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著名的永乐大典的主编(永乐大典是明代修撰的一部最大的)

网友提问:

如何开创出明朝盛世并留下巨著《永乐大典》?

优质回答:

谢邀,我是风情,“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学习历史、借鉴历史,学会经世致用。何谓经世?致力于国家,致力于社会谓之经世;何谓致用,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谓之致用。

虽然这个问题问的是关于如何开创明朝盛世和永乐大典,但风情一提到永乐大典就不禁激动起来,借此机会,风情就答非所问一次,介绍一下中国最伟大的书籍《永乐大典》,没有之一!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朝朱棣年间,但《永乐大典》不仅仅是永乐帝朱棣的光荣,他也是属于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光荣!我们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我们曾经光耀一时,强盛一时,(蒙古帝国国土曾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也曾倍受屈辱,几乎灭亡。但我们最终也没有屈服,我们的文明传承了下来,文化引导着我们顽强的站了起来,一直传承至今日。

而永乐大典的伟大之处也正在次,它不仅仅是一本书,他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传承、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永乐大典的价值

我们要明白,如果没有永乐大典,会怎样?

拜永乐大典所赐,因为它的诞生,很多古代书籍,才得以传承之今日,如:《旧唐书》、《旧五代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编》等书,在战火当中全部失传,直到清朝之时,文人们才从《永乐大典》中将这些书籍摘录出来,所以如果没有永乐大典,今日我们所熟知的许多历史,或许都会成为千古之谜,也许永远不会得到解决,如周世宗柴荣、南唐烈祖李昪、后周太祖郭威这些人也许都会湮灭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而永乐大典主编纂者解缙,更是被誉为明朝第一才子,虽然他仅为一介文人,但他的功劳在风情眼里,并不亚于为明朝开疆扩土的徐达、蓝玉之辈,他虽然没有万军之中取敌方将领首级的豪迈,也没有大漠挥刀、金戈铁马的风光,但解缙也有他自己的武器,就是笔墨,在他的带领之下,无数辛勤的知识分子用笔墨为我们留下了祖先的智慧和知识,让我们了解中国光辉的过往和故人的伟大!

谁言书生无用,笔下亦显英雄!永乐大典存世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

永乐大典全书收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种,共计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全书共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三亿七千万字,并且全部是由人手一个字一个字抄写而成的!

永乐大典的内容包括 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座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

更为难得的是,以解缙为首的明代知识分子们以广博的胸怀和兼容并包的思想,采集了几乎所有珍贵的文化资料,并几乎全部采其原文,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比著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书年代早了300多年!

遗憾

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乾隆在修篡《四库全书》时,曾清查嘉靖抄本,发现已缺失2422卷,1000余册,在清朝末年更是惨遭八国联军的洗劫,现在的《永乐大典》更是存世仅仅仅百之三四,传世仅仅不到四百余册!我们不妨大胆想象,如果永乐大典全部传世,那些消失在战火中的书籍必将重新现世,又会有多少千古之谜被破解?又有多少救国救民的名人将相被世人所熟知?也许我们现在争论的许多观点,会立即得出答案;又会有多少被认定为史实的历史将被重新推翻?

然而一切都不会了,那些史籍都失落于战火之中,消失在八国联军的一把火当中,消失在鲁莽的强盗手中,消失在中国的历史长河当中,有许多的历史谜团也许因此永远都只是谜团了,一切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只是不知解缙知道今日之景,他又是做何感想呢?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永乐大典》。为什么朱棣可以留下这本巨著,并且开创出了明朝为数不多的强盛时期呢?我的观点是三个。其一,前人的累积。朱元璋时期的国库相比于明朝大多数时期还是很充盈,洪武朝的诸多吏治也为永乐朝的强盛打下了基础。其二,关于皇权。要知道明朝的君主集权是到达封建王朝顶峰的,但是永乐朝之后皇帝大多数却干不过文官。出洪武朝以外,唯一一个能够真正做大君主集权于一人之手,且没有任何牵绊的只有永乐大帝朱棣一人而已。

并且,古往今来能称之为大帝的,也只有皇权完全的集于一人之身的皇帝才行。譬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仅仅寥寥数人而已。因此,没有羁绊的中央集权才能做到如此成就。

其三,在皇权如此集中的时候,士人若是想扬名立万,那恐怕只有著述传说这一种途径。并且,像是永乐大典这种官方性的著作更是难得。所以,士人的争相追捧又成为了它能成功并且传世的另一个条件。

除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董仲舒的五常、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以外的东西我是都保持怀疑甚至有一些保持否定态度的。尤其是对于明朝的儒家、明朝以后的儒家、明朝以后的士子,甚至是批判的。

孔孟之后有董子、朱子。而朱子之后呢?仅有一个阳明子。除此之外尽是一些争名夺利的只会叫嚣的清流子、东林子。悲哉,痛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