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有什么典故?
优质回答
七夕节,是我国最浪漫的一个传统节日。由于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节日活动以乞巧为主,故又称为“乞巧节”。
它源自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牛郎织女苦苦相恋,却被王母娘娘隔在了天河的两端。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纵然常年相隔,牛郎织女却情深如旧。
人们被牛郎织女的爱情深深感动。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世间所有的喜鹊如约而来,为他们搭起一座深情的桥。
月影光如昼,银霜茫茫;七夕会鹊桥,情意绵绵。重逢,终如愿。
《说文解字》中解释到:七,阳之正也。
在古人的观念中,“七”是阳数、天数,是吉祥的数字,农历七月七日又被称为“重七”,是吉上加吉,吉之又吉。
七月七,正值夏秋之交,天气温暖,草木飘香。在晴朗的夜晚,看天上繁星闪耀,听老人说牛郎织女,也别有一番诗意。
七夕,是节日,也是祝福。在古时,人们为了庆祝这个盛大的节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习俗。
1.穿针乞巧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趁着月光,身着新衣的妙龄女子围坐在一起,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穿针引线。据说,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这是我国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女子乞巧,求一颗七窍玲珑的慧心。
2.喜蛛应巧
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对于少女来说,乞巧节亦是一个嬉戏玩耍的节日。
七月七日,女子们在小盒内放入小蜘蛛,次日再看,谁的蛛网结的最密、最圆满,就是“得巧”。
3.种生求子
七夕前几日,在小木板上负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待到数日,便可生出绿芽。摆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将绿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4.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
《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5.拜织女
参拜前,姑娘们要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后,准时去往主办人家中,于案前焚香礼拜。“拜织女”时,需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等祭品。
另外,还要寻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芙蓉面,罗素衣,祭拜后,一行人围坐着,边吃美食,边默念心愿,直到夜半散去。
你听说过在七夕节“乞巧”的传说吗?
优质回答
又是一年七夕时。七夕不只有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还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女子们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各地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关于七夕节,有哪些美丽传说?你的家乡有什么风俗?
优质回答
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相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鹊桥相会的日子。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个日子,潮汕地区有叫“出花园”的民间传统习俗。
“出花园”也就是举办成人礼的意思。在潮汕地区,孩子长到15岁的时候,父母都会去找算命先生给自家的孩子算一算命,是否需要给孩子“出花园”的,一旦需要,无论男女都必须过这个关。
在潮汕地区,孩子长到15岁时,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父母都会给孩子准备好新衣服、一双木屐、祭拜“父婆娘”的一些物品,在家里举办仪式。在这一仪式之后,意味着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事、生活、言行举止要像大人一样,不再是整天贪玩耍的孩童。
你知道“七夕节”有什么传说吗?
优质回答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七夕节又叫做乞巧节,因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七夕也就成为了中国的情人节。
相传织女来到人间与凡人牛郎相爱,并过着幸福的日子。王母娘娘知道此事后勃然大怒,要将织女带回天庭。此时神牛不忍他们妻离子散,于是便将触角变成了一只小船,让牛郎坐船追赶。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用金簪,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汹涌的银河。牛郎无法过河,只能伤心的与织女隔河相望。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喜鹊,无数的喜鹊用身体塔成一座鹊桥,于是牛郎织女便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见此,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这天,在鹊桥上相会。
七夕节的来源虽然只是传说,但是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所以七夕节也就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是在中国哪个朝代开始流行?
