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土养新方法(土养中蜂养殖技术)

网友提问:

中蜂怎么做到半土养?

优质回答:

大家好,我是村里的天空分外蓝!很感兴趣的回答你的问题!中蜂怎么做到半土养呢?哈哈,其实这个并不难!

1、首先,我们要清楚的认识,中蜂在自然状态下,本来就是野生状态的,那个生存状态就和我们养蜂人平常说的土养状态差不多,只不过我们养蜂人说的“土养”是有些许的人为干预的!而并非出于完全的自然状态!

2、接着,我们来认识一下活框养殖技术!20世纪初,我国从国外引进了意大利蜜蜂后,便带着养殖意大利蜜蜂的养殖技术去试探性的养殖中华蜜蜂!那就是活框养殖技术等一系列的操作过程!活框养殖技术的出现,给中华蜜蜂的管理、生产带来一系列的好处,同时也因为与中华蜜蜂自然状态(结团筑巢方式)略有不同,所以,活框养殖技术也有一定的弊端!

3、好了,上面第1点,我们了解了什么上土养了;第2点,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活框养殖技术,对于实现中蜂半土养,那就简单了许多!中蜂半土养也是许多中华蜜蜂爱好者和创新者探索的问题!中蜂半土养状态:是一种介于土养与活框养殖技术之间的一种养殖模式!首先,中蜂半土养既保留了中蜂土养上的自然有点,又带有活框新技术应用,便于我们养殖户来生产与管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养殖方式!对于中蜂半土养,笔者有以下几个方法:

3.1、我们可以采用“格子箱技术”,格子箱是一种土养蜜蜂的箱子,只不过尺寸比普通的中蜂标箱小少许,格子箱技术就可以实现中蜂半土养!优点是可以方便人为取蜜而不伤蜂!这个优点是很难得的!在过去的土养状态,人们都是杀鸡取卵的!这个方法可以弥补土养的不足以实现中蜂半土养状态!

3.2、我们可以采用“活框半土养技术”所谓的活框半土养技术,就是说在活框的养殖模式下,开启中蜂半土养!那怎么做呢?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把活框养殖框的下梁去掉,让蜜蜂自然筑巢,类似于自然状态!这个半土养的模式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中蜂在活框的养殖过程中回归到自然筑巢状态!便于中蜂的繁殖和发展,也同时有利于蜜蜂的管理,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利于生产!不能像活框养殖那样取蜜!否则也是杀鸡取卵的方式!

4、探究中蜂怎么半土养,是每一位养蜂人的理想,但是我们要奔着一条原则:那就是既方便养殖人员的一切养殖、管理与生产,同时又不影响蜜蜂的生存和发展!做到这些,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和弘扬中华本土蜜蜂的文化,把我们国家土生土长的中华小精灵?♀?生存的蜂蜜—土蜂蜜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中华蜜蜂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小精灵,我们要惜加保护与爱戴!好好保护这一个东方小物种!让其可以延续不断的发展,为我们生存优质、顶级的蜂蜜!

感谢您们的阅读,我也是中华蜜蜂爱好者!让我们一起探索小蜜!哈哈…。

其他网友回答

、中蜂夜间过箱

鉴于中蜂饲养在农村脱贫中的显著作用,贵州省梵净山保护区管理局在2013年连续举办2期培训班的基础上,又于2014年5月底,再次在梵净山区松桃县乌罗镇牛角洞村举办了1期中蜂过箱培训班,我们应邀参加。培训班上学员们听课认真、积极操作,其中有几家农户蜂群数多,摆放又很集中,白天过箱时发现有盗蜂干扰,影响了过箱蜂群的安全,于是家住太平镇孟购坝的龙兴文师傅提出可否在夜间过箱,因为传统养蜂都在夜间取蜜,这样蜜蜂不打架。培训班的老师和保护区管理局的干部都表示值得一试,于是头天晚上我们和保护区的干部、龙家两兄弟一起过了1个小群。

