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李白的《静夜思》如此深入人心,流传千年而不衰?
优质回答:
《静夜思》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的李白的一首经典名作。
就像题主所说,这首诗可谓是深入人心,有口皆能诵,流传千年而不衰。
那么,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我试着来解析一番。
一、原文及释义
1、原文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释义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看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二、高明之处
1、见景生情,表述自然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公元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
一个人漂泊异乡,白天只顾奔波忙碌,虽能暂时冲淡离愁别绪。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他抬头望望皎洁的,如霜的秋月,不禁低头陷入沉思:此刻的故乡,不是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吗?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李白望月,思乡,真情油然而生,一首“绝唱”自然而然地从笔下产生。
2、诗语直白,诗意丰富
这首五言绝句,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华丽精美的辞藻。作者只是用叙述的语气,用近乎直白的诗语,写出了远客的思乡之情。
然而,本首诗却意味深长,诗意丰富,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短短四句诗,区区二十字,内容似乎很单纯,实际上却是相当丰富的;诗意似乎很容易理解,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其高明之处在于:诗人没有写出来的比他写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腻精致,但却又脱口成章,浑然无迹。从这里,我们也能体会到一位“大家”的水平究竟有多高。
3、神来之笔,画龙点睛
我们说,一篇优秀文章,一首经典诗词,都必须有“眼”,说白了,就是“画龙”需“点睛”,才能让整篇文章或诗词“活”起来。本首诗当然更是如此。
从“疑”到“举”,从“举”到“低”,几个凝练的动作词语,就形象地揭示出了诗人内心活动,更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这功夫,这文采,非常人可及呀!
一个“思”字,更是包涵了太多太多的内容:凡是您能想得到的故乡的一切一切,都在这一个字当中。真是“一言”胜过“万马千军”!
结语
总之,本首诗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厚的内容。可以说,景是美景,情是深情,逼真动人,令人百读不厌,耐人寻味!
最后,我把李白在写《静夜思》时,写就的另一首诗摘录下来,愿意和大家一起重温经典。
《秋夕旅怀》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大家好,我是“登攀”,感谢您关注,点赞,评论!
其他网友回答
李白的《静夜思》作品出自《李太白集》。
【原文】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床前洒下了一片银白色的月光,好像结了一层秋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凝望碧空中的明月,不由得想起遥远的家乡及亲人。
【注释】
1、静夜思:安静的夜晚产生的思绪。
2、床:诗中的"床"字,是大家争论和异议的焦点,有五种说法:(1)、指井台。(2)、指井栏。在古代井栏又叫银床。(3)、"窗"的通假字。(4)、取本义。是坐卧的器具。(5)、"胡床"也称"交床"、"交椅"、"绳床"。
3、疑:好像。
4、举头:抬头。
【创作背景】
这首《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族舍,当时李白26岁,同年同地所作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头望见了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通俗的口语,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看似平淡无奇,却千古传诵不绝。由于诗人久居异地,深秋的月夜,引起思乡之情,用极精练的笔调,从对时间、环境、气氛以及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中,写尽了游子对家乡故里的质朴怀念。语言明白如话,音韵流利自然,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含蓄深沉,耐人寻味,达到了极佳的境界。使其流传广泛,没有一首诗可以与之相媲美,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名诗。
全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抒发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透过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一望,好像地上铺了一层浓霜;秋月对孤身远客倍感萧条,凝望着月亮使人产生了遐想,马上想到了家乡和亲人。一个"霜"字用得非常巧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秋季的寒冷,烘托出诗人漂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后两句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了诗人从迷朦转为清醒。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藐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同情人民疾苦,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无比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艺术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其他网友回答
巜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不是现实的真实写照吗?
其他网友回答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生于(701一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县)后随父迀居绵州昌隆(今四川i江油)青莲乡,后二十五岁离蜀漫游各地。
后来到了杨州,在一个秋日的夜晚,抬三头看到天上一轮明月,由此联想起离乡之情,便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名句,”静夜思”。这首诗语句通俗,诗意深动,人人能够背诵。深受人们群众的喜欢,特别常期在外打工拼博者,思乡情切,特别喜欢,因此这首千古名句,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所在。
其他网友回答
像国画中的“留白”一样,《静夜思》诗短情长,让世人回味无穷。正因为它道出了游子的绵长乡愁,所以深入人心,流传千年而不衰。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公元726年,26岁的李白在扬州一家客栈的月色里夜不成寐,只好披衣下床步入庭院。恍恍惚惚中,一低头竟把月光看作了一地秋霜。抬头一看月挂中天,一阵寒意袭来,游子思念故乡不已,低头吟哦,一首《静夜思》应景而生。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可见信步成诗,是游子思乡情感的迸发所致。
一、《静夜思》寥寥二十字,言简意远,写出了所有游子的乡愁意蕴。
先看题目,周围不安静,怎么会相思?白天尘世喧嚣,诸事繁杂,没有时间去思乡。秋夜静谧,月色清冷中,想到月圆人不圆,思乡的情绪就会油然而生。
不经意间低头看向地上的一片月光,竟然“疑”为霜,再“举头”望一望月亮,才知道“霜”是自己的错觉,这时候陡然惊醒,“低头”怀念起与自己共一轮明月的故乡和亲人。从低头到抬头再到低头这一系列动作,把一位游子的思乡描摹得淋漓尽致,可谓深入人心。
二、《静夜思》把月亮与思乡的联想,深入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骨髓里。
“孤篇压全唐”的张若虚,以月为主体,江为场景,写出清新自然的《春江花月夜》。他把明月和游子思妇联系在一起,寄托相恩。
自李白的《静夜思》开始,中国人就把明月和相思两个物象联想在一起了,这可是李白的创举了。你看后来的“海上 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等等就明白了。
三、《静夜思》不拘于格律,无奇特想象,无华丽辞藻,在朴素自然中,把相思写得平民化。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香菱谈诗,说好的诗可以不拘于格律。《静夜思》没有局限于格律,不讲究平仄,甚至两次出现了“明月”二字,是朴拙的古体诗,是一种语言上的探索。
全诗仅二十个字,李白用最少的字,写出了最深的情。从头至尾明白如话,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可是读来朗朗上口,人人都可以传唱,用以寄托相思。简约美,是这首诗的灵魂所在。
思乡之情千古皆同,李白的《静夜思》因其独具的魅力深入人心,流传千年而不衰。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为什么李白的《静夜思》如此深入人心流传千年而不衰.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