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有哪些有意思的古籍值得一读?
优质回答:
诸位看官,这里是陈大舍道古。以史为鉴,可知兴衰。承蒙青眼,不胜荣幸。
说到“有意思”的古籍我个人向大家推荐两部游记唐朝杜环的《经行记》和宋朝赵汝适的《诸蕃志》。
先说下《经行记》。大唐天宝十年间,因为战争的原因,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麾下的一位随军书记杜环漂泊到了被称为黑衣大食的阿拉伯帝国。再此之前的数个世纪,到达过西亚的中国人可能不知其数,但他们大多都是商人、工匠或者是背井离乡的失败者,这些人不是文化水平不高就是经济条件有限,所以即使是目睹了世界之大,也很难给后世留下只言片语(比如杜环在大食遇见的画匠樊淑、刘泚和纺织工人吕礼)。
此时的阿拉伯帝国好像真的得到了“天命”,无往不胜。
而杜环则是一位世家子弟,他的家族是长安豪门京兆杜氏,属于煌煌大唐的精英阶层。所以,他不仅有足够的能力去记录下所见所闻,而且,他也有能力设法回到故土。 天宝十年他从中亚启程,经过已经被阿拉伯人征服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波斯并居留在正在兴建巴格达帝都的巴比伦,之后又随黑衣大食的最高统治者曼苏尔大帝巡视了了圣地耶路撒冷和巴巴里。漂泊了十年之后,杜环终于找到了回家的机会,终于从红海沿岸的贸易港口登船,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途经锡兰到达广州,并最终在安史之乱结束的前夜抵达故乡——帝都长安。
回到了故国的杜环写下了《经行记》,记录下对大多数同胞来说想都不曾想过,但是自己却曾经走遍的那些神奇异域。 杜环的记录是详实而广泛的,他在记录了黑衣大食的物产、风俗、习惯以及奉行的信仰,也记录了当时的另一超级大国佛菻——东罗马,也就是曾经的大秦。
在杜环的书中,罗马依旧伟大,帝国也依然如故。而且《经行记》也证实了几百年前的《魏略》等史书中对于罗马世界的记录如元老院(置三十六将,皆会议国事。)、高架水渠(有飞桥数百里可度海北诸国)以及“条条大路通罗马”皆为事实;也更详细的记录了罗马人吃面包、喝红酒、礼拜日休息(好饮酒,尚干饼……其俗每七日一假,不买卖,不出纳,唯饮酒谑浪终日),有着高超的纺织技(历史上伯罗奔尼撒的丝织品精致无比,一匹薄如蝉翼的面料甚至可以塞进一根手杖之中)。 《经行记》甚至还记载了亚历山德里城中的自动购物机——“西海有市,贸易不相见,置直物于旁,名鬼市。”
佛菻古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
《经行记》虽然并没有完整的留到后世,世人所能看到的也只是被杜环的族叔,历史学家杜佑收入《通典》中的一千五百字,但即使是这些吉光片羽的片段也给此后的中国人打开了一扇向外的窗户,在杜环的晚年,唐德宗派遣使臣杨良瑶出访黑衣大食,这是两个大帝国之间第一次的官方互动,而这也许就有着杜环或者说《经行记》的影响。
杜环是一个人去闯荡这个世界,而那“御宅”一族只要有心也可以对这个世界了如指掌。在杜环之后的五百年,中国南方正是宋理宗在位,一位名叫赵汝适的宗室子弟担任了福建路市舶司提举兼任泉州市舶使,负责管理对大宋朝弥足珍贵的海外贸易。
泉州在当时有常住人口一百三十余万,是仅次于临安的通都大邑,也是东方乃至于世界上最大的港口都市,在赵汝适任职短短的两年期间,泉州的繁华让他真切感受到世界的广大和奇幻。于是赵汝适便“暇日阅诸蕃图”,并“询诸贾胡,俾列其国名,道其风土与夫道理之联属,山择之蓄产,译以华言”,写成一部《诸蕃志》二卷,记载了东自日本,西至北非的默伽猎(摩洛哥)共五十余国的概况。
作为一部志书,《诸蕃志》虽然是个一次成型的整体并由赵汝适一个人用两年的时间撰写出来,但是由于被采访者不同,这部志书在内容上是将不同的叙述者、不同的见闻叠加而成。所以和《经行记》不同的是,《诸蕃志》可以说不是赵汝适眼中的世界,而是那些“贾胡”,也就是来自四海万国的商人、水手、艺人,甚至是宗教家们眼中的世界。
因此,《诸蕃志》中的一些记载是真实和传说共存,比如书中关于亚历山大法尔斯灯塔的记载便是典型:
“遏根陀国(亚历山德里城),勿斯里(埃及)之属也。相传古人异人徂葛尼(亚历山大大帝)于濒海建大塔,下凿地为两屋,砖结甚密;一窖粮食,一储器械。塔高二百丈,可通四马齐驱而上,至三分之二。塔心开大井,结渠透大江,以防他国,兵侵则举国据塔以拒敌。上下可容二万人,内居守而外出战。其顶上有镜极大,他国或有兵船侵犯,镜先照见,即预备守御之计。近来为外国人投塔下执役扫洒数年,人不疑之;忽一日,得便盗镜抛沉海中而去。” 这段记录就是以事实为主,并掺杂着传说。
