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京杭大运河现在还通航吗(现在的南水北调还有提水站,京杭大运河是怎么做到能直接通航的?)

网友提问:

现在的南水北调还有提水站,京杭大运河是怎么做到能直接通航的?

优质回答:

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南水北调和京杭大运河这两个工程目标是不一样的。

南水北调工程是要把水送北方,要求水的流向要一致,即水流要保持南向北方向。因此,该工程需要有提水工程把水提到高处,在重力作用下,水自流到北方。南水北调中线有丹江口水库提水工程,东线直接使用泵站进行提水。

京杭大运河是作为航运使用,船是可顺流而下,也可逆流而上,因此对水的流向并无需要保持一致,因此京杭大运河各个河段流向是不一致,也无需提水。那么问题来了,大运河的流向如何呢?

大运河各段之间高差悬殊,全线地势”三起三落”:

济宁北部的南旺地势最高,号称水脊。引汶河之水在此分流,向北过黄河至临清卫河,流向天津,向南经徐州流向清江。临清与徐州之间高差最大,且水源不足,水深较浅,航行困难,为此设置38个水闸,分段拦水,保持水量,便于通航。

长江南岸的丹阳一带地势较高,是大运河的第二个分流点,向北经长江至清江,向南流至杭州。

北京地势较高,北运河从北向南流至天津。

因此大运河上述河段的流向转换点,由船闸保持通航。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从历史记载比较早的江南运河高位水柜说起, 丹徒丹阳地处宁镇丘陵边缘

是江南运河地势比较高的.该地段运河常常因水浅而使漕运受阻。但是高的地方也有高地方的降水,比如练湖,《丹阳县志·水》载:练湖形成时“周四十里,受句容高骊山、丹徒长山八十四派之水,汇为巨浸”,时周长40里,面积10.3万亩。

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转运使刘晏分官吏主管练湖。唐永泰年间扩湖蓄水,达到80里,禁滥垦湖田。于旱时引湖水注入河中。“禁引灌(溉),自是河漕不涸”。

“湖水放一寸,河水涨一尺”。《幼学琼林·卷一·地舆》中有这样一段:“饶州之鄱阳,岳州之青草,润州之丹阳(练湖),鄂州之洞庭,苏州之太湖,此为天下五湖”。

可见练湖的重要.

元代开始,京杭运河不走洛阳板渚,从山东经过,泰山西麓是其制高点,反应到京杭运河就是济宁南旺,标高39米,而淮阴运河标高8米这30米的落差,如果使用如果使用人工提升,在古代肯定不现实,还不够沿途渗漏的.

只有使用自然界的高位水源了. 姚鼐的《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元代的郭守敬设计、李奥鲁赤开挖的济宁段运河采用“四水济运”的措施引泰山之阳的四条河流作为京杭运河最高段的水源,即在宁阳县堽城筑土坝截住汶水,导其南流汇入洸河、府河,在兖州西边再与泗水汇合,流入济宁,经过玉带河至天井闸流入运河再南北分流,以解决运河水源之不足。他们引“四水济运”和南北分水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元运河最大的失误是把分水点选在了地势较低的济宁这里最高汶上县南旺低3米。故济运之水南行容易,北行困难。南旺的地平面与济宁的太白楼顶齐,这里是全运河的制高点,号称“水脊”,运河之内怎么会有水呢。所以,南旺成为京杭运河关键难点.

永乐九年工部尚书宋礼采用汶上老人白英建议修建的南旺枢纽工程工程。首先在汶上筑戴村坝截汶水;然后开挖小汶河,使汶水至南旺分水口;因戴村是遏汶河济运较为理想的制高点,比南旺高300尺(12米), 汶河水可以自流进入京杭运河最高点南旺.符合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

在小汶河入运口对岸砌石堤,并建造一鱼嘴形的石拔(分水尖),这样不仅能防止洪水冲刷,而且可调节南北分水量。因此,民间流传着“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的说法。

南旺水脊,地形复杂,宋礼、白英为更加精确的调节水量,又相地置闸。《明史·宋礼传》载:“北自临清置闸十七;南至沽头置闸二十有一。”所置水闸,值人看守,层层节水,以时蓄泄,“分水龙王庙二闸尤重要,最易斟酌,若浅于南,则当闭北闸,使分北之水亦归于南;浅于北,则闭南闸,使分南之水,亦归于北。”这样以来,就能保证了南北过往船只的顺利通过。

由于汛期洪水来量过大,为削减河道流量,宋礼、白英利用运河两岸的洼地创诸湖,建斗门,以调节运河水量,逐渐形成了蜀山湖、马踏湖、南旺湖, 马场湖、等湖泊称为”北四湖”,名之曰“水柜”,夏秋水盛时,通过斗门将洪水泄入湖泊,冬春运河水量不足时,再将湖水放入运河,以补运河水源之不足:这样,既减轻了小汶河下游洪涝灾害,又能使得枯水季节的运河航行不至中断。

白英抓住了“引、蓄、分、排”四个环节,实现了蓄泄得宜,运用方便。该工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是我国京杭大运河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善莫大焉。

至永乐十二年(1414年),工程告竣,“漕运大通,帆桅连樯而下,舟舰鱼贯而行”,“漕粟益多,永乐十三年遂罢海运”(《明史·宋礼传》)。

一直到大运河淮阴段,水资源比较紧张,仍然需要许多闸坝”撙节水势”例如运河进入江苏省从韩庄到台儿庄不过50里路,就有得胜,张庄,万年,丁庙,顿庄,侯迁,台庄7个闸.

下面介绍古代京杭运河其他部分的通航情况

1,北京到天津段,一般认为京杭运河起于积水潭,白浮泉实际源头是汇集北京西山南坡的泉水本段系京杭运河的第一降落段。通惠河河底平均高度约30m,(该高度指高出废黄零点高度),通县河底高约20m,天津市海河河底高度则为 3m,北京至天津段河床高差可达33余米。距离虽短,却高差悬殊,但是没有中间梗阻,顺利到达天津三岔河,然后接北运河.

2,天津三岔河到运河穿黄河处,目前位山站标高40米但是没有中间梗阻,顺利到达天津三岔河.

3,从淮阴到扬州入江的里运河,这里水资源丰富.运河从洪泽,高邮,卲伯,白马等等湖旁边经过,例如汪曾祺的老家高邮,运河西边是悬湖,高于运河,运河东面的更加低的里下河洼地.排涝的重要的.解放后修筑”淮河入江水道”在汛期从高位排出淮水.

其他网友回答

现在的南水北调工程有提水站,通航是怎么做到的,这个问题只有走近运河去看看。东线的南水北调工程通过大运河进行,在扬州市江都区有一个江都水利枢纽,那里有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提水泵站,十多台直径数米的巨泵在长江三江营的夹江把滚滚的长江水提引进运河,一路向北,通过黄河下面隧道,一直送到北京。而航运则通过船闸来进行,长江北岸的邗江区施桥船闸,每天都有南来北往的船舶从运河进入长江或从长江进入运河,运河沿线也有邵伯船闸、淮安船闸等船闸。

其他网友回答

你先弄懂什么是“海拔″,就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颢了。

其他网友回答

据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程自流,即没有提水站。东线是有提水站,船过提水站应是利用船闸工程。噶洲坝、三峡工程的船闸过船原理,去了解一下。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现在的南水北调还有提水站京杭大运河是怎么做到能直接通航的.jpg”/>

版权声明