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荣:这些历史的真相,为何被长期隐瞒

公众号“读书人冯学荣”已更名为“冯学荣读史”
商务合作唯一联系人微信号:fhytbb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两篇十分有趣的古文。
第一篇,是明朝时期住在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点评中国人。
第二篇,是乾隆皇帝回给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
这两篇古文,非常有趣,它们可以给我们传达许多的信息,也可以让我们读懂那个时代许多的事情。
1
利玛窦标准像
我们知道,明朝万历年间,从意大利来了一个名叫利玛窦(Matteo Ricci)的传教士。
利玛窦在北京期间,得到了万历皇帝的信任和喜爱。
万历皇帝特许利玛窦长期生活在北京,传播西学,例如几何学等等,就是利玛窦带进中国来的。
利玛窦在北京,一直住了9年之久,并且最终老死在北京了。
至今,利玛窦的坟墓,仍在北京。
利玛窦在北京的墓地
利玛窦死了之后,留下一本厚厚的日记。
后来,比利时传教士把利玛窦留下的这本日记,带回了欧洲,并且在欧洲出版了,起书名为《利玛窦中国札记》。
《利玛窦中国札记》记录了利玛窦在中国多年生活的点滴见闻。
有趣的是,在《利玛窦中国札记》里面,利玛窦留下了大量对中国人的点评之语。
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这里摘录几段,读一读,看看在利玛窦的心目中,中国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利玛窦对中国人的好评
好评之一
“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以普遍讲究温文有礼而知名于世,这是他们最为重视的五大美德(仁、义、礼、智、信)之一,他们的著作中有着详尽的论述。对于他们来说,办事要体谅、尊重和恭敬别人,这构成温文有礼的基础。他们的礼仪那么多,实在浪费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熟悉他们的风俗的人实在感到遗憾,他们为什么不摒弃这种外在的表现,在这方面他们远远超过所有的欧洲人。”
好评之二
“中国人是最勤劳的人民,而且从以上几章可以很合逻辑地得出结论说,他们中间大部分人机械工艺能力都很强。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原料,他们又天赋有经商的才能,这两者都是形成机械工艺高度发展的有利因素。”
好评之三
“在这样一个几乎具有无数人口和无限幅员的国家,各种物产又极为丰富,虽然他们有装备精良的陆军和海军,很容易征服邻近的国家,但他们的皇上和人民却从未想过要发动侵略战争。他们很满足于自己已有的东西,没有征服的野心。他们和欧洲人很不相同,欧洲人常常不满意自己的政府,并贪求别人所享有的东西。西方国家似乎被最高统治权的念头消耗得精疲力尽,但他们连老祖宗传给他们的东西都保持不住,而中国人却已经保持了达数千年之久。”
利玛窦和他的明朝朋友
利玛窦对中国人的差评
差评之一
“中国人把所有的外国人都看做没有知识的野蛮人,并且就用这样的词句来称呼他们。他们甚至不屑从外国人的书里学习任何东西,因为他们相信只有他们自己才有真正的科学和知识。如果他们偶尔在他们的著述中有提到外国人的地方,他们也会把他们当做好像不容置疑地和森林与原野里的野兽差不多。”
差评之二
“大臣们作威作福到这种地步,以致简直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自己的财产是安全的,人人都整天提心吊胆,唯恐受到诬告而被剥夺他所有的一切。正如这里的人民十分迷信,所以他们也不大关心什么真理,行事总是十分谨慎,难得信任任何人。”
差评之三
“中国所熟习的唯一较高深的哲理科学就是道德哲学,但在这方面他们由于引入了错误,似乎非但没有把事情弄明白,反倒弄糊涂了。他们没有逻辑规则的概念,因而处理伦理学的某些教诫时毫不考虑这一课题各个分支相互内在的联系。”
差评之四
“没有人会愿意费劲去钻研数学或医学,结果是几乎没有人献身于研究数学或医学,除非由于家务或才力平庸的阻挠而不能致力于那些被认为是更高级的研究。钻研数学和医学并不受人尊敬,因为它们不像哲学研究那样受到荣誉的鼓励,学生们因希望着随之而来的荣誉和报酬而被吸引。”
差评之五
“因为他们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国人认为所有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的名气而论,他们不仅把所有别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理性的动物。在他们看来,世上没有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化是值得夸耀的。这种无知使他们越骄傲,而一旦真相大白,他们就越自卑。”
利玛窦和他的好朋友徐光启
哈。
大家说说,利玛窦对中国人的看法,是不是很精辟呢。
细细品读这些点评,我们是不是有恍如隔世的赶脚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利玛窦对中国人的差评之四。
在差评四当中,利玛窦回答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明朝时期的中国人,对科学技术的研究没有兴趣?
利玛窦对此给出的答案,一针见血,是这样的:
因为中国人奉行的是科举制度,读八股文,写八股文,研究八股文,只有八股文写得好,明朝的中国人才有机会出人头地,而研究科学技术,不受当时中国社会的认可,得不到任何体面的回报,所以,明朝时期的中国人,对研究数学、医学等科学学科,没有兴趣。
利玛窦的分析对不对呢?
