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初学诗词,如何不让自己所写的诗词沦为打油诗?
优质回答:
沦为打油诗?打油诗很低档吗?唐代天宝年间有个读书人,叫张打油,他写诗喜用乡间俚语,不讲平仄对仗,也不按韵书押韵,因此不受士大夫待见。可老百姓喜欢,也就小有名气。如其《雪诗》:
江山一笼统,
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虽说写雪,但通篇无一雪字,而且非常形象的写出了雪后乡间景致,诙谐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只是窟窿、黄狗白狗的,都是乡俗俚语,上不了阳春白雪,格调高雅台面。
其实关于平仄和韵书,在初唐时是不太讲究的。在南齐时,格律诗才刚出现,中国第一部韵书《切韵》(原书已失传),在隋时才出现。成就李白杜甫诗仙诗圣大名的诗,也大多不是格律诗。只是在崖山之后,汉家自信受挫,到了明清,格律便越发显得重要,不会写格律诗的人简直入不了流。可人民大众从不信这一套,你格调高雅,丝丝入韵,绕梁三日,那又怎的?你通篇文言、词藻华丽、句句用典,可是晦涩难懂,几人能欣赏呢?能流传千年,广为传颂的诗,都是那些几近白话的诗。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没有格律,但朗朗上口,三岁小孩都能背诵。千古词帝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就几近白话,不照样流传千古。
可见我们写诗,先要把你写出来的东西让大家明白,再去追求格律才是正道。不然通篇堆砌,自造词组,不知所云,一头雾水,满脸懵逼,谁来欣赏?那些什么花体,什么乌体,不仅遗笑千年,更是对诗的亵渎。
我这里没有一点贬低格律诗的意思,格律诗是我们民族文学艺术顶尖瑰宝,没有深厚的古典文化积淀,那是玩不转的,不是你一年半载就能拿得下来的。光学格律没用的,功夫在诗外!这个诗外就是还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广泛的社会生活体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人说俯首即诗,就看你能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没有较高的文化,并不能阻止你我对诗的热爱。君不见前阵子火得不行的那个什么:‘’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椅子,矮椅子,都是木头‘’!虽说俚俗,不照样给人欢乐,受人喜爱!
当然,掌握一点格律知识,也就有了进一步欣赏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待你写诗有了相当功底了,便能驾轻就熟,自然入韵了。
其他网友回答
已经是啦!打油诗也挺好的!
其他网友回答
就我个人的审美而言,打油诗普遍不具备有深度的艺术性,就如老干体一样让人深恶痛绝。
你不能把传播性和艺术性混为一谈,因为《静夜思》上过小学课本,知道的人多,所以就认定静夜思艺术水平很高?你也不能为了证明打油诗不浅俗,而自作主张把《静夜思》划归到“打油诗”一类,不懂诗的人只觉得《静夜思》语言通俗,读来顺口,却察觉不到它的温柔敦厚,这是“打油诗”所不具备的。
是不是觉得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骆宾王的《咏鹅》,赵师秀的《约客》都是打油诗?但是这两首诗,你们除了能欣赏到语言通俗易懂,还能欣赏到什么?《咏鹅》的写物之传神写照,声色毕现,几首打油诗能做到?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为什么能成为千古绝唱?因为它包含着“生生不息、韧劲顽强”的精神,你们写打油诗,如果只是以为语言通俗易懂,就是好诗,那真是嚚窳。
最重要的是,你们把以上这些诗,归类为打油诗,问过李白、白居易、骆宾王、赵师秀的意愿了吗?他们的《将进酒》、《长恨歌》、《帝京篇》,你们写打油诗,能写出来吗?
你当是给三岁小孩写儿歌呢?
还有,不是写阳春白雪的人,自我欣赏,也不是写打油诗的自我欣赏。因为审美的层次不同,每个层次的人欣赏的诗词不同而已。
所以,有些人欣赏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的人欣赏的是“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诗词的欣赏,从来都是分层次的,有人欣赏下里巴人,有人欣赏阳春白雪,还有的人欣赏中庸,有的人欣赏浅近滑易,也有人欣赏高雅平和。
只是,我们都不必要站在自己的审美倾向上,去抨击、贬低另一方。我在这里之所以怼打油诗,就是因为,有些人因为自己的审美,而刻意抬高打油诗。
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说,你鼓吹打油诗才是好诗,实在是误导了别人,不是所有的诗,都得写成“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的才能让大家欣赏到美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以上这些诗,都是语言通俗,明白如话,但是,与打油诗相比,却若云泥之别。
好的诗词,在语言通俗的前提下,还能做到语言的优雅、美丽、和简洁,兼顾艺术性和思想性。
而打油诗,除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甚至有的还鄙俗,更鲜有其特色。
其他网友回答
帮你写出高端诗句对联必看课程:平仄是什么?诗词韵有多重要?
平仄是诗词最基础的知识点。在流传千古的古诗中,不管是五言还是七言,平仄对仗更是工整讲究。
那什么是平仄呢?
