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救出来的人是谁(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那司马光救的那个人是谁呢?)

网友提问:

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那司马光救的那个人是谁呢?

优质回答:

司马光救的小孩叫上官尚光。《宋史》对这一段是这样记载的: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这段历史说明,司马光砸缸救小孩时7岁,自己也是个孩子。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玩,上官尚光大概是太调皮,跑到瓮上站着,结果掉进去了。别的孩子都吓傻了,一溜烟跑光了,只有司马光急中生智,拿起大石头,砸破了瓮,水流出来了,上官尚光得救了。一个七岁的小孩子,能在紧急时刻急中生智,司马光确实不简单。

被救的上官尚光后来移居到村西住,他为了感激司马光当年的救命之恩,在城西龙堤南坡建了“感恩亭”。后人为了纪念上官尚光这一知恩图报的举动,把南坡改名为上官岗,或者尚光岗。

其他网友回答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虽然见诸于典籍,但它是否真实的史实,还有待于推敲 。

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节目中,曾以这个故事为例,来说明历史的真实问题。就是说,对于历史典籍中所描述的史实,其真实性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马未都是著名收藏家,对文物比较有研究,据他考证,在司马光生活的年代,是没有烧制能盛下人的那样大缸技术的。既然没有那么大的缸,何来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呢,它很可能是前人杜撰的故事。

马先生这个说法,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比如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诸多典故,如“孔融让梨,程门立雪,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椎剌骨”等故事,大都是以激励后人修身养性刻苦攻读的典故。历史上究竟是否确有其事,已经无从考证。但它带给人们的启发和意义,却是永恒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所以才能流传下来,并被后人所称颂。

鉴于此,对于司马光砸缸所救的那个人后来怎样了,真也就没有什么寻访的意义了。只要我们愿意相信有这样的故事,学习我们的祖先勤劳智慧勇敢顽强的精神,也就足够了。

其他网友回答

救“谁”不重要,“谁”的太度“是什么”也早已时过境迁。关键的是司马光才七岁,竟能有如此智慧和胆量才重要。被别人救起懂得“知恩图报”才重要。

若不是司马光从小的善根了得,又闻《左氏春秋》而具有了智慧性德岂能有此壮举 。

直至今日人们还在思思不倦。

人在幼年时思想纯真,是下种子的好时机。此时教什么会什么、看什么学什么、接触什么就感知什么。故而,幼年时期是造就人才的初期和关键期,有智家长及教育家切切不可忽视!!!

我为什么会有如此感叹?就我个人而言啊!经历了那个即无知又荒唐的年代。又经历了无知的教育,弄得学无所学是真没学呀!就更别谈“成”了。谁教?谁懂?找谁学?从小就学习雷锋好榜样、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写大字报、批判白专道路、批臭老九、批林批孔、批四人帮。

仅接着就经济开放改革,往“钱”看,人们都物欲横流。追求电器、四条腿儿什么的……嗨!别提了。现在是追求豪宅,追求好车,追求成名成家、老的少的追求环游世界……。我的天啊!没完没了!

现在,好在互联网发展了,网络就是一个大道场,那么多的大德出来弘杨佛法,真是拨开乌云见太阳,总算是彰显出了人类最缺失的智慧精髓。人们再漫不经心的错过,后果不可想象啊!说太多了,停!

其他网友回答

我相信大家买小学的时候一定读过《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老师用“司马光砸缸”的典故教育我们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冷静、机智、勇敢。当所有的小朋友只知道哭和跑去叫父母的时候,司马光拿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的砸起缸来,这个差点被淹死的小朋友,也因为司马光得以活下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随着流传下来了。

那么问题来了,有人知道当初司马光砸缸所救的这个人是谁吗?

司马光所救起的这个小孩更是司马光的仕途发展起到重大影响,换一种说法,如果没有“这个人”,司马光后来未必能当上宰相,未必能名垂青史。

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又是如何影响着司马光的?

