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的出处是什么?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
优质回答
春秋,比愉关系很好,同生共亡
你能说出唇亡齿寒的由来吗?
优质回答
“假道伐虢”的事情是这样的:春秋时期,晋献公家族自曲沃桓叔历经三代,六十七年,最终在获得晋国君权史称“曲沃代翼”。在这个过程中,虢国曾经做过许多被曲沃家族认为敌对的事情。晋献公即位晋国国君之后,意欲讨伐虢国。但是要去讨伐虢国要经过虞国。
《史记?晋世家》记载,晋献公十九年,晋国派遣一个叫荀息的大臣“以屈产之乘假道于虞”。虞国第一次借了路给晋国,晋国出兵攻伐虢国,夺取了虢国的下阳。
又过了三年,即晋献公二十二年,“晋复假道於虞以伐虢”。虞国有个叫宫之奇大夫劝谏虞国国君说:“不可以再借路给晋国了。此时借路给它的话,它将会趁机灭亡虞国的。”
虞国国君不相信宫之奇说的,且以“晋我同姓,不宜伐我”反驳宫之奇的劝谏。但是宫之奇认为,泰伯、虞仲,是周太王的儿子,“太伯亡去,是以不嗣”。虢国的虢仲、虢叔却是王季历的儿子,还辅佐过周文王,做他的卿士,对王室建有功勋,且记录在册。从血缘关系亲近来讲,虢国与晋国的关系比虞国与晋国的关系要近,现在晋国却要灭掉虢国。再者,曲沃桓叔与晋昭侯本是叔侄,却被反目成仇,最终的结局是“曲沃代翼”。虞国国君同晋君的血亲关系与桓叔、庄伯家族不值得一提。
宫之奇将虞国与虢国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虞之与虢,唇之与齿,唇亡则齿寒”。“虞公不听,遂许晋”。
于是宫之奇赶紧就带领自己的家族离开了虞国。那年冬天,晋国讨伐虢国,并灭掉了虢国。晋国军队在返回时,顺道偷袭了虞国,并灭掉了虞国,也俘虏了虞国国君。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唇亡齿寒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