为了不刺激工蜂飞翔,夜间过箱时,需要将电筒蒙上红布作为光源,过箱的步骤基本与白天相同。龙师傅的蜂桶是树筒对剖横卧式。过箱时,将蜂桶从原放置处抬到地面,根据巢脾着生方向,上下翻转蜂桶,稍稍垫高一头,用木棍轻击蜂桶,催蜂离脾到桶的上半边(翻转前为下半边)结团。

将结有蜂群的这一半抬离另一半,另置附近离地搁置,此时蜂群结团在半边蜂桶的下面,待割脾绑脾完成,巢脾全部放入脱底的蜂箱(活动箱底)中,盖上副盖、大盖后,再将蜂群结团的半边蜂桶翻面(翻转后用石头垫稳两边),使蜂团处于半边蜂桶的上面,然后迅速将装有巢脾的无底蜂箱迅速平放在桶沿上,置于蜂团的上方,接着用棍轻敲桶帮,驱蜂上箱。待大部分工蜂上箱后,再用蜂刷轻轻驱赶工蜂上箱护脾,最后将收完蜂的蜂箱安放在箱底上,过箱过程完成。

由于头天晚上过箱的是1个弱群,蜂数较少,所以过箱顺利。但是大群蜂多、蜂团大,过箱时吊在半边蜂桶中的蜂团在翻转蜂桶时,有可能被抖落。为了取得成熟经验,于是大家决定第二晚再过1个大群试试看。次日晚上,仍按头天晚上的方法操作,过箱的蜂群在老桶中大大小小有11张脾,在老桶中结的蜂团也很大。

果然不出所料,在绑完脾、翻桶准备驱蜂时,处于蜂团下部的部分蜜蜂掉落在了地上,幸好大部分蜂团仍留在老桶中。此时如头晚将脱底蜂箱置于蜂团处的桶帮上,敲桶驱蜂上箱,由于蜂箱中脾多,蜂团又大,虽有一部分工蜂上箱护脾,但仍有较大一部分吊在蜂箱下部和附着在老桶上,没有上箱,于是我们用蜂刷顶着蜂团下部上移,驱蜂上箱。待蜂团基本上箱后,再用蜂刷轻轻驱赶余蜂上脾,并同时用手捧掉落在地上的蜂团放在蜂箱下方的老桶内。

由于此时蜂王已上脾,老桶中的余蜂经驱赶,一边上脾,一边招引其他工蜂上脾。大群过箱也很成功,整个过程大约花了25min。

事后总结思考,过大群在翻转桶身时容易抖落蜂团,最好能在过箱时在蜂团下方预先垫上1块大的塑料薄膜,如有蜂团散落,有薄膜接着,以便将蜜蜂收拢后倒入箱内。或者用塑料薄膜做成一个大口袋,将老桶内的蜂团直接抖落在塑料袋内,然后再从塑料袋过入蜂箱内,这样过箱的速度会更快一些。

夜间过箱,比较适合桶养中蜂。如果是仓蜂,由于蜂巢的范围很大,晚间过箱光线弱,过箱时容易失王,我们认为不宜采用夜间过箱。

2、改进夹绑方法,提高绑脾速度

梵净山多竹,过箱时多用竹签夹绑巢脾。为了加快过箱速度,梵净山管理局负责科技的石科长,按照巢框上下梁之间的距离,将竹签截成合适的长度(较上下梁之间的距离长2~3cm),并在竹签两端的同一侧分别用锋利的小刀刻出2个浅槽,这样在绑脾时用橡皮筋套在浅槽上,可使橡皮筋不致滑落。经过实践,这样操作速度快,比用细铁线或棉线捆绑光滑的竹签,速度要快得多。

3、中蜂长途运输

梵净山培训结束后,我们一行数人又自贵州江口县赶至同属武陵山区的重庆市彭水、大足参访,了解重庆市中蜂生产发展的情况,受到彭水县中宝蜂业公司、彭水县畜牧局、重庆市蜂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农委的热情接待。

重庆市有蜂75万群,其中60%是中蜂,特别是处于渝东北秦巴山区的城口、开县、石柱,渝西南武陵山区的南川、彭水更是以中蜂为主。

重庆市2010年实施两亿农户增收工程,在28种增收模式中,中蜂饲养作为高效特色养殖和助农增收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资金、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扶持,并将位于大足的重庆市蜂业股份公司引入彭水,成立了中宝蜂业公司。