我们来简单说下这个事情,司马光自幼聪慧,七岁之时便能熟读《左传》,且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这件事情发生在司马光七岁那年,那天司马光和一起读书的小朋友们在院子里玩游戏,其中有一个小孩爬到了大缸上,结果一不小心就掉到了大缸里,可怕的是大缸里装着满满的水。

眼看十分危险,如果不能及时的将他救起,那么掉进水缸里的孩子随时都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其他的孩子们都被眼前的一幕吓得哇哇大哭起来。说时迟那时快司马光跑了过来,二话不说抱起一块大石头,对准水缸就砸了过去,把水缸给砸破了,这个小孩子也因此得救了。

这个被司马光救起的小孩名叫上官尚光,是当地名门大户家的孩子。上官家的人闻讯赶来,表示对司马光的感激,同时给司马光家里送了许多酒肉以示感谢,而且一有机会便将司马光砸缸的事讲给人听,小小年纪的司马光也成了机智勇敢的小英雄。

随着时间的推移,仕途坎坷的上官尚光,回乡当起了教书先生,在教授学生之时,上官尚光时常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给他的学生听。他的学生又将把这个故事广为传颂,为司马光带来了很好的名声,为他的仕途之路打开了光明的大门,司马光更是成了那个时代的道德模范。

再到后来上官家发展的十分庞大,上官尚光为报当年司马光之恩便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写进了家谱,更是在光山的西南坡修建了一座感恩亭,以示后人不要忘记司马光之恩,如今那个感恩亭依旧坐落于河南信阳光山县。

正是因为上官家的知恩图报和宣传,才使得“司马光砸缸”的事件能在那么交流闭塞的年代广为流传,也使得司马光能有一个很好的名声,仕途之路也因此通畅无比。

其他网友回答

北宋真宗年间,光州光山的县令叫司马池,这个家伙是官宦世家,假如按照正常的职场升迁规律,自身的努力和祖辈的蒙荫,他的上升通道理应一路畅通。司马池自称祖上是晋朝王室,家里虽然有钱,但他本人很注重形象清廉,当永宁县主簿的时候,上下班只骑自家的毛驴;在郫县做主簿时,距离很近的边疆驻军传闻有叛乱迹象,县令吓得筛糠,抱病不出,司马池临危受命代理政务,时值元宵佳节,他下令全城放花灯,与民同乐三天。

这一系列形象塑造工程卓有成效,他被调入光州光山当上县令,转头生了三小子,司马池为了显示与此地的亲近,给他起名司马光。

司马池来到光山县上任后,朝廷大兴土木,给光山县也摊牌了上交大毛竹的任务,问题是本地不产这玩意儿,这难不倒上进心十足的司马池,他命人去湖北千里迢迢采购大毛竹,终于圆满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成为了光州政坛新星和先进典型人物。

读到这里,大家应该不难看出司马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个人觉得,他就是个有一定担当精神的官儿迷,非常善于搞形象工程这种表面形式。放在今世,开开会贴贴标语刷刷墙建建广场搞搞城市亮化这种事儿,一定少不了他。

司马光幼时很好学,别的小孩和泥玩的时候,他就不得不被老爹逼着读《春秋左氏传》,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读书爱好的习惯,成为我们俗话说的书呆子。

司马光七岁这年,司马池在光山县也呆了八年,年限已到,面临着向前升一步还是平级调动的老形势下的新问题,司马池陷入了沉思。不久,三小子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横空出世,书呆子司马光戴上了闪闪发亮的主角光环,假如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老百姓的穷小子,估计主家会没死没活的追上门讨要缸钱,他老爸会把他屁股揍肿,这个救人的故事一定会胎死腹中,出不了一个村,即使是在村里,这个故事也只能被用作教育自家小孩子不要乱管闲事的反面教材。

但司马光不是穷人家的孩子,他的老爸是正处于仕途关键点的司马池,记载司马光砸缸先进事迹的《宋史》这一篇中,介绍完事迹之后,最后意味深长的加了一句“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从开封到洛阳,天子脚下这方土地上,民间纷纷涌现出“司马光砸缸”的图画。

司马任职的光山县在哪儿?河南与湖北交界处的大别山,距离黄河流域的京洛一带,差着一个几百里纵深的淮河流域。

北宋没有报纸、没有电台,为什么在接近第一时间,距离那么远的京洛一带百姓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的开始流传“司马光砸缸”的年画以及它背后的先进事迹?

我们只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小三子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随即马到成功,从偏远的县令直升朝廷中央部委,到了秘书省担任著作郎一职。著作郎这个官职很适合搞宣传工作,绝对没有埋没司马池这位不世出的宣传人才。

故事另外的主人公,头冲下埋在缸里而后被搭救的那个小子,当地流传叫做上官尚光,这个名字十分拗口,但很符合配角人物形象,把你的名字叫顺口了,那主角光环还要不要?所以,据说他的名字也是根据救命恩人司马光而改成的。当地还流传有上官尚光长大后建造的“感恩亭”。

“感恩亭”这个事儿按理说也流传不出光山县,但,你知道的,那在于卓越的著作郎司马池大人的心情。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那司马光救的那个人是谁呢.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