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名言名句(安藤忠雄名言赏析)

现在的时代再去看之前建筑大师的平面会不会过时?

优质回答

安藤忠雄(Tadao Ando)是当今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然而,如此才华横溢的他从未受过正规科班的教育,也没有任何大师的传授。在建筑学上,他属于自学成才。

安藤忠雄年少时家境贫困,童年在木工作坊度过。在成为建筑师之前,还曾当过货车司机和职业拳手。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安藤忠雄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建筑,是他认知世界的窗口。

后来,安藤忠雄投身建筑行业,通过建筑语言,传达他对空间的构想。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近150项国际著名的建筑作品和方案,获得了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等在内的一系列世界建筑大奖。

以下是安藤忠雄的部分作品展示:

1988——水之教堂

水之教堂是安藤忠雄的“教堂三部曲”(水之教堂、风之教堂、光之教堂)之一。安藤忠雄的建筑团队在这里挖出了一个90m×45m的人工水池,从周围的一条河中引来了水。水池的深度经过精心设计,使水面能微妙地表现出风的存在。

安藤忠雄的建筑周围经常有水。建造物在水中复制自己。这是他有意为之。对他来说,光和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将运动和时间的流逝引入建筑构图。

1989——光之教堂

自然光通过墙面相交的十字架进入黑暗的房间,庄严而美丽,触动人心。它完美地展示了安藤忠雄对混凝土、空间和光线的控制力。值得提及的是,在这个项目中,预算有些失控,光之教堂面临无法封顶的窘境,他甚至想放弃屋顶先行使用。承接此项目的施工单位被安藤忠雄的专业素养感动,赔本完成了建筑的施工。

极简结构唤起纯粹的精神感受,这就是安藤忠雄的设计之美。

1992——倍乐生之家

倍乐生之家是安藤忠雄在直岛设计的第一处建筑,包括旅馆和美术馆两部分,在山腰和山顶分别有一栋。建筑的混凝土墙面和干净利落的几何线条,是安藤忠雄惯用的设计语言。

2004——地中美术馆

“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安藤忠雄在地中美术馆的设计上将这个观念运用到了极致。为了不破坏公园生态,安藤忠雄几乎将美术馆整个主体建筑隐入了地下。如果从空中俯瞰,只有几何形状的天窗和天井。

自然光通过不同形状的缝隙与开口被引入室内,不同的时间里呈现出不同的光影。

1998——织田广喜美术馆

以画家织田广喜的名言“有阳光就专心作画,太阳下山就休息”为宗旨,安藤忠雄将美术馆(又被称作“自然光博物馆”)特别设计成“日出开馆、日落闭馆”的光影空间。

博物馆所有的光源都来自于自然光。安藤忠雄希望,借助自然光线的变化,来访者更能贴近画家的创作世界。

2002——沃斯堡现代美术馆

毗邻建筑巨匠路易斯·康设计的金贝尔美术馆,安藤忠雄的设计试图在严酷的气候条件下,创造一个沙漠绿洲。沃斯堡现代美术馆由5栋平行排列的“箱体”为基本单位,采用混凝土和玻璃的双重表层,玻璃和混凝土之间的狭窄空间让每个展厅都相对独立。挑檐设计有效地阻挡了德克萨斯剧烈的阳光。

2014——上海保利大剧院

整栋建筑是“万花筒”般错综复杂的几何结构,在清水混凝土构成的立方盒子中,原木构件以正圆、三角、曲线等多种几何形态搭配出现。此外,人工化的风、光、水等自然因素被导入建筑之中。

当然,安藤忠雄还有许多精彩的作品,这里就不一一例举。纵观他的建筑生涯,他理智冷静地构筑空间秩序,擅长用光影切割、塑造建筑特性,通过与风对话,与水交融丰富建筑美感。

在他的作品中,总能找寻到安定与自然的意义,这就是YOYO喜欢他的原因。

PS:去年夏天,YOYO前往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安藤亲自设计)参与品牌活动,有幸近距离观赏、触摸安藤忠雄的作品,很震撼!当阳光透过建筑切割成几何形状,微风掠过湖面粼粼波光……身临其境,犹如自然仙境。感谢安藤忠雄带给世界的建筑语言!

哪本书真正打动了你的心?

优质回答

雨果的《悲惨世界》打动了我的心。

《悲惨世界》——是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

“在西方文学界和西方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他是惟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这是罗曼·罗兰对雨果的评价。青少年的罗兰保存一期《堂吉诃德》画报,上面有一幅“老俄耳甫斯”彩画:苍苍白发罩着光环,他正抚弄着竖琴,为苦难的民众引吭高歌。《悲惨世界》的作者留下的这副形象,也许是大众更乐意接受的。

捧读《悲惨世界》,最突出的感觉,当是沉甸甸的厚重之感。同样是伟大的杰作,同样又厚又重,读《约翰·克利斯朵夫》,或者读《追忆似水年华》,都没有这种感觉,这种厚重之感,不是拿在手上,而是压在心头,感到的是人类的苦难厚厚而沉重的积淀。不是写苦难深重的书,都能当得起这“厚重”二字。而《悲惨世界》独能当得起,只因这部大书压在作者心头,达三十年之久。

