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小时候很笨(曾国藩年轻时很笨吗?)

网友提问:

据说曾国藩年轻时比较笨,历史上的他果真如此么?他是如何发迹的?

优质回答:

我觉得曾国藩发迹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科举,文官的阶段,这一阶段他遇到了个好老师穆彰阿,穆彰阿作为军机大臣对曾国藩的提携很大,甚至曾国藩的名字都是穆彰阿改的,曾国藩原名曾子城,是穆彰阿给他改名曾国藩,是要他做“国之藩臣”的意思。曾国藩在老师的提携以及自己的努力下,做到了吏部侍郎的高位。

第二阶段就是众所周知的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组织了团练湘勇,一步步发展城了全国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湘军,最终剿灭了太平天国,被封为“毅勇侯”,是清朝中期以后汉人封侯第一人。

其他网友观点

正因为曾曾经比较笨,所以他才真正懂得务实之利、务实之益和务实之功,故此能在思想 行为 选择和功名利禄上摆了脱了务虚的各种各样的羁绊和伤害。其务实的之尽忠 职守 爱下 守诺等,皆为国为己而为,而非为敌。对己实,对敌虚。对己以德善,对敌以诈恶。故可成大事,而不为己人恶之。

其他网友观点

不对,应该是中人之质(智商),只是相对高智商读书人群体里显得笨。比如本科生在一大群博士里显得脑子慢。曾国藩天赋是有统帅格局(气量,手段,眼光),有整体战略天性,性挌坚韧超越整个时代,有办实事能办实事,能越挫越宏毅品质。这些东西都是深层次天赋,和读书考研进博无关。这些品质现代毛伟人,蒋委员,邓设计师,马云,任正非,小米创始人雷军都有体现。

其他网友观点

国乱思良将,邦危念忠臣。

抬高曾某,是为了能稳定汉人的人心,八旗子弟才不堪用,汉人人口众多,弄不好将这祖宗传下来的基业断送。

百年危亡之际,人人存救国图强之志,最近的安邦之策即曾某之言,故多有人取而用之。笃行之者枭雄一时,终被弃之者赶走。

天下之势浩浩荡荡,历史终将滤砂留金……

其他网友观点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资质确实不太好,参加科举考试也是考了三次才中了一个贡生,殿试的时候只排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那曾国藩是如何发迹的呢?主要是因为他剿灭太平天国的功绩。当年曾国藩回家守孝,刚好碰到太平天国起义,皇帝命他组织乡勇抵抗,却不给权力不给钱,曾国藩白手起家,拉起湘军这只队伍。

湘军好不容易有点规模了,又碰到靖港大败,曾国藩指挥的湘军水军在靖港被太平天国打败了,损失惨重,曾国藩懊恼得要去跳河自杀,被手下拉住。

后来他扬长避短,不直接指挥战斗,而是培养人才,放手让他们去打,同时攻城时采用围而不打的战略,不和太平天国正面对决,凭借粮草充足,困死城内的守军。 就是靠着这种打法,渐渐取得了军事上的优势,最后彻底剿灭了太平天国。

其他网友观点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