为了满足中蜂产业的发展,重庆市蜂业公司及其下属机构成立了种蜂场,扩繁蜂种供应蜂农,每年约向蜂农提供2万群蜂种。据重庆市蜂业公司龙训明总经理介绍,他们以本地中蜂为母本,采取转地放蜂的办法,加速蜂群繁殖。早春在成都采油菜繁殖分蜂,然后转到天泉、海螺沟等地采山花,花期结束后,又转到泸定、松潘采山花分蜂繁殖,最后到成都龙泉驿采枇杷。

经过转地分蜂繁殖,不但蜂群数量增加,采枇杷花的蜂群群势也强,产量高。过去中蜂主要实行不超过100km的小转地,由于现在这种繁蜂模式需要几百千米长途转地,他们摸索出了一套中蜂长途安全运输的经验:一是严格控制运输时间,驾驶员上路前带足干粮,尽量在路上不停车,少停车,保证早上起运,当晚到达;二是将巢脾距离拉得较宽,让蜂在箱内结团;

三是运输时不盖大盖,途中如遇意外停车、天气晴热,可通过胶管从副盖上给蜂群补水降温;四是到达目的地后不要立即打开巢门,而是先用喷雾器从副盖上喷湿蜂群,过3h后(夜间)再打开箱门;五是蜂王交尾成功后即剪翅,以防蜂群飞逃。几年来他们通过这些措施运蜂,到达目的地后蜂群基本不乱、不跑蜂。

中华蜜蜂是我国的传统蜂种,已有6000年历史。由于中蜂饲养分蜂性强,蜂王产卵力又较低,难以维持强群饲养,无法进一步发挥中蜂的生产潜能,大幅度提高饲养中蜂的经济效益。所以一般初学者很难利用获取的蜜蜂生物学特性优势去发展,也就是中蜂能使家庭生活富裕起来,收益稳定有效。本人在多年的中蜂养殖得知一些养蜂技巧,总结出来与大家探讨,也是抛砖引玉。

产卵区、繁殖区、贮蜜区三者合理有效

控制中蜂在繁殖时要合理采用中蜂的特性,在中蜂繁殖到一定阶段,要把蜂王产卵区和封盖子脾、蜜蜂饲喂繁殖区给以分开,使蜂王产卵积极性提高,同时保证繁殖区的蜜蜂健康成长。若到流蜜生产期,要把生产期的贮蜜区给以保证。一般操作方法:改变中蜂传统单箱单群饲养的方式,常年采取双王夹箱(简称双王群)饲养是中蜂强群饲养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消除失王现象。目前较易于采用的措施是采取双王群饲养或继箱饲养。

中蜂双王群饲养可以采用标准蜂箱:方法是用闸板将箱内一分为二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分别开设在箱前向,或1个设在箱前向,1个设在箱侧向。当巢门均设在箱前向时,可用框式隔王板替换闸板,以消除蜂群偏集现象。流蜜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2块框式隔王板将2群的蜂王分别限制在侧壁向1~2框范围内产卵,箱内中央供部分子脾哺育繁殖饲养,部分贮蜜。

或用囚王笼将1只王扣起来,用1块框式隔王板将另1只蜂王限制在侧向2~3框范围内产卵,箱内其他部分供子脾哺育繁殖。同时留有空脾贮蜜。在大流蜜期间,当底箱满箱时,就要像意蜂上继箱那样,用继箱扩大蜂巢,将子脾调上继箱,并根据需要上、下调整巢脾,进行继箱饲养。流蜜期用继箱取蜜,这也是生产巢蜜和成熟蜜的方式。

蜂王的选育

一群蜂的强壮与蜂王有很大的直接关系,所以选用优质蜂王,主要应考虑选用具优良种性状好、生产性能强的蜂种。因为优良特性的蜂王是中蜂强群饲养的保证,在中蜂饲养中应选用具有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强大、分蜂性弱、高产、抗病力强(尤其是抗中囊病)等特性的蜂种。

蜂种的培养:一种是通过蜂种生产部门购买,但必须注意,引进的蜂王应在使用地养蜂生产中能表现出其优良特性。本人未引进过任何中蜂蜂种;

