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前后是否矛盾?
优质回答: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文章后段有如下抒情: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这里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的意思是“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而再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这个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矛盾,或喜或悲的都是为了君主、百姓,不是为了自己。
作者不计个人得失,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正是这篇文章世代为人们所喜爱的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真正读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你就明白前面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后面又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两者表面上看都属于情绪,却并不矛盾。
《岳阳楼记》全文360字,字字珠玑。
要读懂《岳阳楼记》,先要了解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曾在朝廷任职并权知开封府,因与执政意见不合,外迁为饶州刺史;后数年因经略陕西、抵御西夏元昊有功,回京为枢密副使,迁参知政事。
仁宗庆历年间主持推动“庆历新政”,后又宣抚河东、陕西,卒谥文正。范仲淹为北宋名臣,能词善文,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从《清平乐》中也可以看到,范仲淹是耿直忠臣,是无暇君子,是官场清流,是天下文人仕子的精神高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
要读懂《岳阳楼记》,要了解成文前后的故事
《岳阳楼记》是一篇典型的命题作文。当时范仲淹挚友滕子京因为“枉费公用钱”公案知岳州,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修成后,滕子京请画家画《洞庭晚秋图》,并差人抄下旧岳阳楼上的所有楹联,派人送至被老朋友范仲淹处。
而此时的范仲淹因“庆历新政”失败,被贬谪至邓州任职。范仲淹仅凭着一幅图,在遥远的邓州,将满腔的抱负和才情述诸笔端。《岳阳楼记》一挥而就。
《岳阳楼记》以其叙事简明,写景传神和议论真切,为世人所传颂。本文将岳阳楼的自然风光中阴沉晦暗与晴明可喜的两种景色,用色彩丰富的对偶句描摹详尽,韵律整齐富有音乐美感。
尤其是作者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抱负融入文中,超脱了外界景物,超越了一己私情界限,成为承载天下公心的浩浩历史长流,使这篇文章有着远超同代的思想性。
何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仁人君子既不因自然景物之美好而喜悦,也不因个人遭遇的坎坷而悲伤。境界已是高超,君子不会困囿于外物,不会为得到或失去外物而悲喜;君子心中无我,不会因为自己一己的得失而悲喜。君子的悲喜超越外物,不囿于私情。为物喜,为己悲,都是小情绪。
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只有在世上所有的人没发愁之前,自己先已担忧;在世上所有的人都欢乐以后,自己才会高兴”。这是大爱,是大格局,是大境界,君子之忧只为天下,君子之乐只为天下。为家国社稷、为黎民百姓,为天下苍生。为天下忧,为天下乐,是大情怀。
所以说, 前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后面又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两者中,前句为个人私情,属小情绪;后句为大胸襟、大情怀,此两者并不矛盾。
其他网友回答
《岳阳楼记》创作于庆历六年(1046),当时的政治背景是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想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力图强国富民,重振军威,让北宋走出两党争斗,发展民计民生,最终通过国力的恢复,争取收回燕云十六州。
可是宋仁宗改革意志不坚定,再加上最大的阻挠:地主阶级和士大夫,所以改革注定失败,范仲淹得罪了宰相吕夷简,因此被贬到河南邓州,范仲淹曾经满腔热血,如今空有报国的决心,不能施展,被冰冷的现实打败。
受好友滕子京邀请,范仲淹为其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写作地点在邓州,其实范仲淹没有去洞庭湖、岳阳楼。
全文从第二段开始,范仲淹真的好似潇洒神仙,神游一番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让读者身临其境,山楼的地势、轮廓跃然纸上。
之后是天气的强烈变化,“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洞庭湖周围山峦地势在风雨中也像一个失意的仕人,郁郁不得志;笔锋一转,岳阳楼湖景、岸滩、渔人、月亮、沙鸥,再加上登楼人欢唱的心境,这里不就是九霄云顶那神仙洞府嘛,“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可以看出,这里范仲淹也在安慰心灵,试图忘掉朝廷那些争斗的纷扰。
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范仲淹心中的改革是他不能忘掉,或者根本忘不掉的执念。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范仲淹对自己得失的描述,在朝为官可以呼风唤雨,得到的身外之物是依托你的官威,如今被贬,还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只能做到自身不气馁不自卑,男儿志在四方,终会有用武之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对国和民的寄托,在这个天下,也就是北宋王朝,还没有开始担忧之前,我先考虑到这些,所以想尽一切办法,祛除忧患,给北宋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在老百姓享受安定生活,国富民强以后,天下人都快快乐乐的生活,那时候的我,也可以露出笑容。
从个人到家国,没什么矛盾,范公不愧精忠的贤臣,一篇洋洋洒洒的《岳阳楼记》千百年来令无数后辈敬仰,甚至我到现在,还能通篇一字不差的背诵《岳阳楼记》,真的像镶嵌脑子里的文章。
听说去岳阳楼游玩,能通篇背诵全文,不用花门票钱,不知道有没有去过的小伙伴,告诉下。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范仲淹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关键并非是“物”,此时的“喜”“悲”是自私的狭隘的是个人情感的表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此时的“喜““悲”是心怀天下,达济苍生心胸格局。
所以,二者的忧乐是指不同方面,所以不矛盾。
其他网友回答
前者是个人得失,后者是家国天下。
暗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
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要求修自身德行,育同宗后辈。
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辅佐君王,惠及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