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家园共育理论如何在幼儿园中进行实践?
优质回答:
现在的幼儿园都是实行以家园共育为主对幼儿展开教育,其实小学初中也是如此。幼儿有学校,家庭两个生长环境,必须家园联手才能更好促进幼儿发展。
现阶段得幼儿园更是明令禁止小学化,实行以游戏为主,玩中学的教学方式。这是大多数家长无法理解与接受的。老师,家长一定要互相沟通,才能更好的掌握孩子的各种情况,不同的环境用适宜的方法共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现在幼儿园多喜欢举办亲子活动,能够很好的促进家庭和谐,父母情深,可以让家长换一种健康方式与孩子相处。不用像在家鸡飞狗跳
其他网友回答
家园共育即是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幼儿园或者是家长单方面进行的教育工作,而是由长与幼儿园共同合作、共同进行的教育工作。家园共育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家园共育,我们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并主动参与。支持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如何做好家园共育,我认为应该做到:
第一:沟通。家长和幼儿园进行有效沟通,达成教育观念的统一。家长积极跟老师配合,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在家鼓励孩子发展其优点,多和老师一起探索如何改正孩子的缺点,让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一步步健康快乐的成长。幼儿园提供各种各样的对话、交流平台,比如家长座谈会、沙龙、经验分享家长开放日等等,促进家长与老师有效的沟通,增加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友谊,彼此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为家园共育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幼儿园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当中,进一步进行家园互动。成立家委会,每个班级选出两三位家长,参与班级的教育教学、卫生、保健伙食、安全等各项工作,让家长全方位参与监督。与此同时,各种大小型的活动,邀请家长参加策划与组织。跟幼儿一起参加活动。
第三:指导家长科学育儿,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幼儿园定期举办家长讲座,邀请资深专家来幼儿园讲课,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指导家长教育误区,为家长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
这是我在多年的幼教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幼教工作提供一点帮助。
其他网友回答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家园共育在家长和孩子中至关重要!
实行中常见问题,1.园区过度开展亲子活动,而且时间上与家长工作时间冲突。
2,园区与家长的沟通少,命令式沟通较多,影响了相互之间的信任交流,从而更加影响到孩子参与活动后的结果。
3,满目的参考其他地区成功经验,没有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工作,影响到最终成效。最后家长,孩子疲惫,效果反而不佳。
所以,新的教学理念,最重要的是结果实际情况,同时多与家长沟通交流,作出模拟方案后,再落地实施。
其他网友回答
一、从细处入手,取得家长信任,是开展家长工作的关键。
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对教师的信任,是做好家长工作重要的一环,只有信任,才能有理解;只有理解,才会有配合。因此,要做好家长工作,要从细处入手。
1、家访,是建立家园密切关系的第一步。
新生入园的家访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使教师了解孩子的一些性格、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观点、教养态度及对幼儿园的需求等,以便孩子入园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另外,对孩子入园前进行家访,让孩子在入园前认识老师,与老师建立初步的情感,可以减缓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使之能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也使家长看到教师的细致工作态度,感觉到教师对孩子的关心,使之产生好感。
2、充分利用接送孩子时间,灵活与家长沟通,是建立家园密切关系的重要环节。
老师每天与家长接触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互通信息,使家长了解孩子当天在园的情况,对待家长决不能仅用一句“挺好的”来应付。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小班新入园的孩子,吃喝拉撒睡是新生家长尤为关注的问题,教师哪怕就一两句话,也会使家长感觉到教师在关注自己的孩子,也会觉得满意。如:“馄馄今天吃了两碗饭,还在幼儿园大便了。”“玲玲午睡时,听着老师讲的故事,很快就睡着了。”等等听了老师这样的话,家长会感觉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重视,也能从中感受到教师工作的细心,使家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
3、细致观察,做好观察记录,建立幼儿成长档案,是家长了解、信任教师的有效途径。
幼儿的成长档案,是建立在教师细致观察基础上的。在幼儿成长档案中,教师随时记录孩子在园的表现、行为、趣事,以及教师通过某件事对孩子的进一步的了解,或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帮助幼儿改进、克服自身的缺点使之进步及提出一些建议供家长参考等,使家长通过幼儿成长档案,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及发展,取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从而在教育孩子上产生共鸣。请家长看了孩子的成长档案,从中家长看到了教师耐心细致的照顾孩子的情节,记录了孩子每一点小小的进步及情绪的变化,使家长感受到了教师的真诚与耐心,对教师从此产生了信任。
4、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赢得家长的信任。
记得有一段时间,班级马晨云小朋友不爱吃饭,妈妈领他看了中医,说是脾胃不好,还开了排号药。妈妈想让她在家休息,按时吃药,调养一段时间,可孩子不愿意。在了解情况后,提议把药带到幼儿园来,由老师喂他吃药。我每天都按要求用温水按时、按顺序得给孩子喂排号药,并注意一日三餐不让她吃禁食的食物。每天离园时我都告诉家长:“今天的排号药我给孩子按时服了,您放心吧。”每次听完我的话,家长都会感激地对我说谢谢。耐心换来了家长的放心,细心换来了家长的信任,爱心换来了家长的理解。只有当家长感受到幼儿园的老师喜爱和关心她的孩子时,就自然会产生信任感,只要家长信任老师,家园之间自然就架起了情感桥梁,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二、“家园互动”,提高家园共育的有效性
家长、幼儿、教师是整个幼儿园教育中的三个支点,我们让家长、幼儿共同参与当前幼儿园,这是我们所追求家园共育的新举措。
1、让家长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注重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探究、共同成长。如在大班“环保”主题活动中,为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我们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查阅水污染、空气污染、沙尘暴等环保方面的资料,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实地参观并探究:水怎么变脏了?汽车的尾气有什么危害?等等,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幼儿了解和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孩子尝试了各种学习方法,而且初步培养了孩子的环保意识。有的家长还深有感触说:“这些活动也提高了我们成人的环保意识。”
2、让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把家长请进幼儿园,让他们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学习、生活活动,发挥来自社会各行业家长的独特作用。我们幼儿园正是本着合作、平等的态度去激发家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家长从原来幼儿教育的旁观者、被指导者的角色变成了现在幼儿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幼儿也从原来的被动的接受形式的学习转化为探索体验式的学习;我们的老师从各自为政执行自己的学科教学计划,到现在和家长、幼儿一起选择课程、平衡课程、优化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
三、提高家园共育的实效性 为了达到家园同步地配合教育,家园双方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情况做到家园相结合”。
1、家长学校与专家咨询相结合
家长学校是家园共育促进课改发展的重要阵地。为了使家长学校讲座内容具有针对性、指导性,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注重对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分层指导,如“祖辈家长会”重点指导爷爷奶奶们在家庭教育中注意不要溺爱孩子,要求他们及时与老师、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信息沟通;对孩子的父母们,我们主要采用讲座式、活动式、交流式开展活动,这样效果比较显著。
3、书面联系与电话沟通相结合
我们幼儿园设有家园联系手册,有关孩子在幼儿园的发展情况可通过联系手册达到情况交流。有的家长不能亲自接送孩子、平时工作又很繁忙,就用电话联系方式与家长联系、沟通。如有的孩子在性格上有明显的自闭症或行为习惯方面问题较大,就与家长电话联系,约定时间专门进行交流与探讨,共商对策;当孩子取得进步时,教师及时通个电话,共同鼓励,巩固和强化有效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