二是自己蜂场培育蜂种,我们通常是注意选择蜂王产卵力强、分蜂性弱、能维持较大群势、高产和抗病力强(尤其是抗中囊病)的蜂群作母群和父群培育新王。在饲养中蜂的生产实践中,中蜂蜂王一般在使用1年后其产卵力明显下降,导致蜂群群势下降、分蜂性提高,抗病力降低,生产能力下降。

因此,在中蜂生产中,年年采用新王,是为中蜂常年维持强群生产打下基础。中蜂蜂种退化是中蜂难以维持强群的重要原因之一。迄今,中蜂场大都长期自行培育蜂王,蜂王近亲交配,导致蜂群生存力下降,不能维持其在野生状态下所能达到的群势。

在中蜂强群饲养中应重视蜂种退化问题,我们利用陕北大量野生中蜂生存的优势,常常在远离自己蜂场的地方去培育蜂种,利用野生中华蜂作父本或母本。作母本时必须在山林中收集蜂群进行培育,同时用本场所饲养的生产性能良好的蜂群作父本培育蜂王,这样就避免近亲繁殖带来的弊病,防止蜂种退化。

确保箱内饲料充足

中华蜜蜂饲料,主要是蜂蜜、花粉或代用饲料,是蜜蜂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蜂群只有在蜜粉充足的条件下得以生存才有强大群势的发展。而且中蜂对饲料的缺少反应极为灵敏,一旦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存,第一受影响的就是蜂王的产卵量锐减,甚至停产。这一情况在缺粉时更为突出。

“蜜蜂蜜蜂,有蜜才有蜂”深刻揭示了蜜、粉对于蜂群的重要性。因此,在中蜂强群饲养中,不但应保持群内常年有充足的贮蜜,而且在蜜蜂繁殖期当群内花粉不足时,应特别注意及时补给足量的高质量花粉。我们的做法是,在蜂群缺粉时把备好的完全营养花粉从冷库或(冰箱)取出,并消毒后制成花粉饼,置于框梁上饲喂。每次饲喂的量一般以蜂群能在3日食完为度。

保持蜂群旺盛的繁殖力

除了上述采用技能,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应急方面的问题⒈奖励饲喂繁殖期外界无蜜粉源(或者蜜源不充足)时采用稀糖奖励饲喂,每日傍晚进行。连续不断的对蜂群施以持久的奖励饲喂,可以有效地激励蜂群培育健康蜂子。

防止与解除分蜂热

分蜂是中蜂难于强群饲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要在蜂群繁殖中期以后,要注意缓解箱内拥挤状况,对于继箱饲养的蜂群要及时提脾上继箱,对于非继箱饲养的双王群,可采取在底箱上加平面隔王板和空继箱的办法增加蜂巢空间,让多余的工蜂能在增加了的空间结团散热。

“要养中蜂兴,1年2次更新”

采用新巢脾中蜂特点是喜新厌旧。采用新巢脾,一方面巢脾的巢房房眼大,培育出来的工蜂体大而健壮,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巢虫的危害。深刻反映了采用新巢脾才能养好中蜂的重要性。因此,在中蜂强群的饲养中,应及时造新脾和采用新巢脾,淘汰旧巢脾,为蜂群保持旺盛的繁殖状态提供良好的巢房生存环境。

加强蜂群保温

采用双群夹箱饲养可以使蜂群互相取暖,在早春繁殖期天气较冷,气温不稳定,为防止蜂群因冷空气侵袭紧缩蜂团导致蜂子受冻伤亡,还应采取其他措施对蜂群进行保温。简单的做法是,在箱内隔板外填充成束稻草至箱内。

病虫害预防和缓解

预防病虫害是中蜂强群饲养的保证。目前,中蜂强群饲养的病虫害有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和巢虫。对于这些病虫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选育抗病蜂种、在饲养管理中保持蜂群密集,注意蜂群保温和巢内防湿排湿,以及在蜂群的饲料中加入适当的药物防病等。