历时长达三十余年的呕心沥血,从1828年起构思,到1845年动笔创作,直至1861年才终于写完全书,真是鬼使神差,这在雨果的小说创作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来自这样一件事实:1801年,一个名叫彼埃尔·莫的穷苦农民,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满释放后,持黄色身份证讨生活又处处碰壁。到1828年,雨果又开始搜集有关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资料,酝酿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圣徒式的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的故事。在1829年和1830年间,他还大量搜集有关黑玻璃制造业的材料,这便是冉阿让到海滨蒙特伊,化名为马德兰先生,从苦役犯变成企业家,开办工厂并发迹的由来。此外,他还参观了布雷斯特和土伦的苦役犯监狱,在街头目睹了类似芳汀受辱的场面。

到了1832年,这部小说的构思已相当明确,而且,他在搜集素材的基础上,写了《死囚末日记》(1830年)、《克洛德·格》(1834年)等长篇小说,揭露使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社会现实,并严厉谴责司法制度的不公正。此外,他还发表了纪念碑式的作品《巴黎圣母院》(1831年),以及许多诗歌与戏剧,独独没有动手写压在他心头的这部作品。酝酿了二十年之久,直到1845年11月,雨果才终于开始创作,同时还继续增加材料,丰富内容,顺利写完第一部,定名为《苦难》,书稿已写出将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又卷入政治漩涡,于1848年2月21日停止创作,一搁置又是十二年。《苦难》一书遭逢苦难的命运,在胎儿中也要随作者流亡了。

设使雨果也像创作其他小说那样,构思一明确便动笔,那么以他的文学天才,他一定能继《巴黎圣母院》之后,又有一部姊妹篇问世了。或者在1848年书稿写出五分之四的时候,再一鼓作气完成,那么在雨果的著作表中,便多了一部惩恶劝善的力作;虽然出自雨果之手,也能算上一部名篇,但是在世界文学宝库里,就很可能少了一部屈指可数的称得上厚重的鸿篇巨制。

这三十余年,物非人亦非,发生了多大变化啊!如果说1830年,在他的剧本《艾那尼》演出所发生的那场斗争中,雨果接受了文学洗礼,那么1848年革命,以及1852年他被“小拿破仑”政府驱逐而开始的流亡,则是他的社会洗礼。流亡,不仅意味着离开祖国,而且离开所有的一切,包括文坛领袖的头衔、参议员的地位等等;流亡,不仅意味着同他的本阶级决裂,而且也同他所信奉的价值观念、文学主张决裂;流亡,给他一个孤独者的自由:从此他再也无所顾忌了,不再顾忌社会、法律、权威、信仰,也不再顾忌虚假的民主、人权和公民权,甚至不再顾及自己的成功形象和艺术追求。流亡,把他置于这一切之外,给他一个大解脱,给他取消了一切禁区,从而也就给了他全方位的活动空间,使他达到历史、现实和未来所有视听的声音。

雨果在盖纳西岛过流亡生活期间,就是从这种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重新审视一切,反思一切。在此基础上,他不仅对《苦难》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调整,还大量增添新内容,终于续写完全书,定名为《悲惨世界》。整部作品焕然一新,似乎随同作者接受了洗礼,换了个灵魂。这是悲惨世界熔炼出来的灵魂,它无所不在,绝不代表哪个阶层、哪些党派,也不代表哪部分人,而是以天公地道、人性良心的名义,反对世间一切扭曲和剖割人的生存的东西,不管是多么神圣的、多么合法的东西。

世间的一切不幸,雨果统称为苦难。因饥饿偷面包而成为苦役犯的冉阿让、因穷困堕落为娼妓的芳订、童年受苦的珂赛特、老年生活无计的马伯夫、巴黎流浪儿伽弗洛什,以及甘为司法鹰犬而最终投河的沙威、沿着邪恶的道路走向毁灭的德纳第,这些全是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所经受的苦难,无论是物质的贫困还是精神的堕落,全是社会的原因造成的。雨果作为人类生存状况和命运的思考者,能够全方位地考察这些因果关系,以未来的名义去批判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以人类生存的名义去批判一切异已力量,从而表现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永恒性矛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悲惨世界》可以称作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

1862年7月初,《悲惨世界》一出版,就获得巨大成功,人们如饥似渴地阅读,都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征服了。持否定态度的人则从反面证实这部作品的特殊份量:居维里耶·弗勒里称雨果 “法国第一号煽动家”,拉马丁撰文赞赏作家本人的同时,抨击了他的哲学观点:“这本书很危险……灌输给群众的最致命、最可怕的激情,便是追求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的激情……”。也有人指责他喜欢庞大,喜欢夸张,喜欢过分。然而,他这种放诞的风格,添上了“全方位”的翅膀,在“悲惨世界”中奋击冲荡,恰恰为人类的梦想,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呐喊长啸。

时间和历史和作出了判断,《悲惨世界》作为人类思想产生的一部伟大作品,已为全世界所接受,作为文学巨著的一个丰碑,也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无可争议的不朽地位。

无字心书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安藤忠雄名言名句.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