《诸藩志》成书于宋理宗宝庆元年,也就是公元1225年,而一百多年前的公元1100年,法尔斯灯塔曾经遭到了地震的破坏,仅残存下面的第一部分,灯塔最高处的镜室和灯室被毁。灯塔失去往日的作用,成为了一座军事要塞瞭望台。 而“其顶上有镜极大,他国或有兵船侵犯,镜先照见,即预备守御之计。”则是指的地震之前灯室曾内装有透明的水晶石或玻璃镜,在太阳之下可以反射出耀眼的强光,可以在白天给接近海岸的船舶指明方向;有的历史资料甚至夸张的声称,这面镜子的反光即使远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的城邦拜占庭(之后的罗马帝都君士坦丁堡,今天的伊斯坦布尔)也能看到。而还有的传说认为这面巨大的镜子照到哪条船上,这条船就会因为强光立即燃烧起来。阴天时灯塔的工人则依靠燃烧石油的灯光,再利用后方的反射镜收集光线,然后反射出去,到了夜晚便是以火光照耀大海,据说无论何种灯光都能照射到百里之外的海面上。
而“近来为外国人投塔下执役扫洒数年,人不疑之;忽一日,得便盗镜抛沉海中而去。”则是一段古老的阿拉伯传说:
第七世纪末,罗马大帝提比略三世意图进攻亚历山大城,光复帝国在阿非利加的疆土,但惧于舰队被灯塔照见,于是派人向倭马亚王朝的大将军穆萨·伊本·努赛尔(伊非里基亚总督,曾将罗马在北非的驻军全部驱逐,并征服了西班牙)散布谣言,谎称塔底藏有亚历山大大帝的陵寝和珍宝。穆萨·伊本·努赛尔中计后下令拆塔,但在亚历山大市民们的强烈反对下,只拆到灯室时便停止。
其实这个灯室也是因为地震而毁坏的,而那个因为贪婪便自毁屏障的荒诞故事则和中国古代蜀道石牛的传说一样,时刻向人们提醒着人性中的永恒的弱点。
就在赵汝适将亚历山大法尔斯灯塔的纪实和传说写进《诸藩志》之后不到百年,也就是公元1303年和1323年,两场地震彻底的摧毁了灯塔,使之成为废墟,而《诸藩志》着的寥寥数语便成为这个古典时代八大奇迹最后的记载。
亚历山大市
虽然亚历山大法尔斯灯塔已经不可再见,但是后世的建筑对这个最长寿的“世界奇迹”都有着致敬式的模仿。
无论是“行万里路”的杜环还是“读万卷书”赵汝适,他们都在自己的时代,以包容和公正的态度对那个世界做了最大的探索,堪称“开眼看世界之人”。而当今的我们与其说再讨论究竟是林则徐或是其他的什么人,谁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时,不如去考虑下这个更重要的问题:我们应当怎样去“看”这个世界。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对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言文学习的现代人来说,古代那些用来给儿童开蒙的一些书就挺值得一读的。
比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这类与声韵格律相关的,又比如《千家诗》这类简单易懂的名家名篇选摘,以及像《幼学琼林》这类典故故事集锦等等。这类书有一种启蒙的新鲜感,能让人很快的进入一个古文的氛围,起码可以让人喜欢。
除开这些蒙学书籍,一些比较轻松的作品也值得一看。比如唐宋时期反映当时日常生活的那些文人笔记,像《教坊记》、《开元天宝遗事》、《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这样的,或者明清时期那些文人的小品文,像《陶庵梦忆》、《闲情偶寄》、《浮生六记》之类的。这些笔记小品,相较于那些冷冰冰的正史,非常具有生活气息,又有一个比较平民的视野,能够看到一点当时真实的生活情景,而且用字也很清新易懂。
至于那些经书和子书,像四书、《庄子》之类的,如果不是专业研究者或者真心感兴趣,其实不建议去读。初看古文就去钻研这些艰深晦涩的书,很容易就打退堂鼓了。
其他网友回答
当手机的屏幕滑过,余光间瞥到这个问题,灵光一闪,我第一时间想到一本古籍,可能也是唯一想到的一本。所谓古籍,大概除经史子集之国粹,还有历代志怪传奇,元杂剧,明清小说等等。而我又大概是一个比较喜欢看小说的人,四大名著,三言二拍等古典小说基本家里都有,而且每年网商大促,总要添置一波,以至于家里的书柜都要被书本塞满了。有时候想想也是心酸,人都住不起这么贵的房子,却让书白白占着空间。转念又想,在如今这个知识落寞的年代,囤积图书也算是对知识一点敬畏。
言归正传,而在我读过的众多小说中,有一本,深深吸引了我。这本书很短又很薄,讲的故事玄幻又奇妙。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道:“选传奇之文,荟萃为一集者,在唐代多有,而煊赫莫如《玄怪录》”。
《玄怪录》是一本怎么样的书?也许看名字就能猜个大概了,书中记录了南朝梁朝至唐代间神奇诡异之事,内容丰富,叙述精炼,修辞华丽。用高三老师的话来说,《玄怪录》大概是借鬼怪之像,喻现世之事。里面的故事有描写官场腐败的,有反映民间疾苦和民众愚昧的,有描写坚贞爱情的,有赞扬烈士侠女的,太多鬼怪其实可能连作者都不太相信,但是却又反映出作者自身对待鬼怪之事的看法和内心的观念。
另外,与其他古籍小说相比,《玄怪录》的故事及其精彩,辞藻极尽形容之最,作者写作技巧高超,故事虚构意识强烈,即使没有翻译,也能让人细细品味。正因为如此,书中的很多故事都被后世小说借鉴,诸如,“三言二拍”、太平广记等书中都有类似的情节的故事。
可以说,《玄怪录》放在现在就是一本不折不扣的悬疑鬼怪小说,故事短小精悍,读完回味无穷,值得一看。
其他网友回答
丹道法诀十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