗,如果不能推陈出新,写再多的作品都不过是古人的赝品,读者的眼光依然停留在古代,这不能不引起当代古诗词作者的反思了。
其他网友回答
此言不全面,各位看官,待某细细道来。
一、小说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小说的源头,应该是上古神话,从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等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开始,故事便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从口口相传,到流芳百世;从民间传诵,到成为经典。
小说的刍形,是晋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已经开始具备小说的元素,虽然每一篇的篇幅很小,但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已经具备了。到了唐传奇文学《虬髯客传》、元稹的《莺莺传》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宋话本《宋江三十六人演义》,明清四大名著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
通俗易懂,不伤心神,老少皆宜,是小说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重要因素。
二、小与大。
小说之为“小”说,是区别于“大”说,有“大”说,才有“小”说。何为“大”说?被棒子国汉城奥运会剽窃的张载的四至可为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中“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读书人孜孜不倦、心心念念的追求和梦想。著书立说的“说”便是“大说”,所以要成为“大说”,继往圣的思想,还要开创新意,不仅要有高的站位,还要有指导现实的意义,更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孔孟之后,能成就“大说”又有几人?战国荀子,汉朝是董仲舒还是王充?三国战纷纷,两晋吹大牛,盛唐呢?好像也是没有代表人物。宋程朱理学可以算,草莽的元不用说,明代王阳明应该是最后一个了!
三、不喜欢诗词的,这可以有。
伴随着圣学经典的,在绞尽脑汁想“大说”的读书人,将诗词作为浓缩的思想表达的“诗言志”,表现情感的“诗可以兴观群怨”,或是情怀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作为思想情感的载体,需要深厚情感和文化底蕴的读书人才能创作好。而诗词的意象,往往比较难明,有的“诗无达估”如偈语,更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玄幻,再加上用典,为押韵而用些佶倔敖牙的字音,生僻晦涩的词。还有一些能力不足,却故作高深,玄奥莫测的现代诗流派,云山雾罩,渺如飞鸿,不知所云,更何谈喜欢。
四、广义上说:没有人不喜欢诗歌。
对诗词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古诗词和现代诗上。诗的出现,是与歌相伴的,按鲁迅先生劳动说的观点,文学的源头,甚至人类语言的产生,最早表现的《举重劝力之歌》,就是吭呦!吭哟!吭呦!的“吭呦派”。从《诗经》到汉乐府;从唐诗,宋词,元曲,都是用来唱的。而当今的歌曲,不管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还是原生态唱法,他们唱的歌词,都是诗词,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说现在人们不喜欢诗词。甚至古体诗,流行一时的《月满西楼》就是李清照的《一剪梅》;汉乐府的《将军令》被填上新词,便成了黄飞鸿系列的主旋律《男儿当自强》广为传唱。
其他网友回答
小说是白话文,而且有很强的故事性,本身就容易激发人的阅读兴趣。
而且,小说中描述的事件细节更多,还有很强的前后关联,只要开头够精彩,情节够连贯,就能让人一直读下去,篇幅长度也是它的一大优势。
古诗词本身就很简短,就要求语句要足够精炼,表面的信息看上去不多,但是要真正理解就要花费很大一番功夫。
而且如今社会的文学作品主流形式为白话文,那样简短又包含丰富内容的作品不是一般人能理解和欣赏的了的。
因此,喜欢看小说的人自然比喜欢读写古诗词的人要多。
其他网友回答
小说有故事情节,接近生活,还原生活,易懂易感。诗词更高于生活,尤其是古诗词语言精粹,用典较多,历史背景年代久远,现代人难以理解,难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