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优质回答:
众所周知,这两句诗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本意是写景的。就是说,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
后来人们喜欢用这句话来表示“当局者迷”的意思。与“当局者迷”相对的,是“旁观者清”。凡事跳出来,把自己放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上,反而能把真相看清,一旦陷入其中,就会带上主观的眼镜,导致判断失误。
伟大的西方哲学家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过这样的观点,说是每个人天生就有一副眼镜——时间和空间。每个人看待事物都要透过时间和空间。譬如我们看待秦朝发生的事,因为处于不同时空,所以我们对秦朝的看法肯定和秦朝人对秦朝的看法不一样。一些人被骗子骗的时候,丝毫没有察觉,事后回想才觉得骗子的伎俩其实很明显,这就是“事后诸葛亮”。因为时空变了,看待事物的眼光也就变了。
还有一些人喜欢批评古人,认为古人很傻。尤其像李鸿章这样的晚清大臣,因为和俄国签署不平等条约,就被后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但当时李鸿章确实是被俄国蒙蔽了,他真心以为俄国是要帮助中国对付日本的,所以才答应俄国在东北修建铁路的。结果俄国背信弃义,趁机向东三省下手,险些导致我国国土流失。后人当然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地指责李鸿章无能愚蠢,但这不过是事后诸葛亮罢了。这时候李鸿章恐怕要为自己辩解一句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另外,这句诗还说明人是限知的,与“限知”相对的是“全知”。人的限知与神的全知构成一组概念。因为人的限知,所以人是无法走在更远的时间长河来看待一些事情的。比如计划生育这个事情。当初马寅初写下《新人口论》的时候,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结果呢?这个主张被当时政府认为反动,于是马寅初被迫辞去北大校长一职。结果呢?没过几年,中国人口果然像马寅初预想的,远远超过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不得不计划生育。马寅初得到了平反。结果呢?近几年又开放二胎了,这笔帐又怎么算?你能说马寅初就是错吗?又能说开放二胎是错吗?都不能。因为时移世异了,一切都变了。所以凡事没有那么绝对。身在此山的时候,是看不清此山全局的。
再来。这两句诗还有一个层面,那就是它背后有种深深的悲凉,就是那种后知后觉导致的悲凉。用一个成语可以形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王国维有首词,里面有两句是这样的,“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这是什么意思?
天眼,是神的眼,老天爷的眼。神也好,老天爷也好,是全知全能的。说一个人开天眼,就是说他看得清局面。但人大多数时候只是开人眼,天眼只能是“偶开”。当这个偶开的天眼看红尘的时候,必然不同于人眼,一定能通观全局,而且超越时空。但可怜的是什么?可怜的是自己身是眼中人,他看到了自己!自己是这滚滚红尘中的一员啊。必然随着这时代洪流而去,毫无还手之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不清局势,但又要在局势中活下去,悲凉之雾,遍披人间。
以上,是我对这两句诗哲理意味的一点体会。
其他网友回答
这首经典诗,道出了哲理,旁观者清而当局者迷。看画观景是要保持最好距离,过近了只看细节而无法观全局,扯远瞧更是难以体验景观的魅力,感悟自然神奇。同时对人的综合素养也有要求,审美情趣的点晴也就是文化教养,而非学习成绩,知识的高低能达成的。
其他网友回答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认识是种人的主观心理认知,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经常受到自我视角的局限,受到所处位置、所在环境、所拥有的心情等很多方面在影响,所以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和全面,而换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感受。所以说,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分别都是分别自心。
很多事物,只有站得远才能看得到全局,看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果执念于眼前的一草一木,势必会失掉纵观全局的大气。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你主动投身于某个事物中的时候,你也失掉长肌拜可之玖瓣雪抱磨了对此事物的整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