优质回答
《七夕》、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古代传说至今,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虽说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所描述民间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但在这之前很久很久民间就有传说了。从历史文献上看三四千年,真正确切哪个时候、哪个朝代,的确是个神仙数!往往民间传说的很多故事,是无法推算出哪个时候、甚至哪个朝代的。
应该是起源于汉朝吧,七夕在我小时候印象中是乞巧节。是七月初七那天向织女学习女工技巧。根本不是什么情人节。因为传说中的织女是一个天神,牛郎是一个织布高手和女工大师,每个女孩子和妇女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织布高手和精于女工。所以会在七月初七,那天晚上沐浴更衣,在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年妇女的带领下,摆上香案供奉上美食佳肴,一起面对银河祈祷织女和牛郎会面时,顺便把自己织布技巧和女工技巧传授给她们。这个时间姑娘妇女们也就彼此交流各自的织布技巧和女工技艺。乞巧节怎么演变成中国的情人节的,是来自于一个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故事。牛郎是个放牛娃,突然他家老牛和他说话了,告诉他天上的仙女织女会定期到他家附近的河里洗澡,老牛告诉牛郎只要拿走织女的衣服,织女就没法回到天上去,就会乖乖的做牛郎的老婆和他过日子。牛郎照做做了,他们就成为夫妻,恩恩爱爱的过着幸福生活,还有了两个孩子。神和人是不能成婚的,那是触犯天条的,织女是负责织布做女工的,王母娘娘哪里能离开她呀,王母娘娘亲自去抓,牛郎用箩筐挑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去追,(人能追得上神吗),快要追上的时候,王母娘娘用银簪划出天河,阻挡了牛郎的去路。其实不是织女和牛郎的爱情感动了王母娘娘,是织女说不让我和牛郎相会,我就不做女工的原因,王母娘娘没办法,七月初七在喜鹊在银河搭的桥上相会,据说七月初七那天,几乎看不到喜鹊的,都去搭桥去了。其实这就是古人没事闲的,看天上星星没事瞎琢磨出来的,织女星座在银河系这边,牵牛牛星座在银河系那边,把织女星座想象成织女,把牵牛星座想象成牛郎,古人真能想象,我是根据这个星象图,想象出美丽的织女和挑着两个孩子的牛郎,最大的可能是古人晚上看星星,睡着做梦梦到的,古人根据梦境,编出牛郎织女和爱情故事,于是七夕节(七与妻谐音),中国的情人节出现了。
黄梅戏《天仙配》普及了七夕节传说对吗?
优质回答
我来尝试着回答一下:
班主这个题目起得就不对,七夕节的传说,来自《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而非《天仙配》这个故事。
《天仙配》说的是:
云海深处,玉帝的小女儿七仙女在仙宫过着孤单寂寞的日子。一天,大姐等姐妹七人去凌虚台游玩,拨开云雾,见到人间男女婚嫁、勤劳耕作的生活,十分羡慕。七仙女看到为葬父而卖身为奴的董永忠厚老实,遂生爱慕之情。大姐看透七妹心事,但碍于天宫戒律,不敢相助。七仙女一再恳求,大姐不得已应允。临别赠七妹难香一枝,嘱其遇难时焚香招姐解救。下凡后,七仙女与董永结为夫妻。
为赎丈夫,两人同去傅员外家做工。
傅员外怕七仙女干不多活白吃饭,先不收留,后又刁难,他要七仙女一夜织十匹锦绢。并说织得成董永三年长工改百日,织不成则工期延一倍。
七仙女燃起了难香,姐姐们闻讯借织女天梭前来相助,织成了锦绢十匹。
因有言在先,傅员外只得缩短董永工期。做工期满,夫妻返家。
途中,董永得知妻子已有身孕,惊喜异常,赶忙去前村讨水为她解渴。这时,狂风骤起,天昏地暗,高空中出现天将传玉帝旨意:限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上,否则便将董永碎尸万段。
七仙女心如刀割,她不忍伤害董永,等董永回来便向他讲明自已来历,并在槐荫树上留下“来年春暖花开日,槐荫树下把子交,不怕天规重重活拆散,天上人间心一条”的誓言,带着满腹悲痛返回天宫。
而《牛郎织女》的故事说的是:
孤儿牛郎依靠哥嫂过活。嫂子为人刻薄,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
这头老牛很通灵性,有一天,织女和诸仙女下凡嬉戏,在河里洗澡,老牛劝牛郎去相见,并且告诉牛郎如果天亮之前仙女们回不去就只能留在凡间了,牛郎于是待在河边看七个仙女,他发现其中最小的仙女很漂亮,顿生爱意,想起老牛的话于是牛郎悄悄拿走了小仙女的衣服,仙女们洗好澡准备返回天庭,小仙女发现衣服不见了只能留下来,牛郎于是跟小仙女织女制造了邂逅,后来他们很谈得来,明白了各自的难处,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命令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老牛不忍他们妻离子散,于是触断头上的角,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挑着儿女乘船追赶。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望对泣。
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天帝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喜鹊也会在身边。以后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都会见面了。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日,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亦名乞巧节。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七夕节传说故事.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