一,平仄
平仄现在很少讲,古代和现代的音标也略有区别。区分平仄要记住一句话:
平分阴阳,入派三声。
讲解:平分阴阳的意思就是平音分为阴平和阳平。
阴平是指现在普通话的一声。也就是
阳平是普通话的二声,也就是:
而仄声则包括:
普通话三,四声。三声又称为上声,四声又称为去声。
入声字:在现在汉语中的音标不属于三四声,但是在古代属于。比如杜甫《春望》里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其中“国”字,在古代就是入声字。
详细来说,入声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声调。是指一个音节以破音/p/、/t/、/k/作结,发出短而急促的子音。入声已经在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不复存在。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常用的入声字表,大家可以参照一下:
平仄也有一首诗:
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
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
那平仄应该如何运用到诗句中呢?
二,平仄规则
在一首诗中:
一句之中,平仄相间。
一联之中,平仄相对。
两联之中,平仄相黏。
这里拿毛泽东的《长征》举例说明这三句话的意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一句之中,平仄相间。
金沙水拍云崖暖
平平仄仄平平仄
(拍为入声字)
所以在诗或对联当中,平仄应该是交替相间的。
2.一联当中,平仄相对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在诗句当中,上下句要形成以上这种平仄相对的模式。但是在对联中,说一副对联对的很工整,就是指平仄相同或相反,动词名词对仗,寄托情感相似。
3.两联之中,平仄相黏
其中,“水”是三声,与下句“岭”的声调同属于仄声。所以这个相黏指的是2,3句相黏,4,5句相黏,以此类推。
“水”与“岭”相黏。
“水”与“蒙”相对。
以上就是一首工整的诗需要具备的条件。可能会有人问:这么多的规则需要遵守,那这诗怎么写?许多有灵气的对联,因为要遵守规则而变得死板,失去了意境。
但是如果连规则都不知道,那何来鉴赏古典文学一说呢?会辜负前人留下的大好诗篇。正因为有陈规戒律的存在,才筛选出了哪些古代文献随着时代被遗忘,哪些快意好句受世世代代传颂。就像是美好纯良的品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反而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有味道。
那请问各位看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好在哪呢?欢迎大家评鉴留言。
诗,词,曲,赋都是韵文,押韵是最基本的条件。
现代诗有很多都是一行一句,末尾字音并不押韵。所以在诗词意义上来讲,这样的文章并不算是诗,只是沿用了诗的格式,没有诗最重要的特征。
那对联需要上联与下联押韵吗?
实际上是没有要求的。但没有要求就是最难的要求。
1.如果能够押韵,又不是刻意的凑韵,那么这副对联就很有水平。很多人用押韵来体现高超的文学造诣。
2.如果不押韵,但平仄相对或相同(可参考第一课的平仄讲解),意境深远,也是能够体现出对对联人的水平。
3.最工整的对联包括:押韵,平仄相同或相反,词语性质相同(形容词,名词等都一致),引用典籍(众所周知的经典故事使对联附有灵魂),寓意深远。
一个五言对联或一个七言对联,能在短短的几个字中就体现出这么多,是相当难得的。这也能是评定一首诗或者一副对联的标准。
那今天我们讲的是韵,韵可是门大学问。
韵,韵脚,韵书,押韵
1.韵
一个韵,由韵头,韵腹,韵尾组成。而韵腹又是韵的必然组成部分。一个韵可以没有韵头和韵尾,但不能没有韵腹。如下图:
2.韵脚
指押韵这个字,如:
看到这首诗肯定会有人问,流和楼的韵母不一样啊,怎么能算是押韵呢?这就是押韵的神奇之处。并不是只有相同韵母才叫押韵,押韵是指相同韵部。
在唐代之前,人们押韵是在口头上进行的。
而唐朝以后,读书人是根据韵书来进行押韵。
韵书
韵书的发展如下:
隋 陆法言《切韵》
《切韵》是韵书史上划时代的产物,是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是一系列韵书的定型之作,在汉语语音史上有很重要作用。但《切韵》到现在只留下残篇。
唐 孙愐 《唐韵》
唐天宝年间,开元年间;
“今加三千五百字,通旧总一万五千文;其注训解不在此数。”
宋 陈彭年,邱雍 《广韵》
上平28韵,下平29韵
上声55韵,去声60韵 入声34韵
共206韵
《闻见记》《平水韵》…
平水韵30个平声韵部
上平声:
下平声:
词韵14个平声韵部:
写诗只押平声韵。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吧。看了这期课肯定会有很多疑问,建议大家买两本专业的书籍来学习。在这里为大家推荐:
1.王力 《诗词格律》 中华书局出版;
2.声律启蒙
喜欢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朋友们请关注我,让我们在这个冬天共同吟诗作对,莫负初雪梅花蕊吧。
其他网友回答
答:应该多读多背古典诗词。学习古人写作技巧,用词,用典。避免出现大量白话诗,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