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还有多少只?白鳍豚灭绝了吗?(中国长江流域的白鳍豚、江豚、中华鲟是否已经灭绝?)

网友提问:

中国长江流域的白鳍豚、江豚、中华鲟是否已经灭绝?

优质回答:

白鱀豚极度濒危(功能性灭绝)。长江江豚无忧,中华鲟还有不少都是人繁!最近这两年在三峡下游支流发现少量幼体。

其他网友回答

应该没,只是有些暂时没发现!

其他网友回答

我对中华鲟的了解会多一些,也专门撰写了一篇关于中华鲟的文章,可以关注我,深度阅读这篇文章。我就中华鲟是否已经灭绝来回答一下您的问题。

1、名字由来。

中华鲟是洄游鱼类,曾经在地球上生活了1亿5千万年,和恐龙同时代,是古老的生物物种。中华鲟生活在东海、黄海等近海领域,洄游只选择金沙江作为产卵地,洄游周期长达一年多,往返六千公里,这期间中华鲟不进食。因此人们包含情感的命名为“中华鲟”,这是中华鲟的名字由来。

2、为什么选择金沙江?

中华鲟对产卵环境格外挑剔:水温18.0-20.5℃,含沙量0.715-0.915千克/m3,流速为2.2-2.6米/s;透明度为4-6厘米,pH值为8、溶氧量9.2毫克/L、水深5-19.8米等各项指标。金沙江的支流出自横断山脉,冰川融水汇集,让水温不会太高,从夏秋季的汛期带来山谷里的泥沙,将江水染成金色,江水因泥沙含量高而足够浑浊,含沙量和透明度都在最好的水平,水深、流速等各项指标都在最好的范围之间。

3、命运转折点:葛洲坝截流。

1981年,大坝截流,中华鲟洄游中途变为终点,这个种群由此发生了巨变。下游的中华鲟无法冲破大坝进入上游,它们聚集在下游,令当年渔民的捕捞量大幅上升。1982年,上游几乎已经没有中华鲟,渔民捕捞量为0。

4、截流后,野生中华鲟的状况。

20世纪70年代,长江中的中华鲟繁殖群体尚有1万余尾;

1983-1984下降到约2176尾;

2005-2007年期间下降到了203-257尾;

到了2010年只剩数十尾;

位于宜昌江段的葛洲坝下游4公里范围,是目前已知唯一的中华鲟自然繁殖产卵场。科研人员动用了所有可能的手段,包括声呐探测、江底采卵、水下视频。考虑到一些食卵鱼会以中华鲟卵为食,监测人员甚至剖开了一些食卵鱼进行检查,他们沿长江中下游1600多公里江岸,走访渔民,寻找可能繁殖的中华鲟。

结果如下:

2013年首次确认中华鲟未进行自然繁殖;

2014年连续第二年没有发现中华鲟进行自然繁殖活动;

2015年,连续第三年没有发现中华鲟进行自然繁殖活动;

2016年11月18日以来,伴随着降温过程的发生,中华鲟群体繁殖活动变得活跃起来。科研人员于11月24日终于监测到中华鲟产卵。根据鱼卵发育情况推断,产卵时间为11月24日凌晨,产卵位置发生在葛洲坝下游400米左右位置。

2017年未监测到;

2018年未监测到。

2019年冬季马上就要到来,是否能监测到,不得而知。

5、野生中华鲟是否灭绝,还不能确认,但是可以确认的是野生中华鲟的生存状况非常差。现在中华鲟别列为极度物种,如果长江水域的情况得不到改善,中华鲟野生灭绝只是时间问题。

6、中华鲟前面加野生二字,是为了和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区分开。

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人工繁殖中华鲟,但是面临着能力野化的挑战,人工繁殖的中华鲟能否在自然环境中存活,并且繁衍生息,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中国长江流域的白鳍豚、江豚、中华鲟是否已经灭绝.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