我认为,不但对,而且非常精辟。
无利不起早。
在明朝的社会体制下,中国人研究科学,没有回报,所以,他们不会研究科学。
非常简单而且直接的逻辑。
利玛窦毕竟和明朝时期的中国人有过广泛的交往,他对中国人的这个特性,可以说是耳濡目染,都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利玛窦从人性入手,直接道出了科技在中国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
可见利玛窦这个老洋鬼子,不愧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2
马嘎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想象图
大清帝国乾隆时期,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使节马嘎尔尼使团等人来到北京,并且带了乔治三世的一封信给乾隆皇帝。
在信里,乔治三世要求派一个英国公使,常驻北京,以作为英国商人的代表。
乾隆给乔治三世回了一封信,加以拒绝,这封信是文言文的。
今天冯老尸把乾隆皇帝的这封回信,翻译成了现代中文,让大家好好开开眼界:
英王乔治三世
乾隆皇帝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
英国的国王,我(乾隆)告诉你啊:
我查问了一下,说你这个国王,在大海的那一边。
而且我也听说了,你有意告别野蛮,有心向我中华学习开化。
所以呢,你这次派了使节,不远万里,航海前来我天朝,向我进贡,并且祝我万寿无疆,还带了一封信给我。
我看你们,还算是虔诚的。
我看了你给我写的信,用词也还算诚恳,可见你这个国王啊,对我还是恭顺的,对此,我表示欣慰。
你派来的一众使节,我考虑到他们一路上辛苦了,所以,我特意吩咐了我的下人,带他们在京城,好好游玩了一下,并且,我也设宴款待了他们。
随行来的船上水手六百多,虽然他们停泊在船上,没有进京,我也对他们给予了赏赐。
所有人,我都给予了恩惠,一视同仁。
而至于你这个国王信里说,要求派一个英国人到我天朝来,常驻在我天朝,管理你们英国商人的买卖贸易,我看这个建议和我天朝的体制不合,绝对不可行。
以前也有西洋人自愿来我天朝当公务员,我们也准许过,但是他们一旦来我天朝当公务员,则必须穿我天朝的官服,乖乖在我政府做事,但是,永远不准他们再回本国,我们天朝体制向来如此,想必你这个国王,也听说过了吧。
而现在呢,你这个国王要求派一个英国人来,常驻我北京,不能像以前的外国人一样,为我天朝政府服务,永不回国,可是鉴于我天朝体制,又不可能任由他自由往返大洋两端,传递信息,所以,我认为毫无必要。
而且呢,我天朝管辖的地盘很大,凡是外面的藩属国使节来京城,我们的官方招待所,安排食宿,入住出门,等等各种,都必须依照我天朝的体制,不可能让你英国派一个使节来常驻北京,然而一切行动均不听我天朝指挥,那是不可能滴。
像你说的,留一个英国人在我京城,语言不通,他也不肯穿我天朝的服装,那么我们根本不知道该把他安置在哪里才合适。
如果说参照以前来天朝当公务员的西洋人的先例,强迫你这个英国驻京使节改穿我天朝的服装嘛,好像我天朝也不太喜欢强迫别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
你换位思考一下,假设我天朝派一个中国使节,常驻你们英国,难道你会准许吗?
你也不会准许的!
况且,西洋国家很多,又不是只有你们英国一家,对吧。
如果我答应了你的请求,其他西洋国家个个都来提同样的请求,那么我岂不是都得一一恩准?
这是绝对不可行的。
我怎么可以因为你英国国王一个人的请求,而改变我天朝一百多年的制度?
你说对不对。
如果说你这个国王,是为了照顾你们英国商人的贸易,你们不是已经在澳门落脚很多年了吗?以前我一直没有为难你们呀。
以前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家派使臣来京,恳求我天朝关照他们国家的商人,我们看他们都诚恳,也都答应了呀,我们也照顾他们了呀。
上一回我们广东有个名叫吴昭平的商人,拖欠西洋商船的债务,我们当时叫地方官先从政府小金库里,先给他垫支了!并且,我们把这个欠债不还的无赖吴昭平逮捕治罪了。
我想,这件事,你也早就听说了吧。
所以我说呢,你们英国,又何必派个人常驻我京城?
况且你派个使节常驻我北京城,可是你们英国商人又聚居在澳门,这里差不多一万里的路,你的驻京代表,又怎么照顾他们呢?