其他网友回答

蜂箱选择较为随便,密封不牢或有多处洞口可出入,这样的蜂箱会让蜜蜂的外敌有机可趁,特别是中蜂最怕的巢虫,其成虫蜡螟很容易在晚上从某个入口进入,让蜂群防不胜防。很多人对于土养中蜂的蜂箱基本不清理,这也是巢虫易于繁殖的原因之一,中蜂有将旧脾咬掉的习性,咬碎的旧脾碎片没有蜜蜂看守,是蜡螟最佳产卵地,然后巢虫出生后再从碎脾中入侵到蜂脾中使蜜蜂幼虫死亡,最终导致群势衰弱或飞逃。

土养中蜂一般一年只取一次蜜,因此有些人割蜜时为了多取一点就将脾割绝,虽然蜜蜂造脾的速度很快,但是这种行为还是会大大的打乱蜜蜂的生产节奏,使蜂王停产,而且可能会使蜜蜂感觉受到威胁,出现飞逃的情况,所以取蜜时一般至少会留下两脾,最好是留下三分之一给蜜蜂。

管理疏忽,冬季不上保温壳。蜜蜂有很强的温度调节能力,即使是在冬季,蜂巢中心的温度也会被维持在30多度,但是这些温度是通过蜜蜂发热而来的,发热的能量来源于巢中储备的蜂蜜,所以有人觉得只要有蜜蜜蜂就冻不死,这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发热加快新陈代谢会使蜜蜂寿命缩短,而且如果加上一些保温措施也能减少蜂蜜的消耗,这对于蜂群都是十分有帮助的,不过不建议直接给蜂箱加热,这会导致蜜蜂误判外界温度,出巢后直接被冻死。

任由其自然分蜂,有人觉得自然分蜂是蜜蜂最好的分蜂方式,能够在不打乱蜜蜂活动的情况下就实现分蜂,分出去的蜂群起巢也比较快,但是前提是在自然分蜂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将分出去的蜂群收回,如果蜂群逃走了,那就白白损失掉了,所以要么就进行人工分蜂,要么就要注意观察王台的封盖时间,封盖后2~5天是最有可能自然分蜂的,及时将分蜂群收回来。

其他网友回答

你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冬季,外界花源越来越少,蜜蜂采集越冬食料越来越难。此时人工补充越冬饲料必不可少,主要是补充糖水及少量粉料,其中糖水的补充必须科学,否则难以如愿。

  首先,要把握投喂时机,要在严寒到来之前投喂完毕。过早容易误导蜜蜂大量出勤,徒劳空飞;过晚气温偏低,蜂已结团,容易造成不采不吃,或采后加工难度增加,蜂子体能消耗过大的后果,打乱蜂子的正常生活秩序。若连续多天投喂,也可适当打破惯例,即每天在少数群内不定时地穿插提前进行,避免蜂子因条件反射每天傍晚兴奋外飞。

  其次,要提高投喂质量。一是糖水浓度要适当提高,以1∶0.8左右为佳。二是适当添加其他养分,如奶粉、维生素和食用盐等,并搅拌均匀。三是投喂量要适当。要根据蜂种的不同和群势强弱差别“量蜂而投”,即意蜂多投,中蜂少投,强群多投,弱群少投,存蜜多的少投,存蜜少的多投。四是初次投喂时,糖水的温度可略高于当时气温,以便招引蜂子吸食。

  再次,要防蚂蚁成群偷食。蚂蚁喜欢甜食,尤其黑黄两色的小蚁最为厉害,若无防备,不仅偷食糖水,严重时可大量暂栖于蜂箱盖内外,最后迫使弱群蜜蜂举家迁逃。对付的办法:一是注意寻找蚁窝,彻底毁巢。二是将蜂箱架的四条腿,安放在盛有清水的盆或桶内,形成蚂蚁无可逾越的水域,并使箱体独立于空间。三是及时查箱,发现后当场消灭,但千万不可用灭蚁灭蚊类药剂喷杀,因该药对蜂子威胁很大。此外,蟑螂等昆虫也喜欢潜入蜂箱内偷食糖水、蜂蜜,一旦发现,应尽力将其消灭。开箱时间不能太长,尤其不要将投喂和查箱混在一起,以免时间过长引发盗蜂。

希望能帮助到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