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隋炀帝杨广历史上做了那么多大事!为什么最后被黑?
优质回答:
事实上,真正了解历史的人,是不会轻易对一位帝王做出好与坏的评价的,因为历史学简单来说的一个原则就是凡事讲证据,而且还要看时代背景或阶级属性等等。现在的很多人了解历史是通过观看影视剧,而影视剧为了达成制作效果有时候要对历史进行加工和演绎,因此就会特别突出某个历史人物的某些特征,这就导致了大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存在快意恩仇的情况。
隋朝第二位皇帝、炀帝杨广在历史上和大多数帝王一样是一位功过参半的皇帝,隋炀帝在位十四年,最后被部将杀死于江都。其在位期间平定南陈,完成统一,结束了自三国以来近四百年的战乱局面、随后开凿京杭大运河,连接南北经济、文化,这条运河的开凿弊在当代,功在千秋。继续推进完善进士科,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古代选拔人才开创了一条明路。当然也存在诸多问题:生性残暴、穷奢极欲、穷兵黩武等。在历史剧中放大了他的缺点,导致了他的不断被黑。历史人物还是要从历史里看,才不会片面。
不过,富大龙的隋炀帝还是很符合大家对隋炀帝的想象的!
其他网友回答
仅仅就一个原因:一百一十三万大军,外加两百多万民夫,居然打不下一个小国高句丽。
打不下也就算了,居然连深入敌境都没做到,在辽阳一线就被敌军打崩溃了,死伤几十万人,让辽河为之不流,还让敌军收集尸骸筑成京观,甚至最后还把自己国家搞得自爆了。换成玉皇大帝,搞成这种稀烂的战绩,让整个国家蒙羞,也要被黑啊!
好比是波斯大帝薛西斯,犹太人旧约曾经很吹捧他,但经不住让一百万大军输给了几万希腊人。还有大流士三世,号称“仁义之君”,但也是让一百万大军输给亚历山大的几万人。隋炀帝也就是和这些人一个水准,不都是被黑了吗?这哪里是做大事的样子?
至于说大运河劳民伤财,看在功在千古的份儿上,大家捏着也能忍。你看,秦始皇修长征也劳民伤财,但征服岭南,驱逐匈奴,在世时侯也没什么人反叛啊!但是隋炀帝你居然在世的时候,就能搞出一百万人输给几万人的大败,谁还能忍呢?
其他网友回答
不黑他,无法体现唐朝建立的正当性。当然,他也有很多荒唐的行为。
其他网友回答
成王败寇,历来如此。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对于一个亡国之君,自然不会有太好的评价。况且,后来的君主也需要通过贬低前朝君主来树立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不过隋炀帝杨广情况更特殊,隋朝就灭在了他的手里,而且是两世而亡,他需要付全部责任。这跟秦二世还不一样,秦二世虽然也是亡国之君,但责任主要不在他,所以后人的非议会少点。而历史上其他的暴君或昏君,虽然昏庸但往往不是在他这一代亡国,所以评价还会好点,后代多少会给改改,不至于弄得天怒人怨。杨广的名声不好,既有自己作的原因,也有其他的额外因素。当然,他的自身因素是最主要的。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曾经说过:“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那么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这也就是常说的“塔西佗陷阱”。杨广就属于这种情况,做的坏事太多,虽然做了不少好事,但人们只会记得他的残暴和昏庸。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隋炀帝杨广精力旺盛,任性而为,不去考虑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工程规模,什么样的大工程都敢干。虽想做大事、做事也勇于拼搏,依然缺乏稳健策略,周详计划,建造成本考虑。
这几件大事件给大家留下的印家很深,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挖通大运河、开科举制、迁都建都,都可以显现到当时投入的人力财力和浩大的工程,付出的代价让人惊讶。一个朝代几代皇帝才能做完的工程,让他一下子全部揽于实施中,要一个人来完成。
有成效的工程完成给后世带来赞扬和传承,便利和好处,所做的更多大事中给世人留下诟病的问题比较多。有人说他好大喜功、劳民伤财、耗空国力,让一个强大的隋朝短短在14年间在他手中就灭亡。搞得天下民生凋零,百业待兴留下不少烂摊子。
隋炀帝杨广的业绩浅析
隋炀帝的精力旺盛强于他人,在做皇子的时候就带领大军南下消灭了南陈,完成隋朝一统天下大业。
开创科举制之先河,发展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增置进士科,能合理解决选拔官员的问题,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为后来历代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挖通大运河,方便了南北货资运输,缩减运输成本,利于民间发展,为历代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隋炀帝大的败笔
1、四征高句丽,前三次都是由他亲征,带领100多万大军动用渡海船只过万,军备运输民工人力达到200多万人,征讨几月下来耗费的财力不计其数。虽然第三次在高句丽已经被拖的国库空虚,国力衰退,最后才议和停战。后来高句丽毁约没来朝贡惹怒了隋炀帝,他打算第四次征讨时,已经有一部分地区被群雄割据,百姓疾苦不堪,杨广还是不闻不问,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再次打算亲征高句丽,最后还是被几位大臣劝说拦截下来,未能如愿。
2、西征吐谷浑,这次的西征虽然打败了吐谷浑,未能一次性歼灭,有残余留下了隐患,也未能实际控制河西,劳民伤财未有成效。
3、南廵北游拖垮国库,多次南下江南,动用大量的民力修运河乘船巡游,北巡时差点在雁门被被匈奴所抓。
4、群雄据起,战火烽烟不断民不聊生,在他第二次亲征高句丽的时候,国力已显衰退,有些地方就有不满于他的这种作为,各地的不停的增加徭级赋税、劳役和出兵,给各地方官府增加压力,逼得他们不得揭竿造反力求自保。第三次征高句丽时,就有很多大臣和百姓就极力反对,不可再劳民伤财掏空国力,隋炀帝不听劝执意征兵增税备战。三征和北巡时又激起多地拥兵割剧,这时隋炀帝还不冷静下来,精心治理国家平判各地割据。
总结:隋炀帝被黑是由多种因素促成,建立功勋又急于冒进,未有周详策略计划,当时条件也不具备,未考虑后续耗费成本代价等多种因素,落了个好大喜功不务实的暴君名声。频频征讨耗费库财民力,激起民怨民愤引起反叛。这种背景环境下还不专心治国,仍然我行我素随性作为,又落了一个暴君、昏君名声。
杨广创建的有利于千秋的业绩,被唐朝史官写史时有贬低褒奖,像科举制、大运河开通创建虽然造福于后世千秋,却作为一个灭亡之君,又无法让人赞许这个光环。后世对他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有支持他所做的功绩,有反对他劳民伤财,意见产生最多之处是随性建设浩大的工程及多次征讨,造成多少兵民死亡,落下了遗臭千年暴君的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