如果说,你们英国人是仰慕我们天朝,想参观学习我们天朝的文化教育等,则我天朝自有天朝的礼法,和你们英国不同,即使你们派来的使节都学会了,可是回到你们国家,你们自有你们的风俗,也用不上,所以即使学会了,也没什么用。
我天朝管理五湖四海,只知道励精图治,好好治理国家,奇珍异宝什么的,我们有的是,一般都不稀罕,然而,考虑到你们英国使臣这次带来进贡礼物,诚心诚意,所以,我特意叫有关部门收下了。
其实啊,我们天朝的道德和威风,远播各国,什么宝贝,我们都有,我们都见过,你派来的使节也亲眼看到了。
可是呢,我天朝从来不太稀罕那些奇巧之物,更不需要你们英国帮我们天朝制造什么东西。
所以说,你提到的派一个英国代表常驻我北京城,这件事违反我天朝体制,而且对你们英国,其实也没什么好处。
所以,我特意写这封信回复你,跟你说清楚,并且吩咐你的使节等人,启程回国。
你这个国王,唯一要做的事情,是要好好体会我这个皇帝的意思,以后越来越虔诚,越来越恭顺,这样我们才能共享太平之福。
除了给你们的使节赏赐各种礼物之外,我也特意下了圣旨,给你这个国王也送一点礼物,送你一些绫罗绸缎、各种珍贵文玩,有清单列明,你就收下,并且知道我这个皇帝的好心。
就这样。
马嘎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想象图
从乾隆皇帝给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这封信,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读出来:
第一个,乾隆皇帝并不知道,这个时候英国的物质文明,已经超过了大清。
第二个,乾隆皇帝并不知道,这个时候英国人的制度和人的意识,已经超过了大清。
乾隆皇帝
四十七年之后,英国人用炮舰,轰开了大清帝国的国门。
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一切都已注定。
(有意思的是:广东商人吴昭平拖欠洋商货款,清政府代吴昭平把欠款垫付给了洋商,这一点应该说是难能可贵,换了今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做到这个的,恐怕不多)
马嘎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想象图
附录
乾隆给英国国王信件原文
敕英咭利国王谕: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咭利国王知悉,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用将忱悃。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所有赍到表贡之正副使臣,念其奉使远涉,推恩加礼。已令大臣带领瞻觐,赐予筵宴,叠加赏赉,用示怀柔。其已回珠山之管船官役人等六百余名,虽未来京,朕亦优加赏赐,俾得普沾恩惠,一视同仁。至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向来西洋各国有愿来天朝当差之人,原准其来京,但既来之后,即遵用天朝服色,安置堂内,永远不准复回本国,此系天朝定制,想尔国王亦所知悉。今尔国王欲求派一尔国之人居住京城,既不能若来京当差之西洋人,在京居住不归本国,又不可听其往来,常通信息,实为无益之事。且天朝所管地方至为广远,凡外藩使臣到京,驿馆供给,行止出入,俱有一定体制,从无听其自便之例。今尔国若留人在京,言语不通,服饰殊制,无地可以安置。若必似来京当差之西洋人,令其一律改易服饰,天朝亦不肯强人以所难。设天朝欲差人常驻尔国,亦岂尔国所能遵行?况西洋诸国甚多,非止尔一国。若俱似尔国王恳请派人留京,岂能一一听许?是此事断断难行。岂能因尔国王一人之请,以至更张天朝百余年法度。若云尔国王为照料买卖起见,则尔国人在澳门贸易非止一日,原无不加以恩视。即如从前博尔都噶尔亚,意达哩亚等国屡次遣使来朝,亦曾以照料贸易为请。天朝鉴其悃忱,优加体恤。凡遇该国等贸易之事,无不照料周备。前次广东商人吴昭平有拖欠洋船价值银两者,俱饬令该管总督由官库内先行动支帑项代为清还,并将拖欠商人重治其罪。想此事尔国亦闻知矣。外国又何必派人留京,为此越例断不可行之请,况留人在京,距澳门贸易处所几及万里,伊亦何能照料耶?若云仰慕天朝,欲其观习教化,则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尔国各不相同。尔国所留之人即能习学,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属无用。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尔国王此次赍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尔之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是尔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一事,于天朝体制既属不合,而于尔国亦殊觉无益。特此详晰开示,遣令该使等安程回国。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矢恭顺,以保义尔有邦,共享太平之福。除正副使臣以下各官及通事兵役人等正贯加赏各物件另单赏给外,兹因尔国使臣归国,特颁敕谕,并赐赍尔国王文绮珍物,具如常仪。加赐彩缎罗绮,文玩器具诸珍,另有清单,王其祗受,悉朕眷怀。特此敕谕。
冯学荣过去10年发表过、未发表过的文章汇编为电子文集共24集(每集页数约200、含文约30篇)PDF格式,包括:《冯学荣谈经济常识》、《冯学荣说大千世界》一套五册、《冯学荣精品散文集》一套四册、《世界的真相其实很有趣》、《冯学荣杂文集》一套两册、《冯学荣谈历史》一套五册、《日本为什么侵华》、《不忍面对的真相》、《隐动力》、《冯学荣谈财富、三观与自由》、《亲历北洋:从共和到内战》、《中国历史的侧面Ⅱ》,共24册电子文集,读者优惠价199元,需要珍藏的朋友请扫以下二维码,加助理微信(请注明买书),微信转账给助理,助理会把电子文集